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574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整理的读南渡北归心得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读南渡北归心得1 最近,最终把南渡北归这本书看完了,回想起来,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话费了半年的时间。 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ldquo;书rdquo;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

2、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 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那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 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进取奔走,力争尽量多的ldquo;抢救rdquo;学人,ldquo;投奔rdquo;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

3、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ldquo;找茬rdquo;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着名的学界ldquo;大鳄rdquo;,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极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以往进取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明白想到的最

4、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mdash;mdash;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趋之若骛,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 ldquo;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dquo;,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以往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能够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此刻

5、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ldquo;大师rdquo;这一大多数情景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样会用来给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ldquo;大师rdquo;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ldquo;大师rdquo;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明白以往谩骂他是ldquo;美帝国主义走狗rdquo;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

6、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 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ldquo;和祖国一齐受苦rdquo;。在生命的最终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

7、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ldquo;智慧女神rdquo;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ldquo;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rdquo;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读南渡北归心得2 南渡北归讲的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师的群体命运变迁历史。资料夹杂了各类官方文献和野史趣闻,和作者爱憎的感情交织在一齐,勾勒出悲怆又真性情的一个个人物。乱世成就英才,各种挑战人

8、性的底线的事情,让人更加多思而复杂。苦难,是不幸,也是幸运。 选择mdash;mdash;从卢沟桥事件说起 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张自忠将军,卢沟桥事件开启了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当时北平守军是宋哲元、张自忠。卢沟桥之前,张自忠认为能够和平解决与日本的冲突,撤防撤军,私下签订香月细目。被社会视为ldquo;准汉奸rdquo;、ldquo;自以为忠rdquo;。 后参加多场对日战争,1940年,张自忠在对日的枣宜会站中全军覆没,战死。 别人做的选择,是基于他当时所获得的信息而做的确定。上帝视角来审判他人的选择时,你在局内未必会做的更好。 传闻mdash;mdash;从一个风流韵事说起 故事:广为流

9、传的版本中,林徽因将徐志摩失事飞机残骸悬于卧室,彼时至今各类小*据此有了各种猜测,演绎,脑补一系列的故事推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鸡汤。 在另外一个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飞机残骸有两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对日空战阵亡的飞机残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貌,感情这种事或者当事人也讲不清楚。别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是为了论证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论据,你的道理是什么? 资历mdash;mdash;陈寅格的那份学历 故事:陈寅格太有才华,也许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超级电脑。阅历丰富mdash;mdash;多国游学;超强记忆mdash;mdash;引文据典,涉猎广泛;逻辑严谨mdash;mdash;从琵琶

10、行推断歌女家乡,所嫁人情景等;简直是天生的学问家,被称为ldquo;教授的教授rdquo;。 陈寅格游学多地,哈佛、柏林转了一圈,却没有拿一份博士文凭回来,完全为求职而求职。也正是这一点,让好友吴宓聘用他做教授时费劲力气。 要么让自我拥有陈寅格那份出色的才华,要么就脚踏实地一步步做事情。读南渡北归心得3 南渡北归这部170余万字的书,是我读过最厚的一部,也是我最愿推荐的一部。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于大陆那个时期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终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

11、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ldquo;为万世开太平rdquo;的梦想。 ldquo;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dquo;,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ldquo;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rdquo;。 本书关注更多的是,在大师光环下,他们作为一个学者最真实,最温暖,最可爱的一面。退居台湾的ldquo;傅大炮rdquo;,穷困至买不起一条棉裤,却仍将史语

12、所好生安置,而撒手离去。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曾谩骂他是ldquo;美帝国主义走狗rdquo;的小儿胡思杜已然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甚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纵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却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能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郁郁而终。 留守大陆的,林徽因、梁思永、吴金鼎、陶孟和等,在那个时期风暴来临之时,早已作古,算逃过一劫。可陈寅恪、吴晗、曾昭抡等却在那个时期期间惨遭批斗,甚至失去性命。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为新中国培养了79位院士的叶企孙,一向默默无闻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却仍惨死那个时期

13、。可他们在威权面前毫不畏惧,始终捍卫作为学者的尊严。我想这也许就是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所说的ldquo;国家不幸诗家幸rdquo;吧!在民国那个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年代,孕育出无数英才。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虽拥有短暂的ldquo;幸福rdquo;时光,却不得不在国家危难之时,卷入民族、国家与革命之中,空有一腔ldquo;为往圣继绝学rdquo;的抱负,却难以企及那ldquo;为万世开太平rdquo;的梦想。 而作者的知识面广博确使我感慨良多。作者以既全面而又不突兀的笔触再现一批大师的轨迹,又如生地为我们展开他们丰功的画卷,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响的几大学府的发展和灵性。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

14、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十分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在民国那个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年代,知识分子们何去何从?我想正如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对于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来袭,有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人选择了墨守成规。在潮起潮落中,对传统的坚守,对新潮的吸收,才是我们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还在历史学系的时候,一位教师说:ldquo;我们怀念民国的学术氛围,不是民国先生们学术多么高超,

