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323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水墨诗心美术小学 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执教者 指导教师 课题 解读理念 水墨诗心 “水墨诗心”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诗的意境这一重要特点,启发运用水墨工具营造诗情画意,在学习活动中领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课引导学生在赏析和绘画表现中拓展能力,做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的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五年级阶段是对美术认识的初级阶段,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造型表现课中,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2、内容标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分析中国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学生用水墨画小品进行诗意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知识目标 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教学资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湘版五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陶冶法、探究法、演示法、直观教学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对本课

3、的理解程度。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搜集古诗及古诗大意。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古诗朗诵望天门山并提出问题。 播放望天门山)听到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人把这首诗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仔细观察,是什么画?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吗?又该怎么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晓答案。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动听的名字水墨诗心。 学生认真听,并回答。 水墨画的形式。 名画赏析 分析技法 教师示范 1、赏析作品秋风吹下红雨来,引导绘画意图。 2、蛙声十里出山泉,体会作品的意

4、境。 3、欣赏其他诗配画的作品。 4、启发学生根据古诗照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出示古诗小池,学生朗读并请学生说说大意,引导学生说创作过程。 1、你看到了什么?描绘了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风吹”和“红雨”?深入到笔墨、构图赏析。 2、说说你对这幅画的创作有多少了解,补充。 1、发表自己的见解。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述创作过程。 3、简单讲解作品的意境。 3、学生观察并听老 师讲解。 4、出示图片,朗读古诗,4、找出与诗相对应提出问题。 的图片,并回答问题。 从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一首,按古诗大意画一幅水墨画,要突出诗意和中心思想。感到困难的同学可以临摹范作。 朗读并

5、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看教师演示:构思构图描绘题诗盖章。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1、从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一首,按古诗大意画一幅水墨画,要突出诗意和中心思想。感到困难的同学可以临摹范作。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把刚才的创作构思变成美丽的画面吧! 3、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2、发表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创作。 1、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示评价 师生评价,小结。 1、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同学们看他是否将诗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拓展延伸 教师寄语 尝试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 总结提升 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希望。 布置课外拓展作业。 学生任选一题课外完成。 板书设计 水墨诗心 1、 构思 2、构图 3、描绘 4、题诗 5、盖章 一些抽象的诗词用具象的绘画来表现,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给画面创造了很大空间,质朴又不失生动。本课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效果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