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91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管理制度北赵川镇中心小学 新课程环境下学校“三全”质量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丹凤县教研室新课程环境下“三全”质量管理要求,落实新课程环境下的“三全”质量管理,保证管理制度科学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各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学校全局质量管理 1、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树立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新课程环境下的全校全局质量管理新理念,构建学校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2、计划管理 学校制定有长期规划和校长任期目标。每学期按时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期末有全面工作总结,并能按时上报下达。各

2、职能部门分项计划明确,工作序列清晰。所有计划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同时,计划的指导落实措施具体,运行科学有序。 3、组织管理 能依据素质教育要求,立足新课程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能在校长负责制统领下,建立健全政治思想,教育教学、后勤保障三线组织运行系统。各系统职责分明,任务具体,协调和谐,合作全面,重心明确。 4、制度管理 能依据校情,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规范、有要求。同时,各项制度运转科学,落实有力,过程扎实,督察具体。 5、目标管理 学校制定有总体发展目标和校长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学期目标重点突出,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详实具体,科学有

3、效。同时,目标实施计划科学具体,指导和落实措施有力。 6、教学管理 学校建立教学全程管理机制和常规教学管理系统,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并能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和督察落实管理运行系统的支撑先导作用。 7、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机构健全,教育目标明确,有青少年思想教育系列化方案和教育基地。党、团、工会、少先队能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班主任能发挥管理的主体作用。 8、教师队伍管理 能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发展角度构建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师德规范要求严格,教学过程讲求落实,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建立有教师校本培训长效机制和校本教研实施策略。全体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教风实在,能充分体现“高师德素质、高业务能力、高教研水平、高教

4、学质量”要求。 9、学生管理 建立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全员质量管理系统。校纪校风班规要求具体,教育引导督察制度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扎实,生活学习纪律教育严格高效,安全卫生管理措施能力。“育优促中转差培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科学可行,学生文明守纪,校风好、班风好、学习质量高。 10、体育、卫生管理 体育卫生管理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重落实。能全面实施“两课、两操、两活动”,认真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积极参加开展体育、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有体格检查和疾病防治工作机制。 11、后勤管理 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后勤工作管理规范、服务保障有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财务开支坚持

5、开源节流、量力而行、勤俭办学、保证教学的原则,财务运行监督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执行好,校产、设备、仪器资料等教学资源管理科学、规范、安全。 12、安全管理 能依据国、省、市、县有关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防范预案,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不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13、校园文化管理 学校应有教育行和感召力的校风、教风、学风标志,校园雕塑、花园、走廊、标语、名人画像、板报等文化园地雅致精美,文化气息浓郁。 二、教学全程质量管理 、计划管理 各学校必须制定近期、长期或阶段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计划、校本教研计划、专题教研计划、校本

6、课程开发与建设计划。各类教学计划要切合学校发展计划,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活动安排,有较高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知道性引领作用。同时建立督导、检查、评估、奖励等督察机制。学期、年度末,要依据计划的实施情况写出专题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全程管理 1、各学校要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续性特点。 2、各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资源配备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3、起始年级要高度重视双基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过度年级和毕业年级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各学校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制定促进各学段各层次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方案和措施

7、。 5、要结合各学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 、学科全程管理 各学科教师必须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学期末自觉撰写学科教学总结。 2、精心设计教学。科任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段的教学要求,作到课前认真备课,备课质量达到教学常规要求。 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体教师要以素质化课堂教学理论为引领,以“强基固本、挖潜促能为核心,以先研后教、以研促教、以学论教”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双基”落实为支撑,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全面改革教学过程,全面提

8、高课堂教学质量。 4、认真布置批阅作业 、作业布置: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总量不顾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作业批阅:各科教师应对学生作业及时批阅和反馈,非书面作业要及时检查评判;书面作业应全面批改,并做到有正误标志、有质量等级、有日期、有修改订正、有分析性、描述式、激励性评语。 5、强化教学辅导工作。科任教师要按照学科教学计划和“育优促中转差培特”实施方案,依据学生学习实际,以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重点,以中等生和学困生为主要对象,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知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制定教学辅导计划,拟订辅导提纲,科学实施教学辅导。

