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58677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方桐清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校企合作中客观地存在企业动力不足,校企合作仍处于较浅层次的现状与问题。企业动力不足,主要源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益驱动、安全保障和机构服务。今后应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扶植发展服务机构、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沟通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动力机制;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愿望和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否则,校企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目前,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中,客观地存在着学校“一头热”现象,大多数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激发

2、和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对于顺利实现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深度融合,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从实践中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2+1”或“2.5+0.5”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学生能顶岗进行实践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二是订单培养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参与制订合作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培养适企适岗的专门人才,直接接纳共同培养的学生; 三是工学交替模式, 就是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生产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合作学校共同研订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在企业

3、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交替进行; 四是资源共享模式,就是企业利用学校技术、人才和其他资源,通过捐建、共建等形式,共享实验实训设备和场所、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等。 如果按合作的领域大小、紧密程度、实际效果来分级,可以将校企合作分成四个级别:没有合作、浅层合作、专项深度合作、全面深度合作。没有合作就是校企之间没有任何显性形式的合作;浅层合作就是校企之间在少数领域有一些合作,但这种合作表现为随意性、表层性的特征,不一定取得实质性成果,合作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合作关系处于较浅层次;专项深度合作就是校企之间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双方都获得实际利益,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全面深度合作就是

4、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深入、稳定,形成了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据有关研究者专项调查统计,这四个方面的合作企业所占的比例大约是18%、57%、15%、10%。从这一组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从总体而言,目前,校企合作还基本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并且还有近2 成的企业竟然还没有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深度合作更是仅占1 成。这一方面说明,校企合作任重而道远,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由于不少行业都将企业是否拥有职业培训或研发机构作为能否升级的硬性标准, 而很多知名企业正是借助高校资源来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所以,企业如果没有开展

5、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学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导向,市场取向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没有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就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 培养的学生就很难适应企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看,要培养适应市场、适应岗位的学生,教师更理所应当地成为了解最新科技、懂得市场规律、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同样,企业大量的技术难题也需要具有“应用型”见长的高职教师的参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高职院校教育培训、技术研发机构的支撑,这些都需要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来实现。

6、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不断彰显, 随着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导向的不断强化,近些年,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推进校企合作,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感觉到,校企合作尚属“一厢情愿”,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对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中分布在苏鲁豫皖沪的100 余家特级、一级建筑企业负责人的深度访谈, 了解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1994 年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

7、,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但是,国家法律在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有关规定还比较原则,仍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层面,在企业法、税收法等相关法律中也没有与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配套的规定,对于违反者的处罚措施更是不完善。在访谈中,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在实质性合作中,限于政策,企业的切身利益难以保障,大多存在支出多、牵涉精力多而回报少和要求高、责任重而风险大的客观现实,甚至还感到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负担”。70%的企业认为这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 二是缺乏利益驱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企业更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企业没有支持学

8、校的“硬性”任务,一般企业都觉得没有必要自找麻烦,做“额外”的支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另外,在当前“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在用人方面可挑选的余地较大,用人成本较低,一般的企业领导人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培养大学生而增加企业成本。事实上,占主要方式的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得利的确实主要在学校。如,大多数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他们到企业实习可能大多数是在给企业“添麻烦”、增加风险,企业并没有得到即时显性的实际利益。所以,在实际合作中,企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不可能把校企合作列入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和工作实施之中。 三是缺乏安全保障。近年来,企业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在各种企业活动

9、中都有规避风险的策略考虑。根据有关规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如果发生安全事故, 企业不仅为此要承担巨额费用,而且要承担社会责任、道义责任,甚至法律责任。所以,企业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如果是实体性的合作,大都是企业给学校捐赠设备、资金,学校回报给企业的大都是非物质层面的利益,这种“单向性”的利益流动与企业“投入回报”的双向性的利益诉求是不一致的。 四是缺乏机构服务。一般的高职院校都有上万人的规模,开设几十个专业,涉及多个领域,毕业的学生需要到众多企业就业。同样,一个企业也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众多人才还需要考虑学缘结构。因而,一所学校要与很多企业打交道,一个企业也同样需要与很多学校

10、打交道。如何实现点对面的对接,仅靠学校或企业单方面的努力难度大、成本高,也不科学。另外,还有诸如企业设备和资金向学校转移的合法手续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某种性质的中介机构, 按照市场运行法则来链接众多的“点”,使校企和中介机构都是赢家。而目前,各级政府的人才交流中心虽然也担当了部分服务机构的职责,但总体而言,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较强的利益驱动,真正符合市场规律和要求的服务机构并没有形成,制约了校企双方顺利合作的实现。 三、激发和增强企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 应采取综合措施激发和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

11、力,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 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是市场行为的准绳。要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首先必须通过法律规定, 明确企业在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中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明确支持学校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应尽的职责。就目前来说,要通过对税收法的修改强制企业将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落实在生产、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工商、评级等手段监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作为,督促其取得具体业绩,并以实际业绩为依据减免有关费用、提升企业层次,使企业得到应有的回报;通过保险法的修改或明确投保主体,使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规避各种风险;通过制定规范的校企合作管理文件,

12、同时制约校企双方,使企业利益得到法律保障,从而增强合作的动力。 2. 扶植发展服务机构。校企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主体寻求各自利益的过程。要寻求到合适的合作者,既可以通过一对一商谈实现直接合作, 也可通过中介性质的服务机构来实现合作。从市场经济的特点来讲,通过服务机构来实现合作更具有规范性、持久性,可以更加具有法律的约束性。如,不同的企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生产性”规律(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建筑行业的程序性),学校也有自身的“教育性”规律(如,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执行的周期性),双方的规律不可能完全一致, 让一方变更其计划来适应对方规律, 显然缺乏持久的动力,校企合作中个体之间的协调难以完全满足相互

13、的需要。如果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 依据专业服务机构掌握的大量准确的信息,可以把众多的企业与学校链接起来,顺利实现校企合作。对此,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行政手段培育和扶植校企合作的服务机构,通过引导市场来发展服务机构,通过资格认定来规范服务机构的准入。 3. 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消除企业后顾之忧。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 也是赢得企业信赖的根本因素。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不可替代的高职教育特色,自然会成为企业合作的最佳对象。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 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如,对顶

14、岗实习学生的有效管理问题,必要时可以组成由实习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四方代表参加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消除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 4. 加强沟通交流,密切校企关系。高职院校首先应该通过交流互动、互惠双赢、诚实守信、有所作为来赢得企业信任,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其次要重视沟通,通过加强交流合作,重点增进校企领导人之间、管理骨干之间、技术骨干之间的联系交往。再次要重视利用校友资源。学生历来是学校的名片,校友对母校有着特殊的无法割舍的情感, 毕业生更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资源。所以,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要重视利用校友资源,通过校友会、师生情等纽带,加强与校友尤其是杰出校友的联系,经常互通信

15、息、互通有无,进一步增强校友的归属感,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

16、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

17、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

18、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

19、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

20、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

21、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