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9219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是分子、分子的特性,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性质的探究,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

2、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特性。 2)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能初步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初步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4,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

3、,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学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所以本节课我制定的学法是,小组合作讨论,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实验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

4、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识 课的开始,我将向学生描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当我们走进花园的时候,常能闻到花的香味;趁车的时候,常闻到汽油的味道;把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的酒精混合到一起,总体积小于200毫升,接着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刚才提到的这些现象蕴含了那些化学知识?通过该问题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自然的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实验探究,探究新知识 化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在本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按照书本40和42页的探究活动来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 实验探究完成之后,帮助学生分析实验

5、现象及结论,接着提出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特性,然后结合实验现象及结论,进一步仔细深刻的讲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特性。 3,联系生活,扩展新知识 在此时,我会将生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实际例子,给学生提出来,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酒香不怕巷子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蕴含了什么化学知识点。 4,交流收获,优化新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让他们彼此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上面疑问,并予以及时的解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课堂练习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使学

6、生真正融入课堂练习,建立起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特别选择了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6,课程总结以及作业布置 我会根据学生对上面问题的回答情况,再具体全面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再一次全面回忆本节课的知识。课后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所以我将给他们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四、板书设计 对于一节完整的教学课程,板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可以明确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所以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我将通过板书表达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易懂、也便于学生将来进行复习。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一、物质是由

7、微粒构成的 1、分子是真是存在的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是很小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分子之间间隔最大,固态分子之间间隔最小 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水沸腾 分子不变,物理变化 水通电 分子改变,化学变化 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分子1 原子 分子2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物质的构成 1)由分子构成: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 金属:铁、铜、汞 2)由原子构成的 固态非金属:碳、硫、磷 稀有气体:氦、氖 4、应用 1)可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分子1原子分子2 2)混合物和纯净物 五、教学反思 当然,完成教学后我还将进行教学反思:我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方向,我所设计的探究活动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我自己的教学过程还存在哪些不足等,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优化。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