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一 课程名称:民间舞 二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练习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练习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宗旨: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方面得到有效的练习。 六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躲 族 教学宗旨:通过对躲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躲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正确地把握躲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
2、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屈伸。 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抖或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抖、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 2八字位 3丁字位 4靠步位 5踏步 二脚形 : 1绷脚 2勾脚 三基本体态 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体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 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 踢 踏 一手的动作 1交替划圆 2摆手 二动律 1“8”字晃动 2摆 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 2退踏步 3连三步 4抬踏步 5嘀位 嗒步 6后退步 7摆步 8悠踢步 9胯悠步 10
3、跳分步 11二三步 四短句 1开头步 2结束步 3悠踢步 4胯悠步 5跳分步 第三节 弦 子 一 动律 1曲伸 二 步伐 1靠步 2靠点步 1)靠点靠 2)靠点悠 3平步 4收步 5撩步 6三步一撩 7二步踏步 9刨步 10颤点步 第四节 组 合 一 踢踏舞部分 1库玛拉组合 2恰地宫保组合 3青稞丰收组合 4快乐青年组合 二 弦子舞部分 1尤子巴母组合 2牧羊女组合 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 北 秧 歌 教学宗旨: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把握东北秧歌“稳中浪 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正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
4、浪 浪中艮 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难点:“艮劲儿”步、上肢“扭”、手腕“花”的协调把握,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要点,“点紧促,线延伸” “稳中浪 浪中艮艮中俏”的节奏处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二三节内容1-3周完成) 一 脚位 1正步位 2别步位 3大八字位 二 持巾法 1攥手巾边 2满把攥巾 三 基本体态 脚下正步位,重心略前倾,下颏微收,略含胸眼睛平视,双手叉腰。 第二节 基本动律 1前后动律 2上下动律 3划圆动律 第三节 稳相 1双叉腰 2双扣手 3双护头 4双护胸 5双推山 6单扶肘 第四节 步伐 1前踢步 2后踢步 3旁踢步4顿步 5双颤步 6走场步 7跳踢步 8
