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妈妈之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0243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曲《妈妈之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歌曲《妈妈之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歌曲《妈妈之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歌曲《妈妈之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歌曲《妈妈之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曲《妈妈之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曲《妈妈之歌》.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歌曲妈妈之歌妈妈之歌 第五册 第 5 单元第 1 课 课时 姓名 周芸芸 学校 温州市上陡门小学 课题 聆听妈妈之歌 课型 第 1 课时 欣赏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化古国,有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音乐教育有义教 材 分 析 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说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瑰宝”,那么乡土音乐则是其中一块朴实无华的“翡翠”。妈妈之歌是流传于云南纳西族丽江流域的民歌,曲调婉转,如泣如诉,虽曲调短小,然一唱三叹,尽显慈母之心,动人心肠,曲调中频繁出现的re-do-la和la-sol-mi等旋法特征,有纳西古乐之

2、风。 本年段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的长短.高低.强学 情 分 析 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是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1、通过聆听、欣赏纳西音乐净地、妈妈之歌、浪淘沙,了解纳西教 学 目 标 音乐的来源和发展,体验纳西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 2、学会用普通话演唱纳西民歌妈妈之歌的第一、二段,并用鹅卵石敲打伴奏音型。 3、学习纳西音乐中极富特色的随编随唱的即兴歌,尝试用“re-do-la”等五声羽调式的旋法特征即兴创编4-8小节。 教 学 重 难 点 1、体验纳西音乐的风格 2

3、、学习纳西音乐中极富特色的随编随唱的即兴歌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钢琴、竹板、鹅卵石 关键问题; 体验纳西音乐的风格 学唱纳西极富特色的即兴歌 解决策略: 念歌谣 教师示范打竹板念歌谣。 学生用鹅卵石敲打节奏,模仿歌谣中的唱词和节奏。 关 键 问 题 设 计 与 解 决 唱歌谣 1、聆听全曲 2、学唱歌曲第一二段 3、加引子尾声演绎歌曲 析曲调 1、观看乐谱,聆听教师范唱曲谱。 2、观看乐谱,跟琴视唱旋律。 3、观察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音符。 4、讨论曲调特色 教师引领着学生,从常用的音符旋律的走向节奏地疏密常用的装饰符号等方面,分析曲调的特点。 音 乐 资 料 链 接 1、“丽江行”旅游VC

4、R。 2、纳西方言歌谣净地 3、纳西民歌妈妈之歌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丽江行 教学意图 感受音乐与相关文化,用丽江美妙1、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丽江,一起去领略旖旎风光。 的风光感染孩子,让教师播放“丽江行”旅游VCR,向学生介绍美丽的云南丽江。 他们带着兴奋和新奇融入课堂,走近丽二、导入 江 1、认识纳西族 教师继续播放旅游VCR,以导游的身份引领着学生走近丽江坝上教师换身变导游,逐渐把学生的目的纳西族。 光从风景名胜引到2、听纳西方言歌谣净地 纳西音乐上来,再通过欣赏云南影视木旅游VCR的画面跳转到曾经热播的影视剧木府风云片段,剧府风云片段,聆听女主角方言演唱民中

5、的女主角“阿勒邱”正在演唱纳西方言歌谣净地。 歌净地,把歌曲3、介绍纳西音乐 的地域、文化和生活纳西族的民间音乐形式主要包括纳西古乐、东巴祭祀音乐、民歌背景一一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了解的和其他器乐等。民歌是先于一切音乐形式产生的声乐载体,他对于其基础上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他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纳西族民歌甚似一部本民族“有声历史书”,它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纳西族人民的 生产、生活及风俗等社会风貌,体现着创造者的性格特征。纳西族人 民不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着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文 化,而且还引进、保存和发展了其他民族和地方的音乐文化,有人将 丽江赞誉为“活的

