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58626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分析1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来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经济总量已占全球GDP的10%以上,就业人数已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更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据2003年一项有关“天津旅游就业乘数分析”显示(见表):旅游所带来的利润平均每增加1万元,可为社会劳动就业带来4.4个就业机会,其中餐饮业增加4.7

2、8、旅游业增加4.53、旅馆业4.4。表1-1 天津市旅游就业乘数效应部门名称旅游就业乘数(人/万元)部门名称旅游就业乘数(人/万元)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游业旅馆业餐饮业铁路客运业4.19764.20894.53494.39684.78564.2677航空客运业公路客运业邮政业电信业商 业居发服务业3.97673.89414.17424.29664.98574.8185平均值4.3781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08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

3、就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意见提出了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六项主要任务和四条主要措施。其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就业能力”与“实施就业行动计划,开展旅游就业试点”赫然在列。显然,旅游业已被列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为更有效地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2009年12月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

4、认识,强化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重点扶持,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并对本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协调配合,推动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据国家旅游局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并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为此权威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市场;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

5、将接近美国水平,且国内游市场的价值将达到3.9万亿元人民币(约5,900亿美元)。2已驶上快车道的天津旅游业,力争打造本市支柱产业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是一个汇聚了山、海、河、湖、泉等丰富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虽然近年来,天津旅游业发展较快,2006年旅游外汇收入达6.25亿,列全国第9,但仅为北京、上海的15.5%和16%,和某些地级市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天津基于对其“地脉”、“史脉”与“文脉”的分析,确定了全力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文化旅游品牌,塑造“万象天津,休闲都会”的旅游形象,构筑“一带五区”的

6、空间布局的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开发有超国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从形象、人才、企管、城市综合环境等方面构建竞争优势,以实现天津旅游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主题化。近年来,天津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1%,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年均增长18%,成为天津市新兴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23%和28%左右;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67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分别为12和17;旅游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5.8%。说明了近年来的快速增长。2011年天津市旅游局出台了天津“十二五”旅游发展

7、规划,指出将“加快旅游业发展,做大“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并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天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实施“33641”工程,即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000亿元,新增旅游大项目30个,打造6大旅游品牌,五星级饭店数量达到40家,引进扶持旅游企业集团10家。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占全市年生产总值的7%,基本实现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旅游业将成为本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至“十二五”末,预计天津市年接待50万游客的景区达到20家,旅行社将达400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

8、将发展到100家左右,会展设施展览面积70万平方米。3.滨海“休闲旅游区”的开发成为本市旅游经济的助推器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区规划把旅游休闲功能列为新区发展七大功能之一。正在加快开发以国际游乐港和大型主题公园为核心、总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北部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区,以港口、开发区、保税区和塘沽中心城区为依托的中部滨海都市旅游综合服务区,以海滨浴场和古海岸为开发基础的南部海滨休闲度假区,构建滨海休闲旅游黄金海岸带。着力打造滨海风情、海防文化、亲海娱乐、湿地生态、邮轮游艇、商务会展、新区观光、工业旅游等

9、滨海旅游系列。滨海新区还将重点建设一批星级高档酒店、会展中心、购物场所等,完善旅游区交通道路、停车场、餐馆、公共卫生等设施;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启动。预计到2020年全部竣工,总投资将达到900亿元。(二)人才需求分析天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昭示着旅游从业队伍不断扩大,需求量持续增长,根据我市旅游业近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0%的发展速度和旅游专业的发展规模预测,我市今后五年中,每年旅游人才缺口均在万人以上(供需情况表1-2)表1-2 20112015天津市旅游人才供需状况预测表 单位:人旅游人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10、2015年社会需求总额1200013200145201597217569本市供给总额32003840422446465110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中专毕业生6001400120066015401640726169418047991863198487920492182人才缺口-88009360-10296-11326-12459本表统计数据来源于天津市旅游局进一步的调研显示,在天津旅游人才需求总量逐年攀升的前提下,除传统的导游人才、酒店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持续旺盛外,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出现了以下3个热点:(1)随着旅行社的正规化发展,负责新线路开拓、食宿谈判、行程安排、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旅行

11、社计划调度人员(简称计调)急缺。(2)随着个性化线路越来越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天津大中型旅行社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企划部”以开发新的个性化的旅游项目,因而旅游策划的专门人才已成为其重要的一线人才,需求突增。(3)随着旅游市场的拓宽,尤其是国际市场开发,无论是酒店或是旅行社均出现了争抢高素质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趋向,因而对该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有不断增长的趋向。为此,定位于为旅行社、酒店基层服务与管理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将有着非常好的就业前景。(三)专业建设基础我院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于2009年,隶属于商务系,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该专业自成立以来,逐步确立了“立足天津,面向旅

