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4655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Explo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life . 1 Abstract . 1 Key words . 1 前言 . 1 二、西方哲学家对生活意义的探究 . 2 三、中国哲学家对生活意义的探究 . 3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生活意义的研究 . 4 五、哲学生活 . 4 六、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 谢 . 12 探究哲学对生活的意义 摘 要 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指导生活、哲学与生活辩证统一。人类真正的理想或目的是在追寻一种对生活哲学即探究理论上为人类生活意义起指导作用的世界

2、观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的生活使人们从自己的平常生活中悟到一些东西,对具体科学以及生活进行了一种概括总结和升华,它是来源于生活又反馈给生活的,使人们的生活具有意义以及更加幸福。每一个人都与哲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程度不等的关系。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哲学问题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与我们相互融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关键词 哲学 ;生活; 意义; 探究 Explo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life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comes from life, philosophy guiding the dialecti

3、cal unity of life, philosophy and life. Ideal or purpose of the real human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learning in pursuit of a philosophy of life that explore theoretically play a guiding role in human life meaning. Philosophy of life so that people realized something from their own everyday l

4、ife in a summarized and sublimation of specific scientific life, it is feedback to life comes from life, so that peoples lives have meaning and happier . Everyone has this or that varying degrees of relationship with philosophy. Careful observation, you will find that philosophical problems in our d

5、aily lives, it is merging with us, ever, everywhere. Key words Philosophy; Life; Significance; Probe 前言 1 哲学需要生活、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另一方面哲学指导生活。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它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西方哲学家对生活意义的探究 西方古代哲学家有时探讨抽象的、形而上的本体问题,但他们一般都不脱离生活,他们试图理解世界,他们教导

6、人们如何生活。那时的哲学教人们正视贫穷、疾病和死亡,那时的哲学家也总是力图奉行自己的生活哲学。他们的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哪怕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创始人,这一派认为个人就是完全独立的自由个体,而个体存在是自由的、偶然的、完全个体性的。因此,伦理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应以个体为标准,即:个人的快乐就是一切快乐,个人的生命就是一切生命,个人的世界就是一切世界。换言之,我感觉快乐就是一切。”1 到了中世纪,宗教开始扮演哲学曾经扮演过的角色。这时的哲学与生活关系异化了。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认为:“既然你确实存在,那么你只有活着才能知道这一点,因此你也确实活

7、着,你知道这两件事绝对为真。”2托马斯也认为:“我们可以使用哲学批判违反信仰的言2 论,显示其错误或不必要”。3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蒙田恢复了古代哲学的传统,他试图理解人生,探讨与生活有关的题目。培根除了对科学有极大的兴趣外,也向人们提出如何生活好的建设性意见,认为:“要用适当的拒绝和排斥的办法来分析自然”。4 文艺复兴以后,哲学家爱默生和梭罗继承蒙田的传统,探讨生命的意义;还有赫尔德、黑格尔和斯本格勒,他们不注重个人本性,而注重社会本性;他们试图发现社会的生命周期,即历史发展的模式。黑格尔认为:“理性是宇宙实体”。5 黑格尔认为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海德格尔说:“哲学这个词告

8、诉我们,哲学是某种决定着希腊人的生存的东西。不止于此,哲学也是决定着我们西方欧洲历史的最内在的基本特征。“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解释来说,乃是某种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这是罗素对哲学的定义。北大教授胡军认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 三、中国哲学家对生活意义的探究 在中国,孔子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实践理性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亦有着积极的入世意义。孔子的中庸思想,既是孔子的哲学方法论,也是其最高道德标准。说文中提到“中,正也。尔雅”“庸,3 常也。”也就是说一定事物的质,总是与它的量联系在一起,要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其量就要保留在一定的界限内。“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9、,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6老子思想中的哲学法则则是讲顺应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创生的根源,所以人、地、天、都要法“道”,但道并不是毫无规则的,为所欲为的,还必须以自然为法则。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所以能够谦和。知足者常乐,谦和者受益。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生活意义的研究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

10、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五、哲学生活 中国生活学首倡者黄现璠给生活的定义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7其实生活是在不断的经历中才会感4 悟最深的;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更快乐,更幸福,而幸福的生活要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欲望,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人必须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如果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将会迷失自己,会活的

11、很空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这快乐恐怕不下于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因为这些科学家崇奉这样一句格言:“使已死的东西复活,其愉快不下于创造。况且,“使已死的东西复活”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意义:串起记忆中那早巳散落的明珠,是为了借助于昔日这面反射镜来照亮当前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谁也不信,生活中的痛苦“只要这种痛苦是真挚的,善良的”,等到了回忆时,往往也会觉得它有淡淡的甜美,化成深沉的诗。普希金

12、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8这就像枯藤、老树、昏鸦这些令人伤感的对象一经成了诗歌和绘画的题材,往往就会给人以最高的美学享受。因此,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5 于面对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只有正确地的面对它,理智地剖析它,我们才会懂得剖析人生中的痛苦,才会学会放弃,才会懂得珍惜。 我们这样才能真正的懂得生活呢?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生存就包含在内。如果我们连生存都成问题的话,我们就很难保证我们的生活。所以说生存是生活的前提,没有生存就谈不上生活,生存的延续过程就是生活,生活的

