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工学校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工学校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节选)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
2、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也不等于“任务驱动”。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教学的
3、目标。 二、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认识: 建构主义者指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徒式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是受社会文化系统、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及自己的原有经验等影响的主动学习,他们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基于内容的真实性与复杂性: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的功能;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教学情境的浸润性功能。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置原则: 在设计任务
4、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感兴趣的方向来设置任务。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软件基本功能的递进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这样逐步提高,并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适应学生、贴近学生。 1、任务要吸引学生。任务的选择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任务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他们觉得
5、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就要利用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要分层次。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布置任务的时候最好能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任务,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做好提高任务,任务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形式。 3、任务要形成一个系统。任务的设置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 。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处
6、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母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4、任务要体现真实性和合理性。在设计任务时常常只是考虑到如何提高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的程度,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强行加入到任务里来,不考虑任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合理。任务完成后给学生留下凌乱不堪的印象,失去了对“美”的体验与感受,这样的任务不符合教育的理念。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本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适当的建议,并适时进行引导。 1 、导入:激发兴趣、布置任务、提供素材。 2、教学内容:回忆旧
7、知、导引任务,主动探索、教师引导。 3、教学评估:挑选佳作、展示自我,讨论交流,引导讨论再提高、再学习。 4、课堂总结:鼓励赏识,为下节课做铺垫。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要注意的问题: 1、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面对学生之间的差距,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组织课堂,常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和辅导基础一般的同学,实现共同提高;一种方式是当那些基础很好的同学完成任务以后请他们做“小老师”,让他们去流动辅导几个很难完成任务的同学,让他们在辅导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提高,而被辅导的学生也能跟上学习进度,体会到成
8、功的感觉。 2、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 教师要从教学的内容、学生身边的实际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出发,去挖掘教材,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这个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情景中来,努力去完成任务,这样的一堂课才是成功的。 3、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任务趋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这个目标的驱动下,自己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技能培养这个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实践任务的指导者;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将学生组织起来,引导学生自学,互相帮助,努力
9、探索。教师表面上是个“旁观者”其实是个“导演”。 4、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任务驱动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几个学生组成的一个小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恰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任务驱动中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提高。 5、重视任务完成以后的评价 (1)、评价内容: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兴奋点和成就感。 (2)、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的方法
10、有观察法、作品评价法两种。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在任务的完成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教师在巡视学生完成任务时注意观察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查找课本的相关内容?学生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是否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学习情境的有效利用,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通过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
11、,以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 (3)、评价方式:常用的评价的方式有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四种。个人自评的优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组内互评的优点是体现了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组间互评的优点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和评价别人,使得各组之间在协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协作;教师点评,优点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将在任务完成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
12、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 ,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一体化教学在实际运用中有两种形式 ,即课程一体化教学和教师一体化教学。所谓课程一体化教学就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担任理论性强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要求高的教学。教师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际合二为一,即与教学、与课程相关的所
13、有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实际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拆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实际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的这两种形式均可使用。课程一体化对教师的全面要求相应比教师一体化要求低。职业学校应侧重运用教师一体化教学。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特征: 1、教学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应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教学应更多地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 3
14、、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与探索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 4、教学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启迪思维,挖掘潜能,开创研究性学习。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法,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组织与结构、理论知识归纳、实践环节安排、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评价等。 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评价: 理论与实
15、践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采纳、教学技术、技巧的运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的推广、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与达成效果等几方面内容。 五、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顺其自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16、 2、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影响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一体化教学是“动恼”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
17、,我会理解。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在一体化教室上课,任课教师可以一边讲授基本理论,一边通过实验手段演示工作原理,然后让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吸收消化,使同学们在生动、活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 4、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 “我要学”的转化。在一