12、行社计调、外联、导游岗位,以及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岗位,培养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以及较强的服务能力与基层管理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三年来,该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建设与办学成果:1成立了由校企(行)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本专业成立了由天津市旅游局、天津市旅游协会、天津市饭店协会、天津中国青年旅行社、天津喜来登大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与本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专家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建设等,并将对

13、本专业的院外实训提供条件。初步确立了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2初步组建了一支较为合理的专兼职教师团队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硕士学位教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7人。同时专业还聘请来自行业和企业的6名专家和技术能手,形成了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教学团队。3建立了初具规模的院内外实训基地专业目前拥有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形体训练房、模拟导游实训室,有仪器设备161.6万元。模拟导游室配有电脑、投影仪和配套的语音系统;餐饮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设备齐全,能满足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表1-3 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实训(实验)名称面积(m2)主要设备功能1客房服务实训室160

14、0国内三星级宾馆配套设施,标准双人间进行客房服务实训2语言实训室65语言训练设备进行语言等基本功训练。3导游实训室80投影仪、投影幕布、音响设备、电脑、讲台进行导游技能基本功训练。4餐厅服务实训室120级餐厅配套设施进行餐饮服务实训5形体训练房150进行形体训练此外,该专业已于10家旅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实习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表1-4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名 称地 址容纳量(人)1天津市方正旅行社天津市南开区南马路城南家园1-3-2804102天津中国国际旅行社河西区友谊路22号203天津中国青年旅行社和平区荣业大街新文化花园新典居二号楼底商304天津市大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河

15、西区解放南路龙海村底商11号205天津喜来登大酒店河西区紫金山路206天津泰达国际会馆南开区复康路7号增2号107泰达国际酒店暨会馆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大街8号308万丽天津宾馆天津市河西区宾水道16号309万丽泰达酒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大街29号3010天津威斯汀酒店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101号204教学改革初见成效三年来,本专业始终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模式、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在该专业实施了“2+1”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探索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化

16、的考试方法等,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该专业自2009年招生以来,生源状况稳定,目前在校生301人,其中2009级112人,2010级90人,2011级99人,且2009级学生已有10人与企业签署了订单培养协议,预示着较好的就业前景。(三)问题与思考三年来,随着不断的建设与改革,本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校内实训室的硬件设施需要更新、升级,特别是生产性实训条件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应进一步加大校企密切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3.“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还须加强,特别是能

17、够解决生产中关键技术问题及主持应用研究项目的骨干教师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培养。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和创新;5社会服务及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顺应天津市“十二五”旅游业总体发展目标,紧贴本市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和天津市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精神,按照“依托行业、紧联企业、立足岗位、服务区域”的专业建设思路和“企业全程介入,学生应需顶岗,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与本市旅游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基层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以素质、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优质的教学团队建设和优良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

18、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软硬兼顾、重点投入的原则,力争通过2年的专业建设使旅游管理专业成为校企合作深入、培养定位准确、课程体系科学、专业设课合理、培养模式先进、评价体系完善、措施保障有力、培养成果显著、影响辐射面广的特色专业,成为推动天津市旅游业发展,进行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在本市高职旅游教育中居领先地位、并获得本市旅游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的重点专业。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350人,学生“双证书”获取比例98%,就业率达到98%。(二)具体目标1利用行业、企业资源,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动的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委员会的职能,组建校友会组织,拓宽校、企(行)、学合作三

19、方互利多赢的合作领域,实施紧密型校企(行)合作运行机制,以期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积极落实“灵动顶岗、校企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和“双证书”制度。2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与本市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政策,共同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设计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探索符合成长规律与用工要求的阶梯化、依次递进的课程结构,尝试中高衔接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专业的效率。3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与本市开设西餐专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政策,共同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设计课程体系和资源建

20、设,探索符合成长规律与用工要求的阶梯化、依次递进的课程结构,尝试中高衔接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专业的效率。4构建基于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岗位工作需要,与职业成长规律密切相关的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形成性的考核方法。计划与企业共建优质核心课程4门,总结出适应本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的若干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并力争参与开发优质共享性课程教学资源。5通过培养、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教学团队机制建设,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计划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培

