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873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0米,体重51千克,今 年2

2、8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设计思路: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 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

3、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4、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 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 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 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四;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五;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1,2,4,5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