18、体化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5、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目前职业学校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 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管理。 1、一体化教学要求
19、教师编制授课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考核等。教学中应严格按计划进行。教师按授课计划编写教案, 填写详细教学日志。教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各类实践操作技能,并且两者能很好的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又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一体化教学加大和突出实际操作技能,一切教学均围绕着实际操作。 3、教学中应注重现场教学,因此教学设施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主副板的
20、使用,讲述时应考虑现场教学的特点。对教具的合理使用,学生笔记的记录均应考虑。教学中应突出课堂化管理。采用分层次教学即仿真系统学习后,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分别实行优秀学生的单人实践操作;考核合格学生采取分组实习完成规定任务;考核不合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操作,通过不断学习使其成为合格学生。对学习优异者安排进行更多理论学习。一体化教学应注重测评体系的建立,建立标准化测试题库。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 一、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行动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
21、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察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二、行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 1、师生互动。行动引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是这种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
22、学”。 2、 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老师将教学所要求的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把学生头脑当作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学习,因此,它不只用脑,而是用脑、心、手共同来参与学习,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使之不断地点燃思维的火花。 3、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引导型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倡导“以人为本”。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
23、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4、体现因材施教。行动引导型教学法还指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教学中不允许批评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鼓励学生在不断的在练习中取得成功,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发展。 5、教学呈现开放性。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的课程教学,它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它是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学习领域的形式把与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的开放型教学。学生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中老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寻找资
24、料,研究教学内容,并在团队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6、重视能力培养。在学习中结合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同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按照展示技术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展示技术和教学内容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7、领域学习原则 。领域学习原则就是根据行为活动的要求,在教学中把与行为活动相关的知识都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学习领域进行教学的原则。即根据某一活动领域的要求,把各
25、传统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课和实习课)都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学习领域让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这样不但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加速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 8、学生全部参加教学过程。行动引导型教学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它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这些环节学生全部参加。 四、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五、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 教学形传统教学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 式 学习内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26、学生也通过证间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某类活动获取直接经验,但其目的更多的获得直接经验。 是为了验证或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 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 标的共同实现。 容 教学目标 教师作用 传递方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单向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的成功与否获悉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便于指导和交流。 式 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果往往表学生参与程度较弱,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 现为要学生学。 激励手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到会,在以分数为主要激励手段,是外在的完成一项
27、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 激励。 段 质量控制 五、应用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1、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质量控制等方面组成的优化教学系统。因此要学习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也就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学习和研究,逐步地领会、消化,直至应用和实施。 2、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老师要对学生倾
28、注感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脑、心、手展示给学生。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工作原则, 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质量控制是综合的。 质量控制是单一的。 3、在实施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要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上课前,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
29、高效。 4、在实施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时,老师要为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有多种表述。第一种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
30、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第二种是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第三种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抽取这三种表述的相同点,可为案例教学法下这样的定义: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从
31、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大体包含三个步骤: 1、整理案例 教材中涉及到的案例,往往不是以案例的形式直接出现的,而分布于课文的正文、图表、小字之中,甚至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之中。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分类和整理。 2、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这个过程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显着的差异性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很精彩,分析很细致,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反而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补,
32、教学相辅”的关系。教师将分析案例的 “主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 3、回顾和总结 教师展示结论,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
33、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
3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6、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7、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8、结果多元化。 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出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由于课程设计是以讲授理论为主,因此教师比较注重理论资料和学术观点的介绍,而往往忽视分析研究 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造成理论与