13、质量高低其实就是生存的价值体现。在生存的基础上,我们来寻求我们理想的生活。宇宙中所有事物在不断地运动,并有规律的。人类生命的存在,就是宇宙精华的表现。现在有很多事物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对它们无能为力,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们的运动规律,没有驾驶这些规律的能力,因此,当人类进化到:掌握了宇宙的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律,并能自觉运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时,人类就可创造其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完善人类自身,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 然而现如今人类创造了高度文明,生活层次也有了质的飞跃,生存早已不是人的唯一目标了。可是有的人却越来越倾向那种原始的生活状态,还美其名曰:还朴归真。也有的人他们以物质享受为人生的目的,到处钻营

14、赚钱,千方百计谋取私利,甚至于视法律而不顾。他们认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满足了,就达到了理想。他们根本6 不懂得人生的真谛,他们以物质享受为人的人生价值,他们这样活在世上其实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生活对我们来说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的重要,因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生活并不是为了生存。 我们都知道,人类真正的理想或目的是在追求一种对生活哲学即探究理论上为人类生活意义起指导作用的学问。哲学的生活使人们从自己的平常生活中而悟到一些东西,对具体科学以及生活进行了一种概括总结和升华,它是来源于生活又反馈给生活的,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而具有意义。与其他的科学截然不同,哲学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

15、休戚相关的,人或人的生活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着我们的心灵之弦。或者说,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或者进一步说,人的生活就是哲学性的。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哲学就是对于生活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简直可以说,哲学就是人学,就是生活的哲学。生活是哲学的,或者说哲学是生活的本质。如果你不懂哲学,不学哲学,那么你就可能对什么是人的生活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不会有深切的了解,你就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人类需要哲学的生活。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哲学!人生的导师,7 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

16、么!”9学习哲学肯定不能为你提供生活中所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及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当然生活并不仅仅意味着就是这些东西,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你如果想要使自己的生活更为丰富、更为幸福、更为美好,那么哲学是少不了的。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保障。哲学并不神秘,也不高深莫测,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关于我们生活的学问或者艺术。 每个人都想拥有美好的生活。有人认为,有一份薪水颇丰的工作,身体健康,在山清水秀的处所有一套豪华的别墅,能与系心相印善解人意的爱人长相厮守,过着物质方面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无疑是最美好的生活了。毋庸置疑,对美好生活的这些看法有其合理性,物质生活确然是美好生活的必要因

17、素。但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我们也不一定能过上我们所想要的美好生活。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宝玉,在时下的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很幸福的。然而到头来他却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路。因为在大观园中封建礼教的重压,爱情生活的缠绕,给他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无穷的苦恼。在这样的环境下,最终,他不得已选择了出家这一条道路。这说明,生活的美好并不决定于外在的环境。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年幼时原以为美好的生活取决于外在世界。有一次他问家中终日辛苦劳作8 的保姆,她的生活苦还是不苦,保姆答道:“不苦啊!”这一回答使梁漱溟突然醒悟,意识到所谓的美好生活并不存在于外在世界之中,美好本来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看法。物

18、质生活的虽然重要,但对于人的生活而言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于是他沉溺于佛学典籍,想在其中寻找生活的哲学,抛却青春期的无限烦恼。10如果我们用哲学来知道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有着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那么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由此可见,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大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更罔论怎样追求美好生活这一更加复杂的哲学问题。哲学不是抽象概念的思辨、分析,也不是课堂上宣读的教科书中的理论体系。哲学只不过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人类需要怎样哲学的生活。固然人人都在生活中,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明白什么是哲学的生活、怎样哲学的生活以及哲学对于我们生活的

19、重大意义。苏格拉底指出: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因此美好的生活必须经过我们的哲学理性的审视才有可能得到。如果想要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你就得学习哲学。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精神生活的守护者,是心灵的活水。一般人的生活没有精神、思想和心灵的源头活水,所以他们的思想、精神和心灵枯竭如化石,生活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善,没有德行,没有幸福,没有一切美好的东西,生活当然9 也就空虚不实,枯燥乏味,苦不堪言。生活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和价值,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了。他们孜孜以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得到了所需要的物质,到头来却全然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因为他们不知道生活的幸福指的是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必须内求于心

20、才能得到的。不仅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粮,我们的精神、思想和心灵也同样需要食粮。而且后一种食粮对于人的精神生活而言更为重要。 六、结语 由此可知,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哲学的强烈动机。这样说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哲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程度不等的关系。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哲学问题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日用不知”、“习焉不察”。可以说,哲学思想就是最好的生活矿产资源。 参考文献 1 享受哲学.66. 2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2卷3章7节. 3 托马斯.神学大全.1集1题2条. 4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360. 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47. 6 毛泽东书信选集.141. 7 陶黎宝华.甄景德.生活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10 8 普希金.普希金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9 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 10 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0. 11 致 谢 感谢郭向阳老师一学期来在西方哲学简史这门课程上的对我的指导,使我能对西方哲学思想有浅显的了解。感谢我所引用的资料的作者以及资料的整理者,正是你们的劳动成果,使我能完成此论文。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