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585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儿科一,郭敏,2017.10.25,前言,?,随着周边环境的日益恶化,,抗菌药物的广泛滥用,多,重耐药菌已成为一大公害,,越来越受各级医院的重视。,?,2012,版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已将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列入医院评审的必,备检查内容,具有一票否决权。,多重耐药菌的概念,?,多重耐药菌的,概念,:是,对临床使用,三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内酰胺类等),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耐药机制,?,合成,灭活酶或钝化酶,作用于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活性,?,改变,细胞膜与抗菌药物结合的,靶蛋白,,使,抗菌活性消失,?,改变,细菌细胞壁的,

2、通透性和主动外排机制,,,对抗抗菌药物,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共,同媒介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5,m,)在空气中,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眼黏膜中,目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目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等。,高危场所与高发人群,?,高危,场所,:,ICU,、烧伤病房、呼吸科病房和新生儿病房,?,高发,人群,严重基础疾病病人、免疫,力低下病人、气管插管者、,血管导管和使用人工材料,者,防控策略与原则,?,总体原则,:,预防为主,,多管齐下,,

3、协调合作,综合防控,?,防控策略:,抗菌药物,+,清洁消毒,,集束化防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防控技术指南,?,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抵御耐药菌方法,?,针对耐药菌产生原因,-,实行,抗菌药物管理,-,延缓与减少,细菌耐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

4、法,?,针对耐药菌传播,-,医院感染,管理组织,预防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协作防控多重耐药菌,?,领导重视成立由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检验科及临床医护人员组成的多,重耐药菌,联席,工作小组;院长或常务副院,长任组长,每季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讨论防控的相关问题。,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及报告,1.,临床科室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并加盖“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请处理”的,红章,;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病区与院感科,并做好,记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及报告,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

5、药菌株”报告或院,感监控专职人员隔离反馈单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4.,确诊为医院感染者,,24,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及报告,5.,院感科进行相关流行病调查,发现有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性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进行相关处置。,6.,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7.,院感科每季对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临床反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严格处理医疗废弃物,?,加强抗菌药

6、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强监督与考核,(一)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如,VRSA,),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开放伤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同置一室。病房不足,时,床边隔离。,?,严格规范执行隔离,标示,。确保隔离,病房门上及床头、病历卡等均有隔,离标示。护理时最后护理该类病人。,?,限制人员出入,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含护工及保洁工),(二)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含护理员与,保洁员,)直接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操作前后、,接触病人使用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三)切实

7、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诊疗护理时,带帽子口罩。,?,可能接触病人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引流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及防护镜。,(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诊疗环境的管理: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便盆、输液架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病人接触的物体、医疗设施表面,,每班,用,1000mg/L

8、,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拖布、抹布专用,使用后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处,立即,消毒。,?,不能专用的轮椅担架等物品,,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疑似有感染爆发时,,增加,清洁消毒的频次。,(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凡有该类病人手术时,,手术单,上必须注明,,手术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凡该类病人,转科,,必须,提前通知,所在科室,,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耐万古霉素金葡菌,感染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病人出院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五)严格处理医疗废弃物,?,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

9、,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置入运转箱中,规范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地。,?,标本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法定代表人,?,医疗废物管理的职能部门:,总务科,?,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部门:,护理部,?,医疗废物监督检查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检查考核中发现有违规现象将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并扣发奖金。,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

10、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感染性废物,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处,要,用两层包装),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先,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可使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5,、废弃的血液、血清。,感染性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

11、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用药,。,?,使用抗生素必须,有效,控制,感染,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超疗程,用药,病,原菌不明或没有其他有效,抗生素时,,限制使用广谱,抗生素。,(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有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药剂科积极开展,临床药师查房,,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

12、,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举办各种形式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分级使用的知识,培训,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对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意见。,?,检验科每季度公布,ICU,、呼吸科、儿科、血液科、烧,伤科等重点科室,前五位的耐药菌名称和耐药率,。每季,度向全院公布常见细菌菌株及药敏情况。,(七)加强监督与考核,?,医务处定期进行,病例抽查,、业,务院长药事查房、召开合理用,药,工作小组会议,,对拒不合理,用药,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者,予以公示并,处罚。,?,院感科定期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对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进,行,跟踪,,直至解除隔离。,(七)加强监督与考核,?,院感科定期组织召开由院,长或常务副院长、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门诊部、,临床科室及检验科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并做好,记录。,?,不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而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临床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