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1110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保障生产发展的一门新的自然科学。 水土保持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措施的总称。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水土流失:是指某一地貌单元内的地表物质,在外营力作用下多发生的破坏、转移和沉积的全过程。 土壤侵蚀模数:是指一定时间地段内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 亚稳平衡状态:沟的大小形状和比降能够适应它所输送的径流量时,侵

2、蚀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雨滴中径D50:又叫雨滴中数直径,指所有大于某一直径的雨滴的总体积等于小于该直径的雨滴总体积时的直径。 土壤流失方程:A=KSLRCP 风蚀:只在强风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吹蚀,使土壤肥力下降而在另一地区遭受风沙埋没的现象。包括:剥蚀、搬运、分选、磨蚀。其移动方式有滚动、跳动和悬移。 滑坡:指坡面上大量的土体母质碎屑岩石等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崩塌:指在陡峭山坡上部稳定的岩体土体碎屑,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蹦落、翻转和滚落的现象。 风蚀荒漠化:亦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脆弱的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

3、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的退化过程。以风为主要侵蚀营力造成的土壤退化的现象。 起始降雨强度:又称临界雨强,通常是指能够引起明显侵蚀的降雨强度。 水土保持规划: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制定的专业水利规划或按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制定水土保持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复合农林技术:有称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指采用是当地栽培的多种土地经营与利用方式,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得以可持续提高的一种土地利用系统。 水蚀荒漠化:有水土流失造成的荒漠化类型。 拦渣工程:是为专门存放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

4、产运行中造成大量弃土、弃石、弃渣、尾矿和其它废弃固体物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拦渣坝、拦渣墙、尾渣堰尾矿坝等。 次生演替:指生物群落在遭遇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后,逐步演替恢复至顶级群落的过程。 水土保持效益: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及其他再生资源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包括调水土保持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事业。 土壤可侵蚀性:只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被水流分散和冲走的可能性。 土壤抗冲性:指土

5、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土壤抗蚀性: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土壤垦殖率:指某地区经过人工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基本建设:指利用国家预算内基建拨款、自筹基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的进行的、以扩大生产和再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项目以及有关工作 安息角:通常把物体在坡面上下滑刚好启动时的斜坡角度称为安息角。 侵蚀性降雨总量:指大于起始降雨强度的降雨。 郁闭度:是乔木林冠彼此相连而遮蔽地面的程度,它能消减降雨能量并载留部分降雨。 淤地坝:在水土流失地区,以拦洪淤地,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的横筑于沟道横断面上

6、的坎子。 输移比:指土壤侵蚀量与土壤流失量的比值或土壤侵蚀模数与输沙模数之比。 泥石流:指山坡或沟谷中的泥沙,土壤和石块等在水分饱和后受水力和重力作用而突然发生含大量固体物质的一种特殊洪流。 填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程序一般为?招标准备、招标阶段和决标与签订合同阶段。 二、(填空、简答) 1、泥石流的类型有哪些? 2、评价土壤抗冲性的指标是什么?冲刷模数、抗冲强度和抗冲指数。 3、风蚀中土壤的移动方式有哪几种?滚动、跳动和悬移 4、什么叫管涌?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壤中细颗粒沿大颗粒间形成的空隙移动的现象。 5、滑坡的发育阶段有哪几个?蠕动变形、剧烈滑动阶段、暂时稳定阶段。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

7、程治理措施有哪些? 7、根据沟头防护工程的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可分为蓄水式和排水式或蓄水式防护工程 排水式沟头防护工程 台阶式跌水沟头防护 8、崩塌主动防护措施有?危岩加固工程:应力锚杆加固法和预应力锚索加固法。陡坡加固工程;负地形支撑填实工程:支撑墩填实工程和立柱支撑工程。清除危岩体:人工消方清除、爆破碎裂清除和膨胀碎裂清除。 9、水土保持林的功能有哪些?消减溅蚀作用;消弱径流侵蚀作用;固持土壤侵蚀;减少泥沙淤积和延长水库使用寿命;提供各种林产品具有社会经济效益;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美化环境。 10、土壤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哪些改变?对作物生存条件变坏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植物蓠