5、抬提步 第五节 手巾花 一里外绕花 1单臂花 2双臂花 3交替花 4蝴蝶花 5小展翅6蚌壳花 7肩上花 8缠头花 二片花 1里片花 2外片花 3小五花 4立片花 第六节 鼓(四五六节内容4-7周完成) 逐一至五鼓 二鼓相 1顺风旗 2叉腰单推掌 3叉腰单托掌 第七节 组 合1动律组合 2双颤步组合 3顿步组合 4走场组合(8-10周完成) 云南 花 灯 教学宗旨:通过对云南花灯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云南花灯中各种崴的动律、舞姿及扇花的配合练习,达胯、腰、肋三部的协调舞动,“以情带动”舞出南国女性内秀、淡雅、秀气的风格和舒适的心理特征,进而正确地把握云南花灯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
6、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云南花灯“崴”的动律。 难点:胯、腰、肋三个部位在松弛的状态下,左右摇摆中兼上下的弧线运动。 第一节 基本概念(11-12周完成) 一 持扇法 1三指捏扇 2握扇 3五指夹扇 4扣扇 二 基本体态 脚下正步位,面向一点,略含胸,双手下垂,自然立直。 三 脚位 1正步位 2踏步位 四 基本动律 1小崴动律 2正崴动律 3反崴动律 第二节 基本步伐(二三节内容13-15周完成) 一小崴步 二 正崴步 1平崴步 2柔踩步 三 反崴步 四 跳踮步 1吸跳踮步 2撩跳踮步 五 小俏步 六 十字步 1小崴 2正崴 3反崴 第三节 基本扇花 一 团扇 1团扇放扇 2团扇别扇 二 握扇
7、1搬扇 三 扣扇 1推扇 2提撩扇 3耳旁绕花 四 摆扇 五 扛扇 第四节 基本动作四五节内容16-18周完成) 一小鱼抢水 二 荷花爱莲 三 崖鹰展翅 四 蜻蜓点水 五 月光花 六 喜鹊登枝 第五节 组合 1小崴组合 2正崴组合 3跳踮步组合 4走场 二年级第一学期 蒙 古 族舞 教学宗旨:通过本学年对蒙古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蒙古族舞蹈女性所特有的“稳重、端庄、蕴藉,柔中见刚”的风格特征;男性把握蒙古族舞蹈所特有的“粗犷豪放 彪悍 矫健” 的特征。正确的把握蒙古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女性突出“稳重、端庄、蕴藉,柔中见刚”的风格特点。 男性突出“粗犷、豪放
8、、彪悍、矫健”的风格特点。 难点:在上体略后倾,颈部稍后枕的基本体态上,达到脚下的灵活灵敏, 肩部的松弛自如,臂与腕部的柔韧优美。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二三节内容1-2周完成) 一 脚位 1正步位 2八字位 3点步位 二 脚形 双脚保持自然外开45度小八字位上的脚形。 三 基本体态 体朝二点面向八点,胯前按手位,后点步位。 四 手形 1五指平伸 2自然张开 3握空心拳 五 手位 1胯前按 2体后端 3斜下 4平手 5斜上 6叉腰 7勒马 第二节 动律 一 绕圆动律 二 拧转动律 第三节 肩部动作 一 1硬肩 2柔肩 3笑肩 4耸肩 5碎肩 第四节 手部动作(四五六节内容3-7周完成) 一 1硬
9、腕 2甩手 3绕手 4弹拨手 5绕腕 6提压腕 7柔臂 马鞭动作:1提鞭手 2扬鞭手 3绕鞭手 第五节 步伐 一 基本步伐 1平步 2点步 3错步 4垫步 5迂回步 6碎步 二 马步 1立掌步 2轻骑步3刨地步 4跺步 5跑马步 6旁伸步 7摇篮步 8走马步 9跺掌步 第六节 舞姿 一勒马式 二 扬鞭勒马式 三抽鞭勒马式 四 套马式 第七节 组合(8-9周完成) 一 胸背 体态 动律 二 硬腕 三 肩组合 四 柔臂 五 马步 安徽 花 鼓 灯 教学宗旨: 通过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安徽花鼓灯舞蹈“溜起意先行,刹住不断线, 紧收, 积突射及活动中的倾拧”等动律特征,正确地把握安徽花鼓
10、灯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突出“溜起意先行 刹住不断线”的风格特点。 难点:动作中,要保持提臀立腰弧线上提自始至终的“三道弯“的基本体态,活动中的倾拧;在步伐的行进中膝部不松,控制住脚底板整体着地,以重心略偏后走起不飘为要点,配合”上体风摆柳“和臂的贴身划圆摆动,形成花鼓灯体态与动作的配合。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11周完成) 一 脚位 1 正步位 2踏步位 3点步位 4八字位 二 持扇法 1握扇 2夹扇 三 基本体态 正步位,对1点,双手胸前抱扇,提胯 收腹略含胸,重心前倾。 四 基本动律 1划圆动律 2上下动律 3三点头动律 4倾拧动律 第二节 基本动作(二