21、养和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每年派1位教师到企业锻炼1学期,同时,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时数比例达到50%。6建设集教学、服务、技能鉴定、竞赛、培训、项目开发于一体,多功能、技术新、符合度高、适用性强、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及合作深入、共赢效益大的校外实训基地。并据此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落实“教学做一体”及“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项目化考核方式。计划以“3D动漫模拟导游实训室”建设为龙头,建设3个模拟仿真实训基地和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增 个院外实训基地。在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同时,主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竞赛、项目咨询等服务,

22、把该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地西餐业操作和管理人员提高技能的培训基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7. 本着“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学生满意”的要求,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学生(家长)参加的教学质量评价小组,在学校教学督导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对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建立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企业的质量反馈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掌握学生在企业顶岗的适应情况,并结合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专业建设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图3-1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框架图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框架图三、建设内容(一)建立校企联动的合作运行机制1建

23、设思路认真落实“依托行业、紧联企业、立足岗位、服务区域”的专业建设思路,由行业机构、学院和旅游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进行审定,按照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即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效果的考核、教学实习的接受及学生就业的安排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的参与模式。2.工作内容(1)企业将在以下四个重点领域与学院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课程设置与改革:根据行业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构建相关课程体系。通过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导入行业标准、联合开发教材等方式,把行业的标准及规范有效植入教学内容。对定向培

24、养的学生进行直接嵌入企业培训模块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通过挂牌等方式与企业共建学生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实习及就业的场所的同时,通过建立“工作室”等模式,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企业进修及专业培训的机会,同时构建了由骨干教师-资深专业人士及一线部门经理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培养工作:在引进企业人士进课堂、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的基础上,以“订单培养”为核心,探索冠名竞赛、奖学金、企业讲堂等多种共同培养形式,以及引入企业项目和第三方评价的考核形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2)学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方位服务企业,实

25、现校企携手,互利共赢学院每年为企业输送约100名左右优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员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课程,力争达到年培训2000人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尤其在旅游线路设计、酒店服务项目开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加大与企业合作的灵活程度,应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力后盾。3.合作保障机制建设(1)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组建新一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多地吸纳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人士,修订委员会章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之全面指导、参与专业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共同探讨“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全面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

26、学校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为旅游企业及地方旅游行业的发展建设提供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成立并重视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成立本专业校友会,使之成为母校和校友、校友和校友之间沟通的桥梁。重视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组织各地校友支持母校工作,包括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协助母校对在校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内容。通过校友会提高母校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开放办学,推动母校建设与发展。4.建设预算与资金分配(见表3-1)表3-1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预算与资金分配表项目建设计划承办人资金投入(万元)2011年2012年小计1.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

27、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讨论、审定工作;开展产学合作的研讨。左春雨3362.深化校企合作互利领域共同开展人才共育合作、课程建设合作、师资合作培养、实践基地共建、实践教学评价等机制的探讨与实践工作;企业与学院按照合作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孙东亮3363.校友会成立旅游专业校友会,设立相关章程,有利于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之间相互沟通;建立校友会联络站,发挥校友信息员的作用,为促进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优秀校友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吕函霏224合 计8816(二)实施“灵动顶岗、校企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1建设思路借助天津城市定位助推天

28、津旅游业的发展的时机,针对目前很多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岗位所需脱节的现实,遵照“企业全程介入,学生应需顶岗,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思路,旅游管理专业将与企业紧密融合,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深度挖掘与企业最佳合作时机,既能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质性任务当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成长,又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按需顶岗,学校为企业和学生搭建好对接平台,最终实现三赢。2建设内容(1)明确与我院特色与资源相适应、顺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培养定位依据我院烹饪工艺与营养的实训基地资源,以及团属天津青年旅行社资源,通过对天津青年旅行社、天津国际旅行社、天津大亚旅行社、天津威斯汀酒

29、店、天津万丽宾馆、天津万豪酒店及天津国展中心等旅游企业的调研,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学一线人员对旅游管理专业明确了定位(见表3-2)。表3-2 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分类专业定位培养目标面向旅行社计调、外联、导游岗位,以及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岗位,培养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以及较强的服务能力与基层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单位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等就业岗位1旅行社、景点中文导游人员/讲解人员;2旅行社计调员(主管)、销售外联代表、旅游顾问;3旅游饭店前厅、客房、餐厅等服务与管理(主管)工作岗位。岗位