8、植物的种植条件有哪些?或坡度 :5-25之间;土壤有效厚度0-10 50cm 10-1550-90cm 15-2090cm以上。侵蚀程度;母岩特性。特点: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能固土拦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作饲料肥料燃料及其他用途;易繁殖;种源苗源有保证;投资少。) 13、水土保持特点:减少径流;遏止土壤侵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逐步实现土地梯化;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综合收益。 14、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卫生填埋法、焚烧法、高温堆肥。 15、谷坊的重要作用?谷坊又名防冲坝、沙土坝、闸山沟,是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和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档栏建筑物。固定与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抬高沟床,确

9、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及滑坡;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和泥石流的危害;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坡阶地,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 16、污水处理主要方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好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处理、土地处理技术、稳定塘技术。 17、什么叫起动风速?使沙粒运动所必须的最小风速。 18、什么叫干燥度?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或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 19、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有:植物的固沙作用植物的阻沙作用植物改善小气候作用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 20、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的一般顺序? 21、水土保持规划内容?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可以归纳为:确定任务,明确性质;调查

10、研究,分析现状;界定范围,明确思路;布设措施,核定数量;估算投资,规划进度。 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确定治理措施布局;确定实施步骤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保障规划的措施。 19、淤地坝的作用?淤地坝的作用有以下7点:抬高侵蚀基点,稳定沟坡,减少水土流失,拦泥淤地,发展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促进退耕还林还草,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拦洪蓄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坝代路,便利交通;治沟骨干工程防洪保收。 20、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发生特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发生的特点有:流失地域的扩展性和不完整性流失规律与流失强度的跳跃性流失形式的多样性流失的潜在性流失物质成分的复杂性流失的突发性和灾难性。 21、

1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成效?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蓄水保水,分洪抗旱;改善地区或流域的小气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收入增加;生产经营方式改变,生态意识增强。 22、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可分为哪几类? 23、水力侵蚀的基本类型?水力侵蚀的基本类型有:雨滴击溅侵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库岸波浪侵蚀和海岸波浪侵蚀等。 24、退耕还林还草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退耕还林还草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有:湿润山区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湿润山区适生草种、种苗生产技术的研究对优选林种草种进行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湿润山区退耕后生效植物的选择研究农畜品种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保土、节水、保肥技术体系的研究优质农产

12、品,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稳定退耕还草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技术的研究。 25、滑坡灾害防治技术作用?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改变滑坡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减轻缓重改变滑带土石性质,阻滞滑坡体的滑动。 26、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有哪些?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有: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业修复技术 27、污水处理主要方式?污水处理主要方式有:生物处理方式、生态处理方式、物理化学处理方式 28、沙漠化土地上建立人工植被方法?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密度、精细栽植、抚育管理。 29、盐碱地改良原理?盐碱地改良原理有:生物学原理;生态修复原理 30、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程序?

13、水土保持行政执法程序可分为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送达、复议、执行;简易程序主要包括向管理相对人表明生份、提出证据、说明理由、对管理相对人的辩解予以回答、书面处理决定等步骤,简易程序适用于违法情节轻微的情况。 31、水土流失的危害:1) 加速土壤退化,耕地减少2) 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造成水打沙壅,淤积湿地水域3) 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4)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平困程度。贫困地区水土流失恶性循环5) 加剧环境污染6)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频繁,如滑坡,泥石流,崩塌 32、崩塌主动防护措施有?危岩加固工程:应力锚杆加固

14、法和预应力锚索加固法。陡坡加固工程;负地形支撑填实工程:支撑墩填实工程和立柱支撑工程。清除危岩体:人工消方清除、爆破碎裂清除和膨胀碎裂清除。 三、论述题 1、关于泥石流的内容? 指山坡或沟谷中的泥沙、土壤和石坎等在水分饱和后受水和重力作用而突然发生的含大量固体物质的一种特殊洪流。指标流体容重大于1.5t/m3,固体重大于35%。 危害特点:发生突然,时间短暂,运动速度快,能量大具有毁灭性,所到之处无所不催,是山区严重的自然灾害。 组成: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组成。 发生条件:地形、沟底比降大、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集中、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地利用不合理。 分类:按诱发主导

