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式分析期末.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曲式分析期末1曲式的定义:音乐作品合乎一定逻辑的结构。是由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的内容决定的。 2主题: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为主题。一个优秀的主题需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情绪特征。体裁。风格 3结构单位,次级结构域整体结构:能够作为整体结构的最小曲式是乐段,次级结构则由乐句构成。、 4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一个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如果在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担负揭示与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在基本部分前后或若干基
2、本部分之间有时还有一些如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段落,称为从属部分。 6结构的补充与扩充:一个音乐结构单位可以运用补充或扩充的手法来延长其长度。补充时结构外部的延长,扩充则是内部的扩展。 7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1)呼应原则:时音乐最基本的结构原则,是音乐语法的基础。音乐中的呼应现象犹如提问与应答,在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由共同的与不共同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附,对立而又统一,从而造成音乐的运动,这就是呼应原则的本质。2)三部性原则: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离题返题
3、,三部分核心是再现。3)起承转合原则: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有不同的功能: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申,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4)变奏原则:以一母体为基础,用变奏手法引出若干变体,这种结构原则称为变奏原则。以变奏原则结构乐曲,其曲式为变奏曲式。5)回旋原则:一个主要的音乐材料多次出现,在它各次出现之间插入由新材料构成的对比部分,这种结构原则称为回旋原则。 8音乐的陈述类型:最概括的可以分
4、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再进一步细分稳定型还可以分为呈示型与结束型两类;非稳定型可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两类。 稳定型陈述的一般特征为:-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的确立为中心。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非稳定性相反。 9一段曲式:定义:有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乐段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因其容量所限,一般建立在一个音乐主题的基础上,表现单一形象和性格,乐段可以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它既可以当作独立的乐曲结构,又可作为较大乐曲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结构特征:1)乐段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
5、句构成,从整体上看,乐句时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3)乐段常常表现出呈示型的陈述;和声调性的统一性;结构长度的方整性或规整性以及音乐性质的稳定型。4)乐段具有比较完整的旋律音调,整个音乐体现出某种艺术含义。 10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前半部分终止在开放性结构上,后半部分结束在主功能上,常使用平行重复,合头换尾。例血染的风采、雪绒花。 11二段曲式: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曲式。结构:A B 。A段主题鲜明,形象集中,既有相对的稳定型,是乐思的初步陈述,常采用完整的乐段结构,B段乐思
6、进一步展开、对比、概括、总结,因此叫不稳定的展开,缺乏乐段特有的初步呈示而不同于一般的乐段常成为相当于乐段功能的段落,多见于器乐曲。 单二部一般用于表现同一形象的两个不同侧面,也可以表达两种对比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 12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为三段曲式,是在单二部基础上,特别是在单二部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带在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保留第一部分乐段的基础上,将第二部分的中间部和再现部各自扩大成为独立的乐段。其结构图示应为ABA或A段多于单二部的A段相似,但发展更为自由,B段中间部作为一个对比的段落,可能是乐段或相当于乐段,并以其多样的手法,较单二部的中间
7、部由更为充分和强烈的对比,A段1)首部的原样再现,2)首部的变化再现 13三部曲式:三部曲式与三段曲式一样,是按照三部性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他是三段曲式的扩大部分。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为首部,第二部分为中部第三部分为再现部。三部曲式的中部与两端部分构成对比而各次级结构内部则并不要求出现过强的对比。 14恰空:最早是西班牙舞曲,传入欧洲各国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器乐曲,3/4拍中速,常采用自由变奏曲式。 15托卡塔:在1618世纪,与前奏曲相同,在复格中仅作为引子使用,不能独立成曲,19-20世纪发展为一种完全独立的速度极快、而节奏均匀的器乐曲,多以钢琴为主。它没有歌唱性的旋律和明显的段落,均有短促、均
8、等时值的密集音符组成。 16呈示型中部:三部曲式起源于欧洲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舞曲体裁,当时常常将两首体裁相同的舞曲连接在一起演奏,随后再将第一首舞曲重奏一遍,于是便联缀成为一首三部性的乐曲,放在中间的那首乐曲,本身在曲式上时完整的,段落界限分明,自成起忔,具有呈示性特征;只是由于在配器上常改用较少乐器,特别是常用三件管乐器重奏,故习惯上成为“三声中部”。而后,三部曲式的中部虽然不一定用三件乐器重奏,但只要其写法早曲式结构上具有相当完整性,调性与和声比较稳定以及音乐陈述属于非展开性类型的,仍沿用“三声中部”这一称呼。 17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的最初陈述及其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
9、式叫做变奏曲式。变奏曲中最初陈述的并作为尔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称为变奏的主题,其后的各次变奏依次为变奏一、二 图式为A(主题)+A1+A2+A3+A4+。依据变奏方式的不同以及历史上的某种风格差异,分为“固定低音变奏”“固定旋律变奏”“装饰变奏”以及“自由变奏”四种。 18回旋曲式:同一个主题的反复出现,期间插入若干新材料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之为叠部,各插入部分一次称为插部一、插部二等等。 结构图式:A+B+A+C+AA。回旋曲式时一种多部组合的结构样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包含五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叠部至少出现三次;有两个以上的各不相同的插部;叠
10、部隔时再现,插部穿插其间,各部分的主题材料的排列既具有循环和交替性组合特点,又显示出三部性结构的连锁关系。 19奏鸣曲式: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20回旋奏鸣曲式:是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综合,具体来说,回旋奏鸣曲式时一种变化了的,带有回旋曲式特征的奏鸣曲式。1)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的差别在于关键呈示部,凡呈示部中本身带主部主题再现的,必定是回旋奏鸣曲曲式,否则就是一般的奏鸣曲式。2)回旋奏鸣曲式与一般回旋曲式主要差别关键在于再现部,再现部中由调性服从在主调的副部出现者,为回旋奏鸣曲式。 21多部曲式:由多于三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多以乐段为基本结构,不包括那些由明显组合规律的 结构:A B C D 如毕业歌、黄水谣、光明行引子+A+B+C+D+尾声 22复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和单二部有着直接的联系,两个部分可能均有单二、单三部曲式构成,也可能其中一部分由单二单三构成,另一部分由乐段构成,没有缺乏再现因素,在声乐作品中多见。 23复三部曲式:是一种较大型的三部性的复合曲式,强调各大部分之间的鲜明对比,特别是中间部与两端部分,并置性对比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复三部可以用来塑造两个以上音乐形象,表达两个以上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