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316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的教育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教育思我的教育思想 有人说过火炬精神,当是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教师是生命之光,哺育着一朵朵渴求知识的花蕾,引领着一颗颗初涉世事的心灵。近三十年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超越平凡,用爱与生命谱写着教育的乐章。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需要教育机制的引导。 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与夸美纽斯、卢梭一样,裴斯泰洛齐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我对于这个

2、观念的理解:生活中的个体都具有自身的能力倾向,有的人表现欲望比较强,有些人比较淡漠,而往往想展现的能力倾向都是每个人的个人爱好。想将自己的爱好完全展示,最好的渠道就是接受教育,接受与自己潜在能力相适应的教育,那样展现的机会就更加大。而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并不在乎学习这么一回事,家长也是非常头疼,整天就纠结在学校和孩子身上。但这样的孩子并不可怕,而是我们家长要寻求一种对自己孩子潜在能力的探索,通过平时点滴的观察以及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懂得孩子内心世界所向往的方向,即使这个方向目前的能力不能实现,或者有所偏离,但家长必须做好导向,引导孩子步入一个正轨,离孩子能

3、力倾向最近的距离那就是最正确的方向。 或者有些个体都得等到成人以后才能发现自身的能力倾向,属于后知后觉型。之前的接受教育属于被动接受,等自我觉悟了,就属于主动接受。我自己就属于自我觉悟,后知后觉就得花费比别人更加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接受教育,因为欠下的课程太多,当他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受到的教育,而自己却得等到中年以后来继续学习。过程确实是很漫长,但自己接受教育的整个活动却是愉悦的,没有任何被动的感觉。我想受教育就应当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教育,那么离自身的渴望发展的倾向更加近。 当然,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不能排斥严格管理,把不遵守纪律甚至为所欲为视为“自由”和“个性”而加以追

4、求断然是要不得的。不断降低德育标准,换取学生放纵、散漫和自以为是肯定是不允许的。这种放任自流决不是以人为本,相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才是抓住了以人为本的真谛。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引领,而思想的引领离不开渊博的知识,尤其是具体到每一位教师。这些年,我们外出听课不少,校内教研课开展的也非常多,两相比较,我们的课堂与大师的课堂总是相去甚远。大家感叹大师课堂驾驭能力强,随课堂生成组织教学是那样的游刃有余。而我们注重课堂教学的规范,从导入,分析,板书、归纳到布置作业,当然也不乏有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等环节,可哪一堂课下来不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只是粗放式地回答“是”“对”“懂了”之类的话语。其因何在?试问有谁认真读过一本教育专著?又有谁去深思: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看来烦闷,不安,困惑,浮躁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得以净化,得以慰藉,也只有读书才让你的生命之花开得绚烂多彩,也只有读书才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也只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