15、因素分为雨水型、滑坡型和综合型。按发生动因分:暴雨型、融雪型和融冰型;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分为:沟谷型和坡面型;按发生的大小:小型、中型和大型;按发生程度:雏形和典型;按所含细沙土壤颗粒的数量分:粘性和结构型。 分布规律:分布在地表坡度大;在多种地质条件接合处;发生范围在10公里内;发生在森林覆盖率极低,而垦殖指数过高的地段。防治要点:增加地表覆盖率,降低垦殖指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重视工程防护措施;修建排水沟。 2、论述南方石漠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成因:1)自然因素: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

16、动力和溶蚀条件。2)人为因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 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调研。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3)科学论证,深入分析。 4)制定规划,开展专项治理。5)强化科技,提高治理成效。 6)把石漠化治理和群众利益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7)加强法制,严格保护。8)加强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9)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 3、关于石漠化的内容? 石漠化:指由自然外营力作用导致无土可蚀时出现植被、土壤覆盖的土地转变为基岩裸露而呈现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包括岩溶、花岗岩、紫色土石漠化等石

17、质石漠化。 狭义的石漠化特指喀斯特石漠化: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的土壤退化现象。 成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危害:1)喀斯特石漠化将导致土壤侵蚀性退化,是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 2) 导致喀斯特地区植被逆向演替,乔木逐渐被小灌木,草灌丛取代,植被种群数量下降,群落生物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 3) 喀斯特石漠化使地表裸岩增加,森林植被减少,导致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使区域性旱涝灾害发生和小气候环境恶化概率加剧 4) 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碍

18、,人与自然矛盾加剧,贫困加剧,恶性循环 5) 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神态景观遭到破坏,旅游价值降低甚至丧失,影响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6) 石漠化的危害是严重的,多方面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导致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者间恶性循环。 它的防治工程措施:1基本农田建设工程2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3早期工程4生态移民工程 防治生物措施:1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2实施生态农业措施3采取复合农林措施 3、关于崩岗方面的内容? 山坡剧烈风化的岩体受水和重力的混合作用,向下崩落的现象。 崩岗侵蚀的形成条件与发育具备4个基本条件: 1)深厚的土层或风化母质 2)软弱面的发育 3)强大的径流冲击和地下

19、水在软弱面的运动 4)地表植被及枯枝落叶曾遭到严重破坏。崩岗侵蚀的形成过程:1) 在花岗岩风化壳发育地区,植被破坏后,局部地面出现利于集流的微地形,面蚀加剧,多次暴雨径流导致土层侵蚀流失,形成细沟、浅沟、冲沟2) 随着径流不断冲刷,冲沟不断扩大和加深,冲沟下切到一定深度形成陡壁3) 陡壁形成之后,剖面出露砂土层,斜坡上的径流在陡壁处转化为瀑流4) 瀑流强烈的破坏土体,使土层很快形成测蚀坑,测蚀坑不断扩大,逐渐发展形成为垄5) 垄上土体吸水饱和,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岗,形成雏形崩岗6) 崩塌产物大部分被流水带走,使沙土层再次暴露,在地面径流和瀑流的影响下又形成新的垄,再度发生崩塌,如此反复形成崩岗

20、地貌。 5、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或个人委托具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相应的水土保持方案。2)、建设单位或个人向相应水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审稿及审查申请。3)、水行政管理部门批转给专业机构进行技术审批,按照国家关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和要求,现场勘查和技术文件评审,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4)、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单位进行修改、补充和完整,形成水土保持方案,送技术评审单位进行复核。5)、技术评审机构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进行复核,复核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出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以意见,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退回建设单位进行重新修改、补充和完整6)、建设单位和个人香水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关于报送xxx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申请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7)、水行政管理部门核查有关文件后作出受理决定,并在受理后20日内完成批复或退回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