35、实际的脱节;二是由于灌输式教学法形式呆板、僵化、内容抽象、枯燥、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更重视考前的死记硬背,忽视正常教学期间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抑制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学生虽然可能熟记一些 理论,但在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面前,依然手足无措,到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迅速进入角色。这种教学模式有悖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有如下优越性: 其一,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他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
36、之中,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会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 其二,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原理、规则。并能指导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而不只是单纯讲授。 其三,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虽然不一定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罗列出来,但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其四,案例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同时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其五,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而且有助
37、于提高其思维与表达,辩述与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五、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它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使学生在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 2、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原理。另外,通过联系实际了解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动力。 3、可以大大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以后能更快、更好
38、地适应工作,从而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泛滥。 4、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交流和合作的意识,强化竟争意识。 5、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大胆地怀疑,增加了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培养了不断否定自己的健康心理。 六、使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注意的事项: 一是课堂上易出现“冷场”、“爆棚”、或冷眼旁观与积极参与在同一课堂内并存的现象。我们的学生中大多数长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成长起来,出现了或重或轻的迷信权威、迷信教师的行为,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常表现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爆炸式的释放,另一种是保持原有的“惰性”,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方式。 二是案例
39、教学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因为有时某一或两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吸引人,学生也深受影响。但他在这一两个案例上形成的概括化的认识,也许远远不能说明事物的现象、规律、原则、原理等的整体,这样会出现一种“过度概括化”的现象。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事项: 1、掌握讨论的主流方向,不要偏离案例主题。 2、各抒已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批驳别人的观点。 3、解答时认真听取 ,掌握交流信息的重要过程,丰富、提升自己。 4、结论是次要的,答案不一定要明确,要重视分析的思维过程。 5、表述层次要清楚、结构要完整,要重视分析的思维过程。 6、要限时发言,超时即下台。 “五段”教学法 一、 五
40、段教学法的内涵与价值 五段教学法是由“讲解示范设计操练评价”五个环节构成,简称五段教学法。这一方法模式的主要内涵是: 讲解讲解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分析并揭示构成技能的理论基础,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联系及关键。讲解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归纳等形式,突出技能要点,紧扣能力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配合多种教学媒体,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综合性的知识。 示范示范的作用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和变化过程,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示范可以由教师示范为主,也可以通过录像、学生展示等作为典型,同时还可以扩展示范范围,开阔学
41、生思路,更利于搞清技能关键,激发创造意识。 设计设计是通过认知及情感因素对技能的形成发挥作用,将简单模拟变为依靠智能,提高技能熟练的速度和效率。情商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学生参考范例,在头脑中构成训练程序,把握动作的组合,抓住技能关键,形成技巧。对复杂的技能组合,可以预先设计图纸或方案,使模拟更具准确性和创新性。 操练操练是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者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在训练中教师要观察、纠正,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质量。 评价评价是对照目标进行的反馈活动,它避免了随意性和一般化的说教,促使学生自觉参与,使质量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确定性和广泛性。 二、五段法教学法的特点: 要 素 讲
42、 解 示 范 设 计 操练 评 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法意义 具体教学法 教学手段 传授知识 出示范例 组织讨论 指导练习 对比标准 理解知识 观察范例 设计方案 实施模拟 自我评价 通过说明,交演示范例为学指导实践根据 操作练习掌待教学目的及生提供清晰的要求制定方案 握 要求 表象 相关职业技能 提高质量 培养能力 解释,说明,演示,分析 讨论、点拨 叙述,讲授, 启发 练习、对比 讨论、评 价 语言表述 示范、录像 投影、阅读 微格训练 投影 组织形式 运用要围绕目标讲透 抓住要领、多恰当引导,鼓适时指导 原理启发与引角度观察 导 励创新,突出点拨到位 重点 多样性评价手 段相结合
43、以集体教学为集体教学为主 小组教学为主 班级与小组主 教 学相结合 集体、小组及 个人等 领 能力水平 三、五段法教学法的实践价值: 思维敏捷性 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评价能力 1、激发了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共同建构活动主体的过程。教师在讲解和示范中提供了学习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剖析动作,展示技术关键等办法,把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技能的要领和关键;学生主动参与模拟,教师恰当指导;最后师生在自评和互评中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明确,突出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技能,在主动
44、学习中发展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个性特长有了施展的天地。 2、增大了训练密度,提高了训练效益,较好地实现了精讲精练。在技能训练课中,精讲的策略是:把精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讲就讲在点子上,切忌宽泛、烦琐、满堂灌,在示范时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讲技能要领、提训练要求;在模拟中的精讲要重在指导与提示上;在评价中的精讲要把握时机,及时反馈、给学生以鼓励。精讲节约出大量的时间加快了训练节奏,加大了训练的密度。组织是以示范为基础,按照评价标准,围绕技能目标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力争多快好省。 3、有利于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既有一般能力,又有包含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等在内的职业综合能力。在教
45、学中,教师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教师抓住技能的核心,紧密联系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启发、诱导,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形成技能和能力的窍门,即掌握学习新技能的方法能力。五段法教学法专门把评价列入基本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评价的过程是对技能再认识的过程,是进一步明确技能要领和关键的过程,也是学会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冲破自我心理障碍的过程,评价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技能学习的最高层次。评价促进了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4、五段法教学法 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技能训练要求。运用这种教法促使教师自觉地去思考技能目标的层次要求
46、,给出明确的目标及质量目标,技能模拟训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熟练型:它只要求学习者连贯地模仿技能动作,并达到熟练的程度。第二种是综合型:它是单个技能动作的组合型,组合就要有选择,选择就要渗透学生的思考与判断。第三种是创新型:学生参考范例、搜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或共同开发、创造。基于上述的事实,有必要将专业技能分成不同的层次因实际需要来安排时间和训练内容,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5、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导向和激励作用。五段法教学法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指导的能力。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就格外重要,对范例的选择,要放眼到社会上、职业领域范围内,从优
47、中选优,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在学生操练过程中,教师要观察、纠正、指导;在组织评价时就要有评价标准,教师要了解评价原理。 几种常用的生产实习教学方法 实习是职业学校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加深记忆的措施,是真正掌握操作能的途径,是就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必须采用下列常用的实习教学方法: 一、问答教学法(提问法)。 这是启发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要进行提问,提问采用什么方式,如何达到预期效果是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背景、个体差异采用讨论式、回忆式、解释式、比较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问答式教学。 教师提问时要态度自然,尽量不要问是与否的问题。先向全体学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