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2450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2.1.1病史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

2、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 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2.2.1.子宫

3、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2.2.3.卵巢癌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2.2.4

4、.陈旧性宫外孕 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2.2.5.结核性盆腔炎 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内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3.理法方药 3.1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寒湿凝滞、湿热瘀结、肝郁脾虚为冲任阻滞、胞脉失畅的常见原因。肝气内伤,气行不畅,血行瘀阻结于胞宫,可见肝郁气滞之象;寒湿之邪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结,血行不畅,则寒湿凝滞;湿热之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经行、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可见湿

5、热瘀结之象;脾虚之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木旺乘土。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留滞与冲任、胞宫发为本病。 3.2理法方药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分型及理法方药 证型 气肝气内伤,气行不理气行滞,逍遥舒柴胡12g,赤芍15 g ,滞畅,血行瘀阻结于活血化瘀 血胞宫,发为本病。瘀舌紫暗,脉弦涩为型 气滞血瘀之象 坤汤 白芍12 g,当归12 g,茯苓12 g,炒白术12 g ,制香附12 g ,枳壳12 g,路路通12 g,王不留行15 g,皂角刺15 g,败酱草18 g,红藤30 g,小茴香6 g,制乳香6 g ,制没药6 g,日一剂,两次分服 寒寒湿之邪侵袭冲温经散寒、少腹逐小茴香6 g,干姜9 g,凝任

6、、胞宫,与气血活血祛瘀 血相结,血行不畅,瘀发为本病。舌暗证 红,脉沉迟为寒凝血瘀之象。 瘀汤 延胡索9 g,没药12 g,当归15 g,川芎12 g,官桂9 g,赤芍12 g,蒲黄15 g,丹参12 g,日一剂,两次分服 理 法 方 药 湿湿热之余邪与气清热利湿,仙方活白芷6 g ,半夏12 g ,热血搏结于冲任胞祛瘀散结 瘀宫。经行、劳累耗阻伤气血,正气虚证 衰,发为本病。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亦为湿热瘀结之象。 命饮 薏苡仁30g ,金银花15 g ,赤芍12 g ,当归12 g ,甘草12 g ,皂角刺12 g ,陈皮15 g ,穿山甲12 g ,天花粉12 g ,乳香

7、12 g ,没药12 g ,日一剂,两次分服 肝脾虚之人,情志不疏肝理脾, 逍遥散甘草10 g ,当归15 g ,郁畅,肝气郁滞,木化湿活血 脾旺乘土。运化失虚司,聚湿成痰,留证 滞与冲任、胞宫发为本病。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为肝郁脾虚之象。 3.3其他治疗 3.3.1西医疗法:多用于急性发作期 抗生素:宜联适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青霉素G:逐日24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逐加减 茯苓15 g ,白芍20g ,白术15g ,柴胡10 g ,枳实10 g ,薄荷6 g ,半夏10 g ,日一剂,两次分服 日80万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红霉素:

8、逐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逐日2次,肌肉注射。 庆大霉素:逐日16万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逐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3.3.2中医特色疗法: 运用精纯中药方剂,将“服、敷、灌、”有机结合,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加速盆腔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细胞,从而消除炎症。另外,参考其他医家的研究成果,积极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和现代技术,采用推拿法、刺络拔罐法、中药离子渗透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3.3.2.1. 消癥散外敷加TD

9、P神灯。 3.3.2.2.红藤煎保留灌肠。 3.3.2.3. 推拿法:关元、中极、归来、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八髎等穴位。 3.3.2.4刺络拔罐法:关元、气海、血海、膈俞等穴位,先刺络,后拔罐。 3.3.2.5中药离子渗透法:用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川椒、乳香、没药、香附、丹参、赤芍、血竭(后入)、红花、桂枝,水煎浓缩以浸湿纱布置于病变处或事先选好的穴位上,通过离子导入机导入治疗。 3.3.2.6物理治疗: (1)蜡泥疗法:蜡泥溶化后掺入浓缩中药汁,稍冷后,缓缓铺倒于下腹部及腰骶部,每次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 热水坐浴:一般用中药坐浴,水温约为4

10、0,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5一10次为l疗程。 中药熏蒸: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辨证施治不同的中药配方,以中药蒸汽为载体渗入体内,改善人体微循环,在热力、蒸汽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从而起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悬置在关元穴上,进行温熨,借灸火的热力达到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营卫、平衡阴阳。 另外,配合盆腔治疗仪系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死病原体、病毒及炎性细胞,快速安全消除炎症。治疗方法无副作用、无痛苦、病人感觉良好,愿意接受。独占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阴道电极及腹部电极,不损伤皮肤,无疼痛及胃肠刺激。 4.临床路径 4.1.询问病史与

11、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4.2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4.3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4.3.1妇科检查 4.3.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4.3.3肝功能、肾功能、血沉 4.3.4心电图 4.3.5盆腔超声 4.3.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4.3.7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4.4完成初步诊断 4.5中医辨证 4.6确定治疗方案 4.6.1口服中药汤剂 4.6.2中药熏蒸 4.6.3温和灸 4.6.4物理疗法 4.7瘥后防复:畅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附:古代病因病机相关文献 (1)小腹痛: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血气小腹疼痛方论:“夫妇人小腹疼痛者,此由胞络间夙有风冷,搏于血气,停结小腹,与

12、血相击,故痛也”。证治要诀妇人门经事不调:“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 (2)带下病:金匾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或有忧惨,悲伤多慎,此皆带下。” (3)妇人庙瘾: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八瘾候:“若经血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胸胁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饮食不调,结劳。恶血不除,月水不时,或月前月后,因生积聚,如怀胎状。” (4)月经不调、痛经:济阴纲目调经门:“妇人病多是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将发疼痛,医者不审,一例呼为经病,不知阳胜阴,阴胜阳,所以服药无效。” (5)不孕症: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带下无子候:“带下无子者,由劳伤于经血,经血受风邪则成带下。带下之病,白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病在子脏,胞内受邪,故令无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