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4315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的天空(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拉萨的天空(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拉萨的天空(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拉萨的天空(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拉萨的天空(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拉萨的天空(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的天空(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拉萨的天空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拉萨天空无尽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课文语言,想象拉萨天空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拉萨的天空,看老师写课题,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板书。 老师的板书都是有意图的,大家以后要注意看。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考考你们,在藏语中,拉萨是什么意思?那湛蓝的天就是?你想知道这是一扇怎样的窗帘吗?一起来看看。 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2、印象? 二、整体感知。 1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湛蓝、透亮、蓝晶晶) 2同学们,我们知道,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今天一起去看看吧! 三、深入文本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瞧,拉萨到了,这就是美丽的拉萨。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赶紧打开课文,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天空的美。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湛蓝 透亮 3作者光用“湛蓝”、“透亮”形容拉萨的天空还觉得不够,还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呀? 出示蓝宝石图:同学们,你们瞧这宝石,蓝得怎么样啊?是啊,蓝得多深、

3、蓝得多浓、多纯啊!这就是湛蓝这宝石,已经蓝得这么诱人了,如果再用清水洗过,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4出示天空图:你们瞧,拉萨的天空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那么湛蓝、那么透亮,多美呀!谁来读好这两个词? 5拉萨的天空今天是这么地湛蓝、透亮,明天还是,后天依然,所以拉萨的天空“总是”这么湛蓝、透亮,谁能把这句话读得精彩? 6那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因为拉萨一天中太阳照射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称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7你喜欢这个日光城吗?那就请你用你的朗读来告诉老师你有多喜欢。评议: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湛蓝的天空。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拉萨天空的魅力!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导

4、想象:小游客们,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么呀? 2出示第三自然段:快速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你这样的心情? 这样发自内心的向往着这个地方,这就叫神往 3指名读:能把这种感受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师评议:这天空可真蓝啊,看得出你已经被它吸引住了。 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啊?是把哪些词语读好了?“紧紧”“久久”你也来试试 4指读,评议: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这样令人神往的天空,想不想继续欣赏?那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去读一读,看看拉萨的天空还有哪些方面也吸引着你,可以用笔画出最吸引你的句子。 2学生自由轻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 出示:在拉萨,人

5、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你从这句话当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你的依据是? 出示图片,小结:你们看,天空多蓝啊,好象眼前的一切都被这蓝色包围着,蓝天离我们显得那么近,仿佛真的触手可及。而且拉萨的海拔很高,离天很近。读到这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叫夜宿山寺,会背吗? 指名读。 出示: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什么叫“掬”?蓝天真能洗脸吗?只有什么才能洗脸啊?那是怎么回事呀? 是呀,天空是那么地蓝,就跟湖水似的,而且又跟我们离得这么近。所以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真是形容得太贴切了,难怪人们要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告诉大家?谁来和

6、他比一比! 出示:有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了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展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还会有些什么呀?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时的天空吗? 是啊,在白云的衬托下,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什么叫“越发”呢?给它找个近义词,有了草地的对照,天空更加明洁了。这么美的图片,这么美的文字,相信大家的朗读一定也很美。自由练习,指名读。 过渡: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一种颜色,那拉萨一定很单调。如今,这蓝蓝的天空并不孤单,在白云、草地、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更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让我们神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游客们,接

7、下来我们一起去布达拉宫看看那里的天空究竟怎么样,好不好? 2瞧,看到了怎样的天空啊? 出示: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3在最寒冷的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是蓝晶晶的;在最炎热的夏天,还是蓝晶晶的,能读好这句句子吗? 4你看,布达拉宫坐落在这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 5布达拉宫头顶着蓝天,如果你就站在下面,会有什么感觉啊? 出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6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老师请男生来读,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 小结:小游客们,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

8、,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让我们好好回味一下这次旅程,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游客们,面对这么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不过都汇成了一句话。 出示: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2谁来读一读? 3我们都知道,房间里如果有好看的窗帘,就能装饰美化房间。 那这圣地的窗帘就是什么呀?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拉萨的窗帘了,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 四、及时反馈 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拉萨都被这湛蓝、透亮的天空紧紧吸引,在

9、拉萨的蓝天下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我们课文的作者王宗仁先生来到拉萨就写下了很多散文,我们来欣赏他创作的拉萨的天空前一部分,我们的课文就是根据这一部分改写的。比一比,课文美,还是作者的原文美? 2此时此刻,如果你可以许下一个愿望的话,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拉萨的天空教后反思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对于学生来说,拉萨是陌生的,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拉萨天空的“蓝”呢?针对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时,以品味“蓝”和“美”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视频是最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拉萨的手段,优美的音

10、乐,精致的画面,这些无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官上的刺激往往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视频为教学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学生也能够从这些画面中初步的感知拉萨,想象拉萨的天空。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放范读课文的碟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教学主要围绕“你眼中的拉萨是怎样的?”来展开,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抓住天空这一点展开教学。 二、以读促悟,感知文本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我的教学设计立足于“阅读文本”,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

11、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通过第一环节的导入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在教学2至4自然段时,我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读、谈的方式来体会拉萨天空的美,给学生自由朗读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感悟文本的语言。 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间互相交流。运用小组互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位教师难以面向全

12、体学生的教学缺憾。 指名交流自己所喜欢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天空的特点,说说通过这些词语看到了怎样的天空,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亲身感受拉萨天空的辽阔、蔚蓝,再次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和丰富的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充分地理解、感受拉萨天空的无限美丽。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学生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 在第5自然段中,“圣地”是一个抽象的词,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朝拜的图片,从而让学生理解“圣地”的意思。文中的一句准确、形象的比喻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圣地的窗帘。在教学时,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感受蓝天对拉萨的重要,再现圣地窗帘的美。 三、表达情感,升华感悟 最后设计一个说话练习,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拉萨天空的情感。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口语交际,让学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拉萨的情感,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又是一个简单的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准确、生动的表达,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堂教学艺术,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完美的艺术,我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行,去探索更为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不断迸发出蓬勃的活力与朝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