11、三节内容12-15周完成) 一 步伐 1碎步 2起步 3风柳步 4簸箕步 5颤点步 6双环步 7筛子步 8别步 9车水步 10蹭步 11单拐弯 二 扇花 1舀扇 2挽扇 3摆扇 4绕扇 第三节 舞姿 一端针匾 二凤凰单展翅 三腰中盘带 四荷花爱莲 五手搭凉棚 六凤凰穿天 第四节 组合(16-18周完成) 一风摆柳组合 二扇花组合 三倾拧组合 四 步伐组合 男班 教 材 重点:突出男性在舞蹈中的“顽”“逗”风格特征。 难点:无论是活动中的动态,还是静止中的体态,都要体现“倾”和“拧在动作中,首先是“紧收”,而后是“积蓄”气力,最后“突射”的动态。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11周完成) 一脚位 1
12、正步位 2八字位 3点地位 二基本体态 正步位,对1点,收腹 拔腰头微仰,双手反叉腰,双膝伸直,重心前倾。 三基本动律 1倾拧动律 2划圆动律 3上下动律 四 手形 1握空拳 2掌式 第二节 基本动作(二三节内容12-15周完成) 一 鼓架子 1打虎式 2扁担式 3顶天立地 4霸王举鼎 5浪子踢球 6狮子回头 7金鸡独立 8扛包式 9二郎担山 二 步伐 1踩锣步 2双环步 3双环探步 4跑场步 5赶步 6碎步 第三节 打腿类 打腿动作是鼓架子下肢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腿时节奏短促刚劲 突发 灵巧,打腿动作带有竞技性,又富技巧性,很具淮北人的性格。 一二起腿 二里外拐蹁腿 三小五腿 四 缠丝腿
13、第四节 短句(四五节内容16-18周完成) 一头鼓 二赶步转身接鼓架子 三二起腿接小五腿 第五节 组合 一步伐组合 二 打腿组合 二年级第二学期 维 吾 尔 族 舞 教学宗旨:通过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维吾尔族舞蹈“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体洒的开”的风格;正确的把握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突出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动态、神态、动感、力感的“挺而不僵、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上体洒得开”风格特点。 难点: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附点,脚下要在节奏正确的基础上,步法灵活善变,同时要求膝部微颤的动律贯串始终;在活动中快速的旋转,忽然止住在舞姿上和向上
14、挑胸闪腰,形成回旋的动感特点。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2周完成) 一 脚位 1正步位 2踏步位 3点步位 4八字位 二 手形 1立腕手指自然弯曲 2握空心拳 三 手位 1叉腰 2斜前手位 3横手位 4顶手位 5托帽手位 6 扶胸礼位 7背手位 四 基本体态 自然位站,重心略偏前,提胯 立腰 挺胸 垂肩昂首平视双手自然下垂。 第二节 基本动律 一 摇身 二颤 三 移颈 第三节 步伐(三四接内容3-6周完成) 一垫步 二三步一抬 三进退步 四自由步 五两步一踏 六跺移步 七滑冲步 八 三步一点 第四节 与步伐配合的上体动作 一垫步:1叉腰式 2 托帽式 3猫洗脸 4双背手 5扶胸式 二进
15、退步:1波浪手 2摊绕手 3点腕手 4叉腰式 5扶胸式 6背手式 7托帽式 三 三步一抬:1叉腰式 2托腮手 3扛撩手 4托帽手 第五节 组合(7-9周完成) 一体态 动律组合 二步伐组合 三赛乃姆 四 刀郎组合 胶 州 秧 歌 教学宗旨: 通过对山东秧歌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胶州秧歌舞蹈在动态、动势、动律上的“碾 拧 抻韧”等风格特点;男性把握鼓子秧歌舞蹈在动态、动势、动律上“稳 沉 抻韧”等特点。正确的把握山东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在舞蹈中要突出“扭 拧 碾 抻 韧”的风格特点。 难点:脚下的抬重 落轻 走飘,始终贯串于体态上的“三道弯”,在力度 幅度的展开
16、方面,使身体的运动方式处于对抗状态,从碾 拧 抻韧中达到上下配合自如 整体协调一致。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二接内容10-11周完成) 一脚位 1丁字位 2小八字位 3正步位 4踏步位 二脚形 1自然脚形 2快脚 三持扇法 1五指握扇 2五指扣扇 3五指夹扇 4三指捏扇 四基本体态 倒丁字位对3点,上体拧至1点,呈三道弯体态。 第二节 基本动律 一拧碾动律 二 提拧动律 第三节 步伐(三四节内容12-15周完成) 一正丁字拧步 二提拧步 三丁字三步 四倒丁字碾步 五 曼扭步 第四节 基本舞姿与动作 一 推扇 二抱扇 三打撇扇 四扣扇 五 八字扇 第五节 短句(五六节内容16-18周完成) 一扣扇
