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444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节选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的今天,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恰恰来自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有时教师很随便的一句话,就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引起注意,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患,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并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适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

2、的祥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就需要教师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方面对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应有的认识 1、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可以预防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今天,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有着某种程度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心理总是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可由环境着手。一般来说,赞成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挫折和冲突所形成的长期焦虑。因此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应该是尽量减少冲突和挫折,减少各种心理压力的存在。 2、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疾病也并

3、不是神秘可怕的心态,心理失常产生,多数是由于个人在环境中的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引起的,它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某种程度的挫折与打击而造成的,它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的治疗而复正常的,是可以被治好的,治疗的途径很多,最主要是靠每个人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培养信心与毅力,以逐渐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总之,任何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也无法保证一帆风顺,总是充满阳光和鲜花,也更无法预料自己是否能挫折和打击。因此,应该理解那些有某些心理问题的人,协助他们通过各种有效的心理治疗,逐渐地恢复心理健康。 第二方面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卫生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增进和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核心内

4、容。虽然健康不能代表一切,但一个人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所以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件可有可元的事。它对教师的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创造心理健康的条件。 1、维护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敏捷的反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基础,由于身体长期衰弱,久病不愈而引起心理失调,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在教师的工作生活中是常见的。有的因身体衰弱,经常失眠,情绪烦躁,对学生发脾气等等,由此看来,要想心理健康,首先就要塑造健康的体魄,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营养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积极进

5、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三是要适当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 合理作息,科学用脑 身心是统一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脑的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一旦大脑机能失调,无法保持心理健康。因此,教师维护心理健康就必须要科学用脑,保护用脑卫生。 一是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二是合理用脑,避免过分单调,三是善于抓住大脑高效工作的最佳时间。 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

6、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 学会调适情绪 人与人之间在的矛盾是难免的,在生活中谁都会碰上不顺心的事,谁都会产生烦闷恼怒,悲怨焦虑,惊恐等消极的情绪,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但人更是有理智的,一人能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因此,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对于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常见的调适情绪的方法有转移、升华自慰,合理宣泄、幽默自控等等。 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对待现实生活 在从事具有成功失败,竞争等活动中,同样的挫折情绪,对不同的教师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不尽相同,挫折忍受力低的人,几经挫折,其人格便失去统一性,甚至趋于分裂,有可能导致行为失常。但有的

7、教师对挫折表现出了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而且能积极地对承受挫折的进行直接地调整转变,从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心理平衡。这也正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要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 这是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要求。但高尚师德的树立,首先要教师有健康的心理、自身境界要高,以慈爱作为事业的基石,对学生有耐心、公正无私、民主、体谅人。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赞美人生和美的事物。并能做到每天检查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令人有愉悦感,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信任,有安全感和仰慕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大谈如何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心智。 在教师队伍中,还有个别教

8、师“因财施教”。家长送礼厚,子女得到的关照就多,成正比效应,给学生造句增添了新内容。“因为”家长送了礼,“所以”我由后排调到前排坐。这无形是对教师道德的辛辣讽刺,这样的教师能辅导好学生吗?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首先要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优化教师队伍,让每位教师树立健康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公正无私、身正是范,做学生的导师 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正如一些家长所讲:“我讲什么他都不听,但老师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老师的话像圣旨一样。”教师要发挥导师的作用,以便做到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与学生做心理辅导要求老师不要正面面对学生进行,坐的位置要成曲尺型。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9、,教育的工作需要几多耐心、细心和恒心。 但在教师队伍中,一般的教师都偏爱尖子生,学习困难生抱明显的偏见。好学生犯错误,通常都得到教师的谅解,提点一下或用眼神调教一下,就算解决优秀生的犯错问题了。相反,如犯错误的学生是学习困难生,教师不仅在班上点名批评,简直是肆无忌惮地大张批评之旗。要消除学生在教师心目的偏差,必须要求教师做到公正严明,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变偏爱尖子生为偏爱差生。 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成为的模范、表率,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定要沉着、冷静。教师为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响以保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首先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才能辅导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做学生的导师和引路

10、人。 转变观念,以德育人 教师法、教育法规定我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自己的言行规范到法的行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第八条规定:“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都与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息息相关,一如路边的道标准指引着他们人生的里程。身为学生知识的直接授者,更应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师高尚的精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秀人格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其内容和形式不但没有过时,还会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教育性在塑造一代新人的过程中重放光彩。因此,作为教师应

11、以人性为基础,以人文为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扎实的学习能力基础,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民主法治素养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使基础教育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 为了更好让教师转变观念,注意自己的心理状况及行为习惯,可以通过这份健康测查表,针对教师日常行为不当的现象特制了这份测查表,意义不在真正测查教师心理问题有多严重或有何种心理障碍,而且目的在于:引起教师的重视,自我反省,自我监控,逐渐规范行为,培养高尚情操,为学生树榜样自测查内容如下: 1、你对学生是否偏爱? 2、你判断问题依据是否凭第一印象? 3、学生做错事,你是否憎恨学生? 4、学生成绩差,你是

12、否怪学生家长管教无方? 5、学生屡教不改,你是否觉心灰意懒? 6、家庭发生矛盾,你是否带着情绪回校? 7、你是否有能力组织好家庭? 8、你是否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9、你是否满足于现状? 10、同事取得荣誉,你是否嫉妒? 总之,教师职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职业,教师的素质甚至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兴衰。因此,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更需要了解认识自己的心理,才能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从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做好这件大事,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