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作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241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理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理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理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理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理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学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理学作业法理学 一、简述题; 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答:法是由出自国家和社会的行为规则体系。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行为规则体系。 法是以权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则体系。 法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体系。 2、简述法律规范的要素。 答:法律规范的要素包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3、简述法的本质。 答: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法的最终决定因素为物质生活条件,经济以外的因素也会对法产生影响。 4、简述法的规范功能。 答:法的规范的功能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 5、简述法的作用。 答: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6、简述法的局限。 答:在社会的调控模式中,法律只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

2、种手段。 法律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 法律的实施要受到人与物质条件的制约。 7、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 答:对法律创制的作用: 法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 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 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作用。 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作用。 8、简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答: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影响的能力;权利是法律所赋予的,规定了可以实施的事情和禁止的事情。权力和权利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二者不可分割。首先,权

3、利是权力赋予的,权利必须在权力的允许范围内实施,不能超过法律的限度;其次,权力的实现依靠于权利。 9、简述法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答:秩序是指社会秩序,它表明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法律和秩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是法律的其他价值的基础。法律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在秩序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服务于秩序的问题。 10、简述法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答:法律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矛盾的;法律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定的,而自由是人们的行动不受限制的活动。法律限制了法律限

4、制的自由,而自由则是应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自由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能违背法律,违背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1、简述法与人权之间的关系。 答:人权是一个人具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权利。法律是人权的以实现的保障,而人权则是构成法律的组成部分,人权的实施并不是必然的,是法律赋予的,没有法律的人权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人权的有效实施。 12、简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从法与道德的本质上看,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方面;从否定看认为法在本质上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一个同道德严重对立的邪恶的法并不是一个坏的法;否定说,以分析时证主义法学为代表,否

5、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关于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的联系; 关于法与道德在功能上的联系。 13、简述法与正义的关系。 答:正义是人们所不懈追求的价值评判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变幻不定的哲学、法学概念正义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体现为平等、公正的关系;正义是法律的基本标准,法律要合乎正义的要求,才称之为真正的法律;正义是法律的评价体系,正义推动着法律的发展进化;同时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14、简述法与经济的关系。 答:我们所说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们之间的生产分配等关系;法受制于生产关系,还反作用于生产关系,法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它对经济具有规范的作用,保障经

6、济的正常实施;经济的发展则会使法的更加规范,完善。 15、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体现和保障。 16、简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 答: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主要代表国家有法国、德国等。英美法系既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普通法律和传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法律总称。 两大法系的区别体现在:在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方面,民法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而普通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和类比推理;在法的渊源方面,民法体系中的法正式渊源主要是制定法,而

7、在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在法律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在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的基础,而普通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础;在诉讼程序方面,民法体系与教会法程序接近,属于纠问制诉讼,普通法系则采用对抗制诉讼程序;在法典编撰方面,民法法系的主要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别是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撰活动。 17、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 答: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主要受大陆法系影响的社会主义法系,一方面体现出大陆法系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保留了社会主义体系的个性。他主要分为两大系列八大渊源。两大系列为国内法和国际法系列,八大渊源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8、军事法规与军事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民族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 18、简述我国现行的立法程序。 答:程序为:法律议案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19、简述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答: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宪法为统率包括:宪法、行政法、民赏法、经济法、刑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诉讼程序法、环境法、军事法。 20、简述法的效力。 答:法的效力,广义是指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具有法律上效力、法律认可的效力。狭义是指法作为规范所具有的拘束力。法的效力载体是法律;本原是认知;表现形式是赋予力和约束力; 21、简述法的适用

9、的基本要素。 答: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 22、简述法律关系的主要类型。 答: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诉讼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项法律关系。 23、简述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答:违法的主体要件:自然人、法人、国家。 违法的客体要件:违法行为侵犯的由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违法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在行为时主观上的过错。 违法的客观要件:违法必须是客观行为。 24、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答:责任法定原则。法律责任只由法律规范预

10、先规定。 责任自负原则。谁违反了法律,就由谁承担法律责任。 因果联系原则。在确认无法律责任时,要确认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责任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责任相称原则。 程序保障原则。 25、简述法的解释的主要方法。 答:主要方法有:文字解释、文理解释、扩张解释、缩小解释、类推解释、相反解释、当然解释、论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社会学解释。 26、简述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 答:从法律解释的类型来看,有权解释因其结果具有约束力而居于居于尤其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中的有权解释大体也可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 27、简述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 答:国家监

11、督: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审判监督、检查监督。 社会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各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二、思考论述题 1、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看法。 答:法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法的现代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当代中国的法的现代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发生的一场法制创新运动,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表现在:有着深刻的中国法律传统背景;从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上看,受中国特殊条件的制约;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是在内外压力的合力作用下进行的;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国家和现代*系统的

12、支持。 总之,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是中国人在百年探索中,立足于本民族本国都的具体实际,而走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现代化的道路。 2、如何理解正当程序在现代法制中的重要作用。 答:法律程序在西方近百余年的法治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他与法律职业并称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法治的两大推动力。就中国的传统而言,法律程序是中国法走向形式化,进而走向现代化。正当法律程序对中国法制化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基础;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制衡的机制;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纠纷解决的效率保证;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3、阐述法与道德的界限与互动关系。 答:法与

13、道德的界限: 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 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存在形态上的一元化与多元性; 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 运行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 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 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 它们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 从法与道德的本质上看,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方面;从否定看认为法在本质上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一个同道德严重对立的邪恶的法并不是一个坏的法;否定说,以分析时证主义法学为代表,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关于法与道德在内容上的联系; 关于法与道德在功能上的联系。 4、阐述区分法制与法治的意义何在。 答:法制和法治都是作为法的现象

14、的社会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相同阶级本质的法制和法治,其经济基础也是相同的,并共同服务于这个经济基础,表现在: 法制是法治的必要前提条件; 法治反过来又要求有齐备的反映社会主义的良好的国家法律和制度。 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体现在: 属性不同。法制作为法律制度,是相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制度而言,是横向的制度性的社会上层建筑结构的要素之一。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纵向的、动态的社会调整过程。 在治国的地位不同。法制是法治的依据。 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不同。法制与民主政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需要法制,实行专制的国家也需要法制,但法治必须是良好的法制。 经济条件不同。现代法治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的最主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