6、音乐博物馆”。纳西族先民发自心灵的吟唱,其中承载的文化品格和丰厚的审美容量,丝毫不逊于凝聚着工业革命结晶的辉 妈妈之歌的煌管弦大乐队和宏伟交响乐掩盖的人类感情。 唱词显得有些不太工整,乐句末尾还有三、学唱新歌 较长的延音,如果单念歌谣 纯的跟念会显得枯燥,用鹅卵石边敲击师:纳西人喜欢唱歌,喜欢用歌声赞美丽江、表现生活、歌咏爱边吟诵,减少了学习情,还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歌谣,却是表达殷殷祝福的慈母之心,这就难度,增加了“玩”的趣味性。 是妈妈之歌。 妈妈之歌的曲调悠长婉转,充满了纳西民歌的韵味,2、学生用鹅卵石敲打节奏,模仿歌谣中的唱词和节奏。 三年级的学生音乐唱歌谣 知识有限,学习歌曲主要使用听唱

7、法,即 1、聆听全曲 “口授耳传”的方2、学唱歌曲第一二段 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直接地、简便地3、加引子尾声演绎歌曲 学习歌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析曲调 情感和韵味上面来。 1、观看乐谱,聆听教师范唱曲谱。 从感性的演唱到理性的分析,是学 2、观看乐谱,跟琴视唱旋律。 生学习从感性到理 3、观察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音符。 性转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一环节,我们不 4、讨论曲调特色 仅鼓励学生唱出古 教师引领着学生,从常用的音符旋律的走向节奏地疏密老丽江音韵的歌声,还鼓励学生发挥想常用的装饰符号等方面,分析曲调的特点。 象,找出古老音韵组成的特点,为下一环四、拓展延伸 节“编古曲”埋下伏1、看

8、古乐 笔。 教师:据考证,纳西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 老的音乐, 从课内延伸到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有人说,不到丽江不算到云南,课外,看中国的古老也是不听纳西古乐不算到丽江,不听宣科讲演不算听过纳西古乐。那么接乐曲走向世界,孩子们心中激起对下来,就让我们感受有着中国传统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纳西古乐传统音乐的热爱。 浪淘沙 2、说古乐 师生讨论视听映像。 鼓励音乐创造,五、音乐活动 是新课标的课程目编古曲 标之一,纳西民歌节奏缓慢、五声羽调式1、教师提供给学生1=D 4/4拍8个小节的节奏谱一份。 旋律走向明朗,为学2、请学生尝试用“re-do-la,la-sol-m

9、i,re-mi-so”等音符创编旋生提供了再创作的可能,为保护学生的1、教师示范打竹板念歌谣。 创作积极性,教师又采用古筝来演绎创作作品,既提升了作唱自编古曲 品的品质,也延伸了1、教师随学生创编旋律演奏古筝,为乐曲加 民族音乐的特色。 上刮奏、颤音、花指、摇指等装饰音。 2、师奏生唱,师生合作交流表演。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六、课堂小结 种子,能听、会唱、这是引领者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了远去的古乐,唱了丽江的歌谣,有想法,不辍的脚步。 编了民族的五音,希望不久的将来还能听到你们创作的歌谣 教学反思: 妈妈之歌来源于纳西民歌,把握歌曲的民族韵味是学习这类 歌曲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10、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文化内涵至律。 关重要,以妈妈之歌为引,导出有中国传统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纳西古乐,就显得水到渠成。 在本课中,作为教学引领者致力于在每个环节都让学生领会歌曲中包含的民族特色。在导入阶段,欣赏云南影视木府风云片段,聆听女主角方言演唱民歌净地,把歌曲的地域、文化和生活背景一一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学习的兴趣。在歌曲的学习阶段,教师先从歌词朗诵入手,让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注意五声羽调式所给与的歌曲的民族韵味,为总结纳西音乐特点奠定基础。音乐拓展阶段,教师利用丰富的视听资源,徐徐为学生展示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器高寿的艺人,在端庄娴雅的丝竹声中,共同为学生织就瑰美的音乐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