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论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9557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园文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园文化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园文化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园文化论文浅析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 周其平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夯实物质文化基础,构筑精神文化高地,建设校本德育文化,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他们心灵,启迪着他们智慧,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德育潜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园文化 德育 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2、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SH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拓宽工作渠道,改进德育方法,努力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孕育美丽生命和优秀人文之花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德育潜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至于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呢,现谈谈笔者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仅供商榷。 一、夯实物质文化基础 营造高

3、雅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置身于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促进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培育、情感的熏陶和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该从学校整体布局、造型、色彩与视野上整体构思,立体考虑,努力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育人,如庭院式的校园布局给人家的温馨,绿化、美化的校园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走进舞蹈室,墙上的标语“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

4、的韵律”给人无暇的想象,书法陈列室内“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的字幅,激发学生热爱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漫步校园每一个角落,开放多元化高雅环境,必然成为陶冶感染学生“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于赏景中,寓教于景,进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高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德育功效不言而喻。 二、构筑精神文化高地 冲出校风建设洼地 校风是学校一种长期积淀形成的特定的集体心理定势。优良的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的优良校风一经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同时极具渗透力地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5、,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如我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刻苦、勤思、创新、求实”为校训,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方面作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强化师德学习,注重以课堂外的修为来促进课堂上的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开展 “最美教师”、“师德十佳标兵”评选活动,要求教师与孩子们结成“交心的朋友”,积极营造成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氛围和协作的生生关系,积极开展“平安校园”、“诗词校园”、“安全文明校园”、 “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创建活动,坚持以健康的文化熏陶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先进的理念造就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

6、校黑板报、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监督岗等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宣传教育活动紧密跟进,形成了“刻苦、勤思、进取”的学风、“敬业、爱生、严谨”的教风和“勤奋、文明、健美”的校风,成为了学校最具凝聚力、向心力的东西,最深刻、最稳定地反映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它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陶冶着少年儿童的情操,净化着少年儿童的心灵,以巨大的感召力引领他们积极进取、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从而成为具有优良个性的合格人才。 三、建设校本德育文化 引领学生人生目标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科学研究也表明,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创

7、设校园文化氛围,就是要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由于各校的地域、生源等存在差异,校本德育文化便成为了学校最醒目也是最富有标志性的文化领域。我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端阳文化艺术节为载体,提炼出了“诗词益智、诗词冶情、诗词明理、诗词健体”的校本育人模式,努力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层次,拓展德育途径,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和生机,学生于浓厚、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免疫能力,从而逐渐实现学校德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四、重视制度

8、文化建设 促进德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立校、文化理校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他们在校行为的表现,是体现学校文化氛围和工作方式的主要方面,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为学校德育营造了一种崇德、砺志、求真、向美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马卡连柯曾经所说:“我们应当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我们相信,对个人的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因此,学校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其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活动的一致性。近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高效,善于学习

9、,勇于开拓,构建了“校级决策,中层运转,班组实施,教代会监督”的纵向管理运行机制,以“民主、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一套比较全面、系统、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实施“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情感管理为动力,以师生发展为根本”的民主管理思想,师生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大大地激发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学校的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动机,他们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日臻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校园文化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磁力的教科书,它引领学校各项建设,更让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胸怀长远,以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亮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让校园文化升华为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从而培养出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