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1404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汉语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汉语教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汉语教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汉语教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教学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教学论文浅谈汉语教学 作者:海日尼萨图尔迪 浅谈汉语教学 作者:海日尼萨图尔迪 摘要:加强边远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要用信息技术辅助汉语教学,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训学生口语交际,加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对汉语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当今这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要重视,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 我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提高: 一、 将信息技术应

2、用于汉语教学 今天,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网络课件、多媒体数据库、视频点播、视频广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纷纷闪亮登场,教育领域进入了一次新的革命浪潮之中,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还是教育方式方法,都面临着崭新的抉择。在信息化技术条件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当选择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把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过程中实施现代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我所在的学校就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远程教学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汉语教学。在进行汉语教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

3、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具有营造良好教学情境,感染和吸引学生的优势,还可以从视、听、说、想等方面训练学生。 当然,在我校能掌握信息技术的老师并不多,所以我认为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骨干教师,然后,采用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办法,使其他教师掌握这些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目前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学会制作灵活适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是从便于课堂教学还是从便于学生自学而言都非常重要。 二、 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在中学的汉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地方语言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是要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

4、,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被动境地,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缺乏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目前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长期沿用应试教育的套路和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书面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这种教育片面强调学生以书面形式应付各种考试,即使有口语表达的机会,也只有在机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上,很少有专门的让学生进行自如的口语表达的训练。因此,当我们的学生置身于社会交际时,往往显出害羞、不好意思张嘴说话,不懂得怎样以口语来实现社会交际。更为可

5、叹的是,我们学校普通班的中学生,他们的小学基础不好或者几乎为零,部分学生会出现连一句汉语也基本上不会说的情况。口语水平的低下,无法完成交际,甚至严重阻碍 了学生与前来实习支教的汉语老师的交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应当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民族地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拓宽视野,直面社会的重要一步。所以,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每节汉语课之前给同学几分钟时间训练口语,就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主动提问、向人道歉、与人打招呼、彼此交谈、拒绝别人、请求别人、关心别人、争论、求助、迎客、送客、

6、斥责等等,从初一就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一定会增强社交能力,在跨出校门之后,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生活。 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训练,我平时在汉语的教学环节中最重视的两项内容朗读和背诵,这也是促进表达的重要途径。朗读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胆识,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吐字发音能力,背诵则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朗读和背诵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增强对汉语的语感。 三、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在世上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广大

7、双语教师辛勤耕耘,积极努力,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少数民族师资力量问题仍十分突出: 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既懂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又懂汉语的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在我校担任汉语教学工作的都是民考民的老师,没有一个汉族老师。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不足、双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艰苦地区,教师严重缺乏,一些不具备教师能力的人被吸收进教师队伍中来,导致该地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双语教师调往内地的人数逐年增加。在我

8、喀什地区,虽然每年当地师范院校和疆内外其他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喀什,但种种原因,能够回到喀什地区中小学任教的还不够冲抵离退休教职工的人数,加之调往外地区的教师逐年增加,造成双语教师不足和师生比例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在汉语师资一是教学业务水平和汉语文字功底,二是师资调配不合理,在很多地方,现有的民族汉语师资“双语”水平不高,学历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很难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高等院校、师资管理部门和学校期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缺乏远见。对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师资管理部门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存在着明显不足。基层学校在坚持实行双语师资培训上依赖思想严重

9、,缺乏长远目光,办法和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对现有远程教育资源优势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对双语教师从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再次,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个人积极性。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基层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双语教师的筛选、考核、评估、资格准入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办法,教师队伍优劣难分,教好教坏一个样。这一现象的存在会挫伤有志于从事双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所以国家也要重视对于“双语”老师的汉语水平的培训,增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 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培养人才是搞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关键性措施。从

10、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大部分双语教师水平不高,基本功不过关,方法不对头,事业心不强,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在双语教师的培养上,要从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过渡,各师范院校的语言文字培训中心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把那些双语教师最急需的,学了就能运用于教学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为各地、州、县培养更多的双语教育骨干。 2双语教师队伍中,要有意识地招收那些思想品德好,懂两种语言,愿意献身民族教育事业的当地汉、回族青年入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担任双语教师。 3对

11、上岗双语教师进行考核测试。建议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在岗双语教师的水平和教绩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不合格的要限期补课、进修、争取达到合格;对水平很低不能够胜任教学的调换岗位;对能胜任教学并做出显著成绩的颁发合格证,并进行表彰奖励,必要时可以晋升工资。 4提高双语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全社会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认识水平,创造一种有利于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对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改善双语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双语教师成为全社会尊敬和向往的职业,使双语教师岗位对应聘者有吸引力,使在职双语教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激励广大双语教师建功立业的决心。开展评选“优秀汉语教师”的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双语教师予以隆重表彰,以此表明社会对双语教师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5要为各民族双语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汉语教师的民族比例结构,最理想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师由毕业于汉语言专业的人员构成,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应有所不同。创造条件,逐步改变民、汉汉语教师的结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汉汉语教师的素质。 以上就是我对汉语教学的一些观点。总之,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