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屋与扫天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扫一屋与扫天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扫一屋与扫天下跨越历史的长河,我听见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扫一屋”与“扫天下”并不矛盾, “扫一屋”彰显了一个人的严谨和细致,而“扫天下”则昭示着一个人的豪迈与大气。 “扫一屋”是成功的基石。首先,“扫一屋”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个凌乱不堪的环境会对人的精神与情绪产生难以预估的负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很可能波及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也很难想象一个人在一幢如废品站般的房子中生活,“坐拥”着如垃圾场样的花园能产生好的心情。其次,“扫一屋”代表着生活上的自主自立。“扫一屋”是我们从依赖性极强的孩童转变为自
2、信自强的青少年的重要过程。现实生活中那些“啃老族”很多人在家并不做什么家务,正是因为他们连“扫一屋”这样基础的劳动能力都已经丧失,才会有他们今天的依赖。最后,我认为“扫一屋”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使我们养成认真的好习惯。小小的几间屋子,只要我们肯为它付出,它就会回报我们大的智慧。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诸如“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此类的指导方针与战术,都蕴含着“扫一屋”的哲学。“细节决定成败”,浮躁又是成功的大忌,“扫一屋”带来的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扫天下”与“扫一屋”并不矛盾。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做大事有时也需要“不拘小节”。每一个政通人和的国家无不强调民主的重
3、要性,它们都注重给予民众广泛的权利。这与“扫一屋”那种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并不一致。一个人规划管理自身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他治国的能力,“扫天下”更需要一种大的智慧和气魄。古今中外那些伟大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时代怀有“扫天下”梦想的青年更需要向古今中外的大英雄学习。 一面是“小家”的整洁或杂乱,另一面是“大家”的秩序井然或国运衰微;一面是小小几屋需要的精细留心,一面是泱泱大国需要的豪迈恢弘。“扫一屋”与“扫天下”都是人生的智慧与财富 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
4、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意思就是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于是这事业便如同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建筑一样,华而不
5、实,连三四级地震也经不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这又使我想起许多老师曾经说过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 ,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 ,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
6、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 ,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 ,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 ? 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
7、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3 聆听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古训长大的我们,为什么总是只记得扫一屋,而不肯扫楼道,更遑论扫天下? 诚然,只有愿扫一屋、能扫一屋,才能扫天下。但这句古训也常被误读。我们只强调“扫一屋”是“扫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却忽略了“扫天下”才是最终的目的和追求,于是往往只满足于“扫一屋”,却忘记了要“扫天下”。 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每次讲述完让人热血沸腾的爱国故事后,都要落脚在“当前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这样的结论上,其言下之意,做好本职工作犹如扫一屋,爱国行为犹如扫天下,不做好本职工作,何以爱国?于是
8、乎爱国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和行为。同样是受这样的逻辑影响,作为个体,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下,中国人都往往能做到“独善其身”,然而对于“兼济天下”,却始终无法自觉开始,所以才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一旦涉及“公共”领域、“公共”事务,我们的道德水准就下降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这些都能从片面理解类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样的古训那里找到相对应的理由。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收藏在中国只有私人进行才行得通,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凡是公共的,就意味着不属于任何人。可见,公共意识的缺失,本就是中国人“劣根性”的表现之一。有问题并不要紧,怕就怕有了问题还讳疾忌医,遗祸的不是问题本身,而
9、是不解决问题的态度。刘星先生在西窗法雨中自扫门前雪一篇中曾讲述了一个美国的案例:相传很多年以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一小伙子在他人家门口不慎摔倒。这一摔,将小伙子摔成坐骨粉碎性骨折,同时也摔出了一个万元美金的医疗账单。小伙子因此向法院状告房主没有扫雪致使公共人行道太滑致其损伤。法院认为房主有义务消除地上的潜在危险,因而应赔偿一切损失。这个判决带来的善果就是,每当雪花飘飘之时,美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公共人行道扫得干干净净。说到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像这样的判决和法律,不仅轻易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它还跨越了道德的门槛,使国民不扫一屋径扫天下,那岂不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公共意识的缺失表现范围很广
10、、很多样,比如慈善活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又比如我们将百年大计的教育,做成产业化的“事业”。每当读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时,总是由衷地敬佩其中所显示的广阔胸怀和无私精神。而我们如今所耳濡目染的,却是某些官员如何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学校如何巧立名目乱收费,文化人如何欺世盗名专心致富,凡是对“公共”、对“天下”应有所担当的人,却都在专心致志地“扫一屋”,多么让人心寒! 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古人,在发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质问之前,先教导后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观,两相结合,才能避免以偏概全;或许我们也可以师美国“夷技”,在运用道德手段的同时,恰当地祭出法律之锏,激励我们的同胞能在“扫一屋”之余心系天下,督促那些有“扫天下”职责的人员都能真正地担负起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