15、而是先生们的风骨我们再也见不到。读南渡北归心得4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倾倒众生的人格魅力,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那些难以企及的大师的时候,更应当思考是怎样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时期产生如此耀眼的群星。大师,是人类永远的文化财富。然而,从抗战胜利到此刻,中国几乎没有走出几位大师,与彼时的大师云集相比,不仅仅是相形见绌,甚至能够说是有云泥之别。我们需要透过历史的娴云,从已经远去的大师的背影中寻找大师成长的渊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抗日战争与那个时期对于知识界是

16、两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几近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还是在水田里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讲ldquo;红楼rdquo;的刘文典,都在日机轰炸、物价飞涨的艰苦环境下,不仅仅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还在自我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那个时期后的知识分子,又是什么样貌呢?陈丹青对197X年ldquo; 那个时期rdquo;后第一次文代会的描述是这样的:ldquo;报纸上许多久违的老脸出现了:胡风、聂绀弩、丁玲、萧军hellip;hellip;一个个都是劫后余生。我看见什么呢?看见他们的模样无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hellip;hellip;rdquo;这些文学艺术界翘楚的面貌,从一

17、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是萎靡的。 自古以来,即使文人相轻,但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强大的精神与风骨。古代是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激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而近代,则包含着爱国情怀、对西方列强的不满、对民族崛起的期望,以及对完美生活的强烈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铁蹄使国家山河破碎,虽然知识分子亲友离散、生活窘困,但所有这些在给予他们打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他们的精神,激起了他们的斗志mdash;mdash;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科学界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ldquo;那个时期rdquo;中ldquo;杀人诛

18、心rdquo;式的批判不仅仅伤害了知识分子的肉体,更重挫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风骨,这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击直接导致了精神的ldquo;坍塌rdquo;和ldquo;扭曲rdquo;。缺少了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的精神的学术界,无法孕育出独当一面的大师,实在是一件太正常可是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是制约大师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封建社会的ldquo;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dquo;,到那个时期的ldquo;知识越多越反动rdquo;,再到改革开放的ldquo;科技是第一生产力rdquo;,短短几十年中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77年恢复高考,这无疑是重新确立了文

19、化知识的重要性,从中国人口现状和文化传统来看,高考和其所代表的应试教育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又问题重重。一方面高考制度给了所有人一个奋斗目标,提高了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另一方面,高考指挥棒导致了唯高考马首是瞻,又极大地限制了全民的创新本事,直接导致在全民受教育度、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景下,却鲜有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大师的出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文盲在国民中所占比例很大,阶级差距则更大mdash;mdash;文盲的后代往往世代文盲,知识分子的后代往往世代知识分子mdash;mdash;这个看似十分不协调的体制却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代大师群体。 陈寅恪们大多生于书香门第,一方面自小理解传承至

20、今并不断发展的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学习先进创新的近现代西方科学。自晚清开始,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彼此交融的教育体系一向持续,到此时方完成了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大师的出现,从而实现了文化界的繁荣盛景。而今日呢?我们最为缺乏的正是传承和耐心。在这种 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文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积淀,在这种丢掉了ldquo;百年树人rdquo;教育真谛的浮躁中,又如何能产生大师呢! 急功近利的风气同样表此刻学术环境中。从北京大学教授的ldquo;门修斯(孟子Mencius)rdquo;,到同济大学教授的ldquo;昆仑(毛泽东/念奴娇middot;昆仑)rdquo;,再到清华大学

21、教授的ldquo;常凯申(蒋介石Chiang-Kai-shek)rdquo;,更不用说还有著名的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对ldquo;卧槽泥马rdquo;在解放日报上的官方ldquo;专家解答rdquo;和北大教授的ldquo;40岁时没有4000万别说是我学生rdquo;的论调,无不使ldquo;高等学府rdquo;这座ldquo;象牙塔rdquo;散发出与之不符的肤浅、浮躁和铜臭味。反观抗战八年,偏安于西南边陲简陋学校中的师生们同吃同住,虽然食不果腹,但凝聚力极强;虽然文人相轻,却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虽然学派林立,但也能秉承ldquo;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dquo;的原则。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虽

22、然给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都造成了极大的苦难,但他们对知识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却是目前很多高校所无法比肩的。 纸上谈兵无益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至今日,颠倒是非的政治_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摒弃那些只知媚上欺下的伪专家,真正秉承ldquo;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rdquo;的学术思想和ldquo;大胆假设、细心求证rdquo;的学术态度,重新确立学人的信念与目标,那么,再一次的文化繁荣也许就会在几代人中出现。 中国不是ldquo;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dquo;,而是ldquo;大师远去,暂无大师rdquo;。 *从读书人萎靡的精神状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两个方面,剖析了ldq

23、uo;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dquo;的社会、文化成因,试图透过历史的烟云,探寻大师成长的精神足迹,呼唤文人强大的精神风骨。文末ldquo;大师远去,暂无大师rdquo;,警醒、激越,显示了年青的一代的梦想主义的价值追求。读南渡北归心得5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可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ld

24、quo;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rdquo;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ldquo;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rdquo;的理论,给日本ldquo;指鹿为马rdquo;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我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我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

25、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ldquo;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时候就更加真实。rdquo;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 最终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ldquo;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dquo;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一样的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当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此刻,更应当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我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期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ldquo;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rdquo;历史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