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0.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0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技术要求 一、管道支、吊架安装 1、支、吊架使用材料的规格 管径 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DN80 DN100 DN125 DN150 2、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支、吊架之间最大间距 角 钢 L40*40*4 L40*40*4 L40*40*4 L40*40*4 L50*50*5 L50*50*5 L50*50*5 L50*50*5 L50*50*5 膨胀螺栓规格 M8 M8 M8 M8 M10 M10 M10 M12 M12 U型卡规格 M8 M8 M8 M8 M10 M10 M10
2、 M12 M12 DN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50 最大间距(m) 1.5 1.8 2.1 2.4 2.7 3.0 3.4 3.7 4.3 5.2 3、管道末端应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 mm。 4、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 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1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1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5、管道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两遍防锈漆,钻孔应采用台钻。 二、管道的安装 1、套麻/生胶带/或加树脂胶时应注意内口23扣位置应空丝,不能加胶带, 不能露树脂
3、胶。 2、紧固时应满扣,最低不少于6扣,填充料不能挤入管道内。 3、将预制加工好的管道按草图顺序在地面组装一部分,长度以便于吊装为宜。起吊后轻落在支吊架上,再依次进行连接,最后采用U型卡将管道固定。安装完毕后还应拨正调直,从管端上看过去,整根管道应在一条水平线上,局部管段不应有“下垂”或“拱起”现象。 4、安装顺序:在综合吊架下,尤其是通道位置安装时,应先装靠墙一侧的管道,一组管道安装完应打压,合格后,再依次进行内侧管道安装,打压合格后,再次进行内侧管道安装。 5、集流管安装 1)把集流管设置在支架上面,将固定螺栓临时拧紧,连接口垂直向下,将高压软管安装后使其扭曲度不产生附加应力,把所定的方向
4、调整到符合要求后,固定拧紧即可。 2)集流管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 3)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4)集流管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5)集流管工作压力不小于12 MPa。 6、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安装 1)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时采用螺纹连接。管材宜采用机械切割;螺纹不得有缺纹、断纹等现象;螺纹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安装后的螺纹根部应有23条外露螺纹;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 2) 公称直径大于80mm时采用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
5、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不得放双垫或偏垫。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凸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且保有不少于2条外露螺纹。 3)已防腐处理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焊接连接,与选择阀等个别连接部位需采用法兰焊接连接时,应对被焊接损坏的防腐层进行二次防腐处理。 7、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套管公称直径比管道公称直径至少应大2级,穿墙套管长度应与墙厚相等,穿楼板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50 mm。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密实。当管道穿越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管段。 8、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并合格。 9、在吊顶内、
6、活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色环宽度不应小于50 mm。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色环宽度应一致,间距应均匀。 三、喷嘴安装: 1、喷嘴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其型号、规格及喷孔方向。 2、安装在吊顶下的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在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喷头位置应结合装饰吊顶尺寸经行适当调整,保证喷头在活动吊顶的中间。 四、 储存容器的安装 1、储存容器的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2、储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3、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 4、灭火剂储存装
7、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5、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当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 6、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7、储存容器间设在地下时,应设机械配排烟系统,排烟口通向室外,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远程联动控制。 五、选择阀的安装 1、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安装高度不超过1.7m,超过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2、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 3、选择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4、选择阀上应设
8、置标明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并应便于观察。 六、阀驱动装置的安装 1、气动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驱动气瓶的支、框架或箱体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 2)驱动气瓶上应有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并应便于观察。 2、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竖直管道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 3)水平管道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的间距不宜大于0.6 m。转弯处应增设1个管卡。 4)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七、电磁阀安装: 1、在安装电磁阀前,要确认电磁阀启
9、动器处于未启动状态,如果已经启动,不要安装。安装后应确认控制盘到电磁阀启动器的电源已经断开,如不断开电源会引起误喷。其电气连接线应沿固定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 2、电磁启动器应安装在压力启动器顶部的螺纹上并拧紧。 八、压力启动器安装: 1、在瓶头阀顶部的螺纹上安装压力启动器并拧紧。 2、在安装压力启动器前,要确认压力启动器处于未启动状态,如果已经启动,不要安装。 九、高压释放软管: 1、从瓶头阀上把球型单向阀的旋塞卸下。 2、把接头和90度螺纹弯头或螺纹三通拧到阀上,在所有的阳螺纹上使用少量的密封胶。 3、通过三通、接头、弯头将不锈钢启动软管接至钢瓶瓶头阀上。 十、系统试压: 1
10、、 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并合格 气压强度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 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0.2 MPa。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 %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 %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 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十一、系统调试 1、用主、备电源供电,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 1)在自动状态下,当控制器接收到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发出的启动控制信号以后,输出正确的声光报警信号,经过规定时间的延时后,灭火剂或气体应能正确喷入被试防护区内,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
11、嘴喷出。 2)在手动状态下,按下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启动按钮,当控制器接收到相应的启动控制信号以后,输出正确的声光报警信号,经过规定时间的延时后,灭火气体应能正确喷入被试防护区内,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 3)模拟试验在电气启动全部失灵的情况下的机械应急启动,压下相应防护区域的先导控制器手柄,气体应能正确喷出,松开手柄后应能停止喷放。 4)分别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在延时时间内,按下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停止按钮,报警控制器应不再输出启动信号。 2、模拟喷气试验的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灭火剂或气体应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并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头喷出。 2)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3)有关声
12、、光报警信号正确。 4)储罐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内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5)有关联动设备工作正常。 3、 进行调试试验时请监理参加,做好记录。 4、 调试完毕,厂家和安装单位双方共同在调试报告上签字,由安装单位报送监理。 十二、系统安装注意事项: 1、在系统交付业主使用前,电磁阀启动器应与释放回路断开。 2、高压启动软管在安装管道与管件前应确认所有端部都仔细的去毛边,清楚铁屑和氧化皮;在管道和管件的连接处必须无油脂和赃物;管道和管件连接处必须用密封带密封,当绕密封带时,从阳螺纹的第二扣开始离开管口按顺时针方向多绕两圈。 3、单向阀安装时阀体上的箭头方向应与管道气体流动方向相同。 4、减压装置安装时应注意外壳上永久性箭头标志表示的箭头方向应与管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