17、短句 二推扇短句 三 小曼扭短句 第六节 组合 一丁字拧步组合 二 小曼组合 三 综合性组合 鼓 子 秧 歌 重点:在舞蹈中突出“稳 沉 抻 韧”的风格特点。 难点:在“大开大合“的动作过程与动作衔接时,对”稳 抻 沉韧“的综合运用,腰部不同发力和用力而构成的不同动律展开递进与互补,时动作的内容布满内在张力。 第一节 基本体态(一二节内容10-14周完成) 1稳:体态站相和神情上要稳,是第一要素,是基础。 2沉:气沉丹田,动作步态中要有重量感,给人视觉上一种沉 敦实的力感。是“稳”的进一步深化。 3抻:指活动过程中力度的变化,是“稳”“沉”在内外形态上的一种升华和展现。 第二节 动作 一鼓子
18、1平晃鼓子 2下晃鼓子 3上晃鼓子 4颠鼓子 5 背鼓子 6抡鼓子 7劈鼓子 二伞 1走伞 2摆伞 3推手抄伞 第三节 短句(饿三四节内容15-18周完成) 一扬家庙 二不倒松 三 劈鼓子 四四面八方 五 点鼓子 第四节 组合 一鼓子组合 二伞组合 三 鼓伞综合组合 三年级第一学期 朝 鲜 族 舞 教学宗旨:通过对朝鲜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朝鲜族舞蹈纵向、横向的运动规律,体验朝鲜族舞蹈蕴藉、内在的个性特征。正确地把握朝鲜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形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突出女性舞蹈柔韧优雅而深沉的风格特点;男性舞蹈稳重潇洒而幽默的风格特点。丰富鲜明的节奏是非是朝鲜舞蹈的核心,朝鲜舞的每个
19、动作无不在节奏是非之中,与节奏共振动、共起伏、共延续。 难点:在古格里是非中以气味的运用来带动膝部的屈伸与步法,在这种屈伸动律的动作下,使连接过程呈现出“涌浪式下弧线”“上抛式弧线”在其间形成抻拉的韧劲感。 在安旦是非中腰借助节奏是非的强弱特点向下发出的“力”要短促有力的造成动律的艮顿跳跃。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 1自然位 2八字位 3丁字位 二脚形 1勾脚腕脚趾 2绷脚背 勾脚趾 三腿形 双膝稍弯靠拢 双膝微向外开45度 四手位 1垂手 2围手 3斜手 4横手 5顶手 6扛手 7提裙手 五手形 二三指错开,中指自然弯曲,无名指稍微弯曲,拇指接近中指。 六基本体态
20、 身体处于自然状态,含胸 收腹 垂肩提气。 第二节 基本动律 一垂直曲伸动律 二横移晃动动律 三 顿动律 第三节下肢的基本动作(三四节内容6-10周完成) 一蹲部分 韧性蹲起 1垂直起伏的蹲起 1)自然位 基本位 2)双脚重心单脚重心移动 二 步伐 1鹤步 2平步 3垫步 4碎步 5之字步 6 横步 7丁字压步 8顿步 第四节 手臂基本动作 一围手 二扛手 三划手 四抽手 五推手 六扔手七拍手 第五节 组合(11-14周完成) 一动律组合 二臂部练习组合 三古格里组合 四安旦组合 三年级第二学期 对躲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东北秧歌 云南花灯 安徽花鼓灯 胶州秧歌舞蹈进行总温习 七 课时
21、分配:本课程开设时间为三年。 其中第一学期13周,每周4学时 第二-第五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4学时 第六学期5周 每周4学时 总学时:52+288+20=360 一年级上学期:躲族 下学期:东北秧歌 云南花灯 二年级上学期:蒙古族 安徽花鼓灯 下学期:维吾尔族 山东秧歌 三年级上学期:朝鲜族 下学期:总温习排练毕业扮演 八 作业:当堂所学内容 九 授课方法:口传身授法 十 使用教材:中国民间舞录象教材资料 十一 本课程用书 十二 师生比例: 十三 老师资格:老师 十四 教学设备:专用教室、手绢 扇子 钢琴 VCD音响。 十五 考核方式:考试 十六 考核办法:本课程总成绩为:平时成绩+最后成绩 考试以抽签形式逐个进行。 评分标准:60分以下:组合不能完成 6069分:组合基本完成 7079分:组合较好的完成, 8089分:组合较好完成,舞蹈风格基本把握 90分以上:组合较好完成,舞蹈风格较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