30、证书导游资格证、中级前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旅游咨询师(至少获得其中一个资格证)(2)构建符合职业成长规律,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实习实训模式以“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为基础,按照“入门-初通-专才”的职业成长规律,对应“认识-体验-工作”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和“筑基-专精-顶岗”的三段式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结构,紧密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灵活采用“参观”、“应需顶岗”、“工时学分”、“就业顶岗”等方式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工作。表3-3 “筑基-准备-顶岗”的三段式技能培养阶段学期主要实训手段负责人筑基阶段第1、2学期校内基本素质、能力训练;企业参观考察及企业活动支持、应

31、需顶岗。课程负责人;教学基地实训教师准备阶段第3、4学期校内模拟训练;学生应需顶岗及企业活动支持,工时学分。教学基地实训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顶岗阶段第5、6学期校内专门技能强化;企业就业实习教学基地实训教师;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两年建设期内,计划重点与天津青年旅行社、天津方正旅行社、天津宾馆、天津威斯汀及天津旅游局培训中心合作共同实施“灵动顶岗、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将企业培训内容引入课堂。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服服务与管理及导游业务等课程实施“双元教学”-学校和企业各派出一名教师搭配组合、共同教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好地与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对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3建设措施

32、按照本专业“企业全程介入,学生按需顶岗,学校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思路,教学运行采用柔性化教学管理。第1、2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以学习基本知识及技能,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为主,按企业所需穿插工学结合;第3、4学期开始以职业核心技能课、职业拓展课,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进行仿真操作,通过项目教学、单元操作,训练专业技能及综合技能为主,按企业所需穿插工学结合。除采取“按需顶岗” 工学结合模式外,该专业还实施工时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工时积累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第5、6学期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岗位技能,强化专业知识的运用,认知企业文化。在第6个

33、学期通过毕业综合能力考核对人才培养效果评估总结。这种阶梯递进式学习过程,推动了学生对专业认识由陌生到熟悉、专业能力由低级到高级、专业知识由单一到综合,使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准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先理论-校内实践-再理论-校外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设师生互动平台、作业交批平台、学生网上自主学习与考试平台,全面实施教学电子化改革。通过网络可以构建企业与学生零距离互动,企业将用人需求发布到网上,学生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学习重点,选择实习单位。4. 建设预算与资金分配(见表3-4)表3-4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34、培养模式改革预算与资金分配表项 目资金投入(万元)201年201年小计1.旅游管理专业岗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分析2132.“灵动顶岗、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和保障体系构建2133.“灵动顶岗、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估总结22合 计448(三)课程体系建设1.“岗证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架构图3-2渐进式模块化“岗证课”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企业全程介入,学生应需顶岗,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三段式”培养结构设想,通过对旅游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分解,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行业标准,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形成独特的、服务于天津区域经济的旅游管理渐进

35、式模块化“岗证课”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2)。即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的“岗证课训”的“基础层”;以 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岗证课训”的“核心层”;以岗位能力为目标“岗证课训”的“拓展层”。课程设置上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依照天津旅游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的强烈需求,将全部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职业核心技能课、职业拓展课三个课程领域。在课程开发的三个环节中,行业、企业专家为课程开发提供操作资料,为课程开发把“工作过程”关,评价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度。2.基于岗位分析的课程设置(1)确定职业岗位群根据旅游行业就业状况,确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旅行社业务、

36、计调、外联,导游,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接待与咨询,旅游代理业务,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2)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及能力要素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基本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如表3-5所示)确定“职业基础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3个能力模块: 职业基础素质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政策法规认知能力、职业礼仪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包括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能力、导游业务操作能力、旅游市场营销能力、景区服务与管理能力、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旅游接待工作能力、旅游业务拓展能力等。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包括沟通协调能力、文字处理能力、项目组织能力等。表3-5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37、就业岗位岗位描述基本知识职业技能核心岗位旅行社业务、计调、外联1.计调工作的开展2.旅游产品报价工作3.团队合同的签订及跟进工作4.协调与酒店、旅游车队、导游人员、旅游景点等关系1.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2.旅行社操作知识3.合同及单据缮制4.旅游商务知识5.人力资源知识1.英语沟通能力2.旅行社经营操作能力3.结算及风险规避能力4.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导游1.景点景区业务知识2.对客服务、导游服务3.负责与地方导游对接工作及团队档案归档工作4.协调与相关酒店、旅游车队、旅游景区等的关系1.基础导游和导游业务2.旅行团队组织、协调、操作知识3.团队单据缮制1.团队组织协调能力2.导游业务服

