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55847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教资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第一部分职业理念的重要内容和考点,主要考察教师对教师职业劳动特征的掌握情况,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文都教育把教师劳动的特点进行一下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考点以便高效地进行备考。 总的来说,教师劳动大致有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和示范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等几大特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属于专业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智劳动。 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对象千差万别,教师需因材施教。

2、 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教师要传授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知识。 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创造性 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因材施教。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要与之相适应不断更新。 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随机应变采取及时有效教育措施的能力。 3、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3、。 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4、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 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间接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5、个体性和群体性 个体性 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 群体性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其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 6、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劳动时间延续性 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是由于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也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 劳动空间广延性 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