9、6、认真抓好学业检测与质量评价。科任教师应具有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检测学生学业质量的命题及检测能力,能严把单元教学质量过关,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采用口试、笔试、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质量检测与科学评价。 7、切实做好反思与总结工作。各科教师要围绕教学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按照校本教研要求,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自身专业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要重点抓好四个落实 1、落实一线教研。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过程之中,研究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过程。通过一线教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10、、解决问题,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改进课程实施方法和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2、落实专家引领。学校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和指导教学的专业引领作用,要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建立领导及学科带头人包扶指导教师制度,通过包级蹲组、听课评课、研究指导、案例评析、深度谈话等方式,帮助和指导教师严格履行教学计划,提升课程意识,强化过程落实,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程驾驭能力和过程落实效益。 3、落实督导措施。学校要建立教师教学全程督查制度,发挥教研中心、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对教师教学的研究、指导和督查作用。教学督导既要重量更要重质,充分发挥教学督查的驱动力作用。 4、落实评价反馈

11、。学校要研究和探索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体系和操作模式,要在师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全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工整、全面科学、富有激励性和发展性的过程行和终结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教师,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引领和支持。 、课程计划管理 1、 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要全面落实国家学科课程,切实抓好地方课程实施,科学而有效地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 落实三级课程管理要求。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提高或减低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不能随意停开国家规定课程。 、校本教研管理 1、 建立健全

12、全校校本教研组织管理系统和校本教研运行系统,能全面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管理职能,各个组织系统作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运行科学,落实有力。 2、 能按校本教研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并制定有科学详实地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做导人员、内容、形式、组织保障、检查督评五落实。校本教研过程实在,教学研究成果突出,为学校进以步发展、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强大地动力作用。 三、学生全员质量管理 1、管理系统 突出“以人为本”的学生全员质量管理新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全方位提升学生全员学习质量为目标,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党政工团队会优质高校的学生全员质量管理系统,做到以政工处和团队为管理中心、以年级

13、和班级为进本单位、以教师全员参与为基本方式、以“育优促中转差培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途径。组织系统要求做到职责明确、目标具体、分工协作、突出全员质量管理中心。 2、思想道德 学校应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结合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特点,制定思想道德教育序列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礼仪常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诚实守信、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要做到有方案、有序列、有目标、有基地、有活动、有措施、有过程、有效果,形成学校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 3、组织纪律 学校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为依据,提出明确具体的校纪校风班风班规要求。通

14、过树立典范、事迹报告、法纪讲座等有效活动,加强引导和教育,强化督查和评价,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组织纪律严格要求,形成守发守纪、积极向上、遵规好学的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4、学习品质 学校要从改革教学过程、评价体系、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师生角色合理定位入手,进一步“优化育优促中转差培特”工程,探索以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等为特点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律能力、集体观念、参与程度、合作交流、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动手能力、思维方式、作业完成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习环境等

15、方面进行富有综合性、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5、家校共育 学校应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设。要加强家长学校、校外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德育基地、实践基地等学生校外活动制度。家庭教育等校外活动要求做到责任明确、安排周密,组织严密,同时做到时间、地点、内容、目标、方式、措施、过程、效果“八落实”。通过走处家庭、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手动实践能力,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

16、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安全卫生 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县有关校园及学生安全卫生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下的学生安全卫生管理机制,做到责任明确、工作具体,达到校有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班有安全卫生公约。通过强化安全卫生管理, 开展安全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体检、心理咨询和疾病防治机制,完善完全卫生工作督查和评价制度,增强学生护导、防火、防爆、防中毒、防疾病意识,提高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质量,确保全体学生能在安全、卫生、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7、学籍管理 学校应按照丹凤县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学籍“两级”管理,即一至三年级

17、学生学籍由乡镇管理、四年级由县上统一管理。学校每学年初按时如实上报各年级学生在校就读情况,规范学生转入转出程序制度。乡镇一级要建立学籍管理专项档案,由专人负责,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消灭学生流失和辍学现象。 8、学生评价 学校应以成功教育理论和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以“三维目标”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全员质量提升维宗旨,构建新课程环境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和操作方法;采用多元化、多样化、全面化、全程化的学生评价方式,及时有效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地督促激励、促进发展、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反馈调节、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地功能,实现教育真、善、美统一和评价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