38、务操作能力3.协调与旅游相关各方能力4.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酒店服务与管理1.酒店客房、前厅、餐饮岗位服务与操作2.负责酒店经营项目管理、开发,接待客户等销售工作3.协调酒店相关部门工作1.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2.酒店客房、前厅、餐饮岗位操作知识3.文件处理4.职业道德1.英语沟通能力2.客房、前厅、餐饮岗位操作能力3.文字处理能力4.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拓展岗位接待1.负责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联络,与公司外部建立良好关系2.公司接待工作3.相关文件的处理1.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2.应用文知识3.企业经营、接待的理论和实务知识1.阅读英文能力2.接待工作能力3.对文件进行整理、归档的

39、能力4.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旅游代理1.根据定单,与旅游公司安排客人订房2.制作旅游代理业务所涉及的单据3.联系相关单位和客户,协调关系,及时、合理地安排每一个操作流程,并做好跟踪服务1.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2.旅游商务知识3.旅游行业运营、管理的理论和实务知识4.旅游专业知识1.使用计算机处理旅游代理业务信息及文档的能力2.各种代理工作文件的处理能力3.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3基于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重构后,全体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达成共识,提高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根据专业建设要求,设计了如下课程体系(见表3-6):基础综合课

40、程:旅游基础综合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培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采用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形体、健美操、武术、素质拓展等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的记录、记忆谈话、撰写、内勤、电脑、接待访谈、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语文教学采取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侧重进行口才训练、导游词的写作、旅游业务表格填制等内容的教学。职业基础课程: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语言技

41、能,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对该职业的初步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先讲授再进行相关的调研及社会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充分调动课堂气氛,采取分组积分制,考核时将学生团队合作情况纳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此基础上配套地安排相关社会实践,到本地旅游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职业核心课程:掌握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包括旅游信息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等,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旅游行业经营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明确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导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

42、按照旅行社计调师标准设置旅游计调实务课程,按照“导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到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文化、旅游法规等课程教学中。职业核心课程中大部分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挂钩,例如旅行社计调师、国家导游员、旅游酒店管理师等。对于该类课程的教学,要紧密联系考证专题,教材可选用考证辅导教材。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把握重点与难点,通过课间测试、课后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职业拓展课程:了解旅游文化、口头表达、政治素养等相关知识,为提高旅游管理能力的拓展提供知识准备;强化旅游外语应用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一定的艺术知识和具备一定艺术欣赏能力。职业拓展课程能帮助学生增加更多的职业文化知识和

43、增强社会应用能力。这类课程的讲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并利用多媒体资料实现讲授直观化,学生能够感性地接受职场氛围和场景。综合实践课程:进入专业实训室和实习岗位,在实训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进行相关项目的操作,加强学生实际职业岗位动手操作能力。表3-6 学生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分解表素质能力课程模块教学知识内容教学支撑条件基础综合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合当今社会流行政治话题及人物事件,为学生分析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结合当今法律法规,分析相关案例公共教学平台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身体素质体育具有良

44、好的身体素质与多项运动技能 就业创业能力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信息获取;撰写求职自荐书;求职答辩学习;签订劳务合同认知等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口才与演讲学习演讲的技巧和写作知识,提升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础知识学习旅游基础、导游业务、第二课堂(职业技能大赛、参观旅行社、企业文化学习) 旅游行业基础认识;对中国导游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具备旅游人员职业素养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专家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教研室讲座校外实习基地技能基础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大学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机房上机实践,学会基础操作,掌握网络技术应用掌握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

45、综合运用人际交往能力旅游交际礼仪对学生形体及礼仪进行规范,使其符合行业服务礼仪规范;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核心素质旅行社、导游职业核心能力导游业务、旅游法规、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通过旅行社及旅游景区等相关内容了解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充分学习导游业务,使之具备一名导游全面掌握旅行社计调人员的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所拥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导游实训中心客房与前厅实训中心中西餐饮实训中心旅游商务综合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旅游饭店经营管理能力旅游市场营销实务、酒店管理实务、客房与前厅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会计结合饭店相关理论及服务管理案例分析饭店的经营与管理,使学生了解饭店相关知识职业拓展素质(选修)职业能力拓展旅游文化、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英语、饭店英语、旅游信息系统应用加强了解旅游文化、口头表达、政治素养等相关知识,为提高旅游管理能力的拓展提供知识准备;旅游外语应用能力强化;旅游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公共教学平台公共外语教学平台计算机公共教学平台实践动手职业操作能力酒水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岗位培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进入专业实训室和实习岗位,开发实践教学项目,进行相关项目的操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共同对学生实践教学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