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585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新学期给教师的建议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老师们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如果说暑假是一个休养沉淀升华的过程,那么现在又到了“收心”调整、重新起航的时候啦!面对着新学期,我们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曾经努力过,同时,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期盼,因为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又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时刻开始了!每次开学,都会在每教师和学生的面前摊开了一张新白纸,教师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新学期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本期我们首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轮廓上给各位教师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尽快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带领学生们在新学期顺利地学习。 善于发现 “不得不

2、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这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句经典的口号。苹果不只是砸在牛顿的头上,恐怕很多人被苹果砸过,但只有牛顿善于发现和思考,才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足以看出慧眼的重要性。教育之美在于发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 1发现优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如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学习刻苦等,并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和表扬。不能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教师是缺乏美感的老师,是不用心工作的老师,也不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发现学生优点是对学生的一种欣赏。 2发现缺

3、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也是如此。有些学生之所以不优秀,主要就是自身存在致命的缺点,比如一些不良习惯、不良爱好,如迟到、上课睡觉等。对于学生的这些缺点,作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进行提醒和指导,并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发现学生缺点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3发现亮点 每名学生身上不是缺少亮点,而是缺乏发现亮点的眼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次好的回答、一次好的测试等都是学生的亮点;一句反思、一件小事、一个祝福等都可能折射出学生那纯洁的心灵、健康的心态,作为教师必须要及时捕捉。发现亮点是对学生的一种期待。 4发现污点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错误,在自己的行为上留下历史污点,如打架、旷课等

4、。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细心观察,看透学生,不让污点在学生身上隐藏、扎根、发芽。对学生出现的污点,要及时教育,毫不留情,忍痛割爱,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发现污点是对学生的一种宽容。 善于鼓励 学生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性格的差异、兴趣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但正是因为存在这种种差异,才有了千差万别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对这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教师要学会欣赏、学会等待、学会鼓掌。 1学会欣赏 教师要努力去欣赏、引导自己的学生,是欣赏学生还是挑剔学生,关键在于教师看待学生的角度和心态。善于欣赏学生,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应、用敏锐的眼去发现。因为,只有会欣赏的眼睛才会发现世界精彩的风

5、景,当教师用欣赏的眼睛去看学生时,将会发现他们都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莫扎特! 2学会等待 没有等待和寻找就没有教育。教育学者肖川说:“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如同播种,要等待一定的季节、一定的阳光、一定的水分和一定的土壤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耐心等待,才能有机会看见孩子的成长,听到花开的声音。 3学会鼓掌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学生鼓掌是一种智慧,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身边学生的点滴进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6、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原动力,促进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雕塑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值得鼓励的地方无穷无尽,关键是教师要去发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要“蹲下来看学生”。 激发兴奋点“课堂不是教堂,教师不是牧师”一堂好课必须要从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抓住中心点要始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最终要回归课堂,进行知识整合。 3突破疑难点这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好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疑启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的目的,

7、也是教师的天职。 4找准切入点把握好知识结构的衔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有感而发,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感到神秘。身边的才是最接近、最亲密的。 5理清知识点知识是教学成功的载体。抛开知识空谈素质,是空中楼阁。 6培植发散点要注意相近知识的链接类比,相反知识的比较鉴别。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明确得分点课改也不能抛开考试,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堂好课应该知识严谨。要注意帮学生理清知识点到得分点到采分点的链接。规范学生的答题。 8课堂生成点高效的课堂,应该有课堂生成,这样足显教师之智慧,学生之合作。牢牢的抓住学生的临时生成的闪光点,

8、将它放大。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出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回答问题的乐趣。因为这一切是自然的,不是为了迎合老师而回答的,而且老师也没有显示出自己强势的地位,没有非要把学生带入自己的预设中。 落实八条理念 “一个定位”:以学定教。不是“以师定教”,也不是“以考定教” “两条原则”:不求每位学生同步发展,但求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不求人人都能成才,但求个个都能成人。 “三个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勤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四个结合”: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大纲要求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五个强调”:强调

9、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和成就感,强调诱导学生的思考,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师生的教学相长。 “六种设计”: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例题,精心设计训练,精心设计作业。 “七项要求”: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程序科学流畅,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教学组织严密有序,教学过程科学民主,教学评价合理有效。 “八让学生”: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教材让学生阅读,问题让学生提出,新知让学生发现,重点让学生感悟,内容让学生归纳,学法让学生总结。 做到“十多十少”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10、多一些辩论,少一些评判; 多一些灵活,少一些教条; 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 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 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 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 多一些有效学习,少一些无效训练。 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1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

11、,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轻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3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才能有效。 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1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12、2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3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

13、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练习要抓住“六个重点”: 重点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其学习习惯; 重点不是强调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理解; 重点不是简单的重复再现,而是要引导归纳总结; 重点不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是实施变式训练; 重点不是肤浅地复制教材,而是要注重思维地训练; 重点不是完成多少练习,而是加强能力培养。 季节总是如期而至,雏鹰总要凌空翱翔。容不得细想,容不得犹豫,新的学年就这样开始。 每每开学,教师的心里总是很复杂,有更多的期盼,也有很多的惆怅,期盼新的征程上会有新的精彩,也惆怅自己的教育教学,甚至人生又少了这样一次开始。面对责任、面对挑战,老师要善于创新,勇于思考,用探索新的计划,新的思想,新的形式来武装自己,用心感悟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并去享受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快乐。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朵未开放的花蕾,只要教师愿意给予他们健康而轻松的鼓励式的成长环境,每个学生都会绽放出最出色的自己。新学期、新起点、新开始,那就让我们带着为人师表的敬畏心、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坚守岗位的平常心,勇敢地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