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802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

2、,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

3、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11、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12、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

4、程。 13、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14、计算机辅助教学: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15、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16、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 17、问题求解: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 18、教学游戏: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

5、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19、微型世界: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20、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来自实际案例的资料,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去搜集资料,调查案情,进行分析和决策。 21、智能授导系统:通过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庭教师”的行为。 22、教学内容分析:指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23、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软件,是一种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工具软件。 24

6、、概念图: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25、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多人实时进行交互的多媒体系统。 26、全境环视技术:又称度全景环视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全景摄影技术,把相机环绕度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web浏览器上显示。 27、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运算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28、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29、专家系统: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以

7、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0、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技术。 31、视频会议:指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程,解码处理,通过网络的传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音、视频通信。 32、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指学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33、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34、远程教学:指教师与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方式。 35、远程

8、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的活动。 3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三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7、虚拟学习环境:是整合计算机通信软件的功能和在线课程材料传递方法的学习管理软件系统。 38、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39、虚拟社区:网上社区,使足够多的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带着丰富的人类情感进行公开讨论后虚拟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 40、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

9、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 41、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 42、视听教学: 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与视觉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43、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

10、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 44、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45、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46、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其组成要素包括:Information, Material, Device, People, sett

11、ing, Capital 47、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48、超媒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49、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50、流媒体: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在窄带上的传输问题,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 51、最近发展区:儿

12、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儿童正在形成的、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但能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和促进尚未成熟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心理机能。 52、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5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

13、5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55、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的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56、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57、课程:课程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

14、,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加工过程、产出。 58、ITS:具有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即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称为智能导师系统。 59、Agent:在软件技术中,Agent的概念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自动执行某种系列操作的软件模式。它是为弥补ITS系统不能很好辅助学生“学”的缺陷而逐渐被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种实现智能化的新技术。60、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处理技术。 61、积件技术: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

15、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 6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63、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 6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65、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 66、网络教学系统: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

16、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 67、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 68、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69、教学设计: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71、教学过程70、教学目标: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17、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72、探究学习: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进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 73、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 74、教学媒体:记录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 75、教学评价: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76、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指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收

18、集学生过程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77、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78、教学评价技术:评价者为了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收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中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79、课堂观察:是评价者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课堂情境中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 80、调查: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情况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81、面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师、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 82、学习档案袋:成长

19、记录袋,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83、档案袋评价: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84、工艺学记录:就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作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85、元方法: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86、教育技术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

20、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 8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88、系统:是由若干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9、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90、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21、 91、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92、后现代课程论: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 9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 94、教学信息:支队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状况、特性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 95、媒体:1)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2)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96、人工信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加工,产生的一种信息。 97、主题树方式: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已确定好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逐层细化进行组织,用户通过浏览方式层层查找所需要的线索后,再连接到相应的网络

22、信息资源。 98、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99、学习:广义,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100、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 10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型知识或事件信息。 102、智力技能:使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 103、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

23、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 104、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形位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为,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105、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 106、认知结构:广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狭义,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07、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

24、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 10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09、认知风格: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10、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11、虚拟教室: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着和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施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 11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

25、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使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11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堆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114、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15、教学理论:是人们思考教学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所做出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 116、前期分析: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 117、学习需要:指学习

26、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18、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119、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120、认知工具: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121、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总和。 122

27、、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指能辅助教学设计者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加快教学设计进度,教学开发进度的所有计算机工具。 123、教学设计自动化:指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 124、绩效: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是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总目标的业绩。 125、视觉文化:准确地解释和创造视觉信息的习得能力。 126、整合技术: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环境中,这时所使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 127、过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

28、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准。 128、课程开发:是教学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需求评估,以确定适当的目标,然后针对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达到目标的工作流程 129、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130、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31、新技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132、多媒体组合教学: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的选用现代教

29、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133、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的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134、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有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135、教学代理:是通过在交互式学习情境中与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达到支持人类学习的自主代理。 136、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为

30、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 137、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习者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是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138、情景化学习: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139、CSCW: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特别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140、虚拟学伴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室和统计学习者的行

31、为。 141、网上协同实验室:是对真实实验环境和虚拟实验平台的集成,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问题求解过程。 142、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节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 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展开,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43、计算机管理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 144、项目管理:指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145、显性知识

32、:指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 146、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 147、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148、良构领域的知识: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149、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 150、随机通达教学:主张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以及

33、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151、教育评价: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152、问题分析:是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153、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 154、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的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155、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156、评价包: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 157、诊

34、断性评价:指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特征进行的评价。 158、计算机辅助评价: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 159、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60、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和。 161、教学结构: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