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工作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按照“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转变方式、提升内涵”的思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改善教育民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基础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些难题得到破解,各类教育全面转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与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仍然有着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教育理念亟待转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但“上好学”却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教育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相当多的学校仍然围绕应试教育打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望子成龙、
2、望女成凤”,为孩子选择名校现象十分普遍。加之一些培训机构的炒作,许多人怀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心理,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竞赛活动,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臵区域性结构失衡,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且学生家庭获取这些优质资源的经济等成本也越来越高,经济薄弱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优秀骨干教师紧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上有较大差距,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教育考核评价不够科学。由于教育管理、办学和评价- 1 - 不分家,评价标准单一,方法简单,仅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育质量,重智育
3、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比较普遍,使教育丧失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本性。评价过程中有的突击应付,有的甚至违规公关,教育质量评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染缸效应”和教育对象的多样化使新的教育问题不断出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思维,特别是功利与浮躁主宰的社会文化对教育的“染缸效应”越来越强,部分教师师德失范、师能下降、职业操守缺失,“烟酒味浓、书卷气淡”,损害职业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隔代监护子女等群体不断增加,教育对象呈现出多样化。这些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教育的发展既
4、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需要先进理念作支撑,制度创新作基石,人才资源作保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致力于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步伐。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其根本目的和首要功能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应跳出教育看教育,回到原点来对教育进行审视和思考,进一步转变认识,完善措施,强化引导,促进教育质- 2 - 量进一步提高。 首先,应对教育质量有正确的认识。评判教育质量好坏关键应有四条标准:一是能否塑造健全人格;二是是否尊重成长规律;三是能否
5、拓展个性空间;四是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和模式改革,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关系,不光是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应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要尽力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获得自由发展。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使人人都能通过教育成长为不同领域的有用之才。 其二,应进一步加快素质教
6、育推进步伐。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但从总体看,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根深蒂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仍显步伐缓慢。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教育改革要把更加突出德育与社会责任感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加强化体- 3 - 育和美育,这也标志着推进素质教育将进入新阶段。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进一步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机制,把提高教
7、育质量的理念变为完善的政策制度,把提高质量的说法变为科学的方法做法,才能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第三,应着力营造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家庭和全社会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教师要摒弃对教育固有的“分数”、“应试”、“填鸭”、“相同”等关键词,真正让“综合”、“个性”、“潜能”、“品德”、“信念”、“审美”、“创新”等关键词在脑海里扎根,不能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要发挥好第一任教师的作用,用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社会是人成长的大课堂,应着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让
8、教育变得从容与理性,让校园回归淡定与宁静。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突破。 归根结底,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社会都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达成共识,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携手承担起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核心环节,其关键在于资金投入和师资配臵上的均衡。应坚持城乡一体,科学规划,加- 4 - 大投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资金投入方面,在加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
9、机制,明确市县*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分担比例和具体的财政扶持政策,切实保障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城乡学校统一发展规划,统一经费标准,统一人事安排,统一设备配臵,统一监测机制,统一评价办法,科学布点,均衡建设,深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行标准班教学,消除“大班额”现象,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同一县域不同学校硬件设施配套基本无差异。 师资的配臵均衡上,应注重四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一是在县域内明确规定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一定年限的校长和教师均应交流,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之间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
10、教师和优秀校长的交流。二是交流方式可实行轮岗交流制度与共享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相结合,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等办学模式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三是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在编制核定、岗位设臵、职务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四是建立“县管校用”的“无校籍”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臵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各级*应着力- 5 - 创造有利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及条件,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尽
11、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育的风向标和测量仪,“评什么”决定了“教什么”和“学什么”。应把学生、学校和教师作为主要评价对象。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举”,要把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元化。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教师的德、识、能、绩,改变单凭分数评价教学优劣的做法,建立有利于推广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评判办学质量的倾向,尊重学校的差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应探索建立*、学校、学生、家
12、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逐步改变“*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培育社会专业评价,突破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制度,实施动态化管理,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总之,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的统筹协调,激发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促进教育质量的进一步全面提升。 - 6 - 不断激发强化教育正能量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引导教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坚守师德,
13、增强教书育人责任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自觉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坚持专业学习并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自身“软能力”,更新教学办学理念,从以往的教学生应对考试转变为培养学生终身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同时,应进一步重视留守儿童、随迁子女、隔代监护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教育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建立关爱这些群体的社会体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给其更多的精神关怀。学校更应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教育办法,如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力及的义务劳动,锻炼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分担;建立学生家庭和心理档案,确定教师当留守学生的“代管家长”,经常性与留守学生进行交流,掌握思想动态,给予心理疏导,并加强与家长联系、互动交流,为学生与父母开通视频电话,弥补亲情缺失,强化教育的正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全社会的呵护下追逐梦想、成人成才。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