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415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泰山品社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案 堽城镇第一小学 吴珍 1 教材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备课 编写特点 从总体上看,本册继承了前四册即5、6、7、8册教材的整体风格。例如,课主题引领次主题,次主题整合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版式上,上方以导语、卡通人物呈现学习内容或任务要求,下方由卡通动物提出问题或活动设计及要求。 从变化上看,自五年级上册开始,与图片相比,文字量明显加大;与形象的东 西相比,观念的引导力度在加大;从语气、语态上看,逐步减弱了儿语化的特点。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

2、心的内容加以内化。品德课的学习,一定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观念及价值判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 给老师的空间,也有所拓展。 总之,本册教材各单元主题层次清晰、内容突出。例如,第一单元主要是课标“我在成长”的内容,第二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家庭”的内容,第三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学校”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是课标“我是中国人”的内容。而且,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三年级、四年级教材的相关内容自然衔接、螺旋上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3、。围绕课程性质,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五年级上册分解的目标如下: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

4、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5)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 教学目标 (6)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7)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

5、、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措施 1、关于不同领域。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方面不断扩大,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随之加大,这是教材形成的内在逻辑,也是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据。 2、把握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研究性活动专题 综合科评价改革实验 综合科作业评价改革实验 3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

6、是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成长的足迹内容的螺旋上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而本单元则要求“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课题:成长中的苦与乐 第 页至第 页 教学目标:

7、 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3知道人人都会有烦恼,勇敢面对困难,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重、难点: 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3课时 1、主题一1课时 2、主题二1课时 3、主题三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第四周 4 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家庭和睦我有责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幸福的摇篮以及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基础上的第

8、三次螺旋上升和拓展。三年级上册讲的是成长离不开父母,强调的是亲情;四年级上册突出的是健康文明的生活离不开高雅文明的健康生活;到了本册,则上升到了家庭生活中如何解决不民主和通过与家人的沟通化解矛盾的问题。本单元是课程标准中有关“我与家庭”内容的上限,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对过去的教学内容作必要的回顾。 编写本单元依据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民主平等,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课标中提出的教学活动建议是: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课题:家庭和睦

9、我有责 第 页至第 页 教学目标: 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细化分解后,形成了三个活动主题。三者之间既是平列关系,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家有烦心事是从揭示家庭中的矛盾的角度,让学生对家庭生活再认识;家庭生活中的民主是从帮助学生建立民主意识、学会沟通的角度展开的;小家连大家是从引导学生在关注家庭的同时,把视角伸向国家并体会家与国的关系的角度展开的,是对前二课的有机拓展。具体有以下三条: 1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掌握与家人沟通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学会关心国家的发展。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使学生形成

10、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掌握与家人沟通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学会关心国家的发展。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6课时 主题四2课时 主题五2课时 主题六2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第四周 5 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携手向前”中的“我们”是指同学和同龄伙伴。“携手”突出了团结、互助、友爱、民主、平等的思想理念,“向前”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旨在通过选取真诚相待、班级民主、校园友谊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体与群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意识,增强人际协调能力。在内容编排上,真诚对待他人班级生活中的民主校园绽放友谊花都以

11、“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为核心,选取真实感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陶冶,让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讲民主、同学问友好交往等观念植入学生心灵。 课题:我们携手向前 第 页至第 页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分解在本单元的条目有“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级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从三维目标来分析,体现在以下具体的条目中。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

12、质。初步形成民主观念。 2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知识。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同学、朋友之问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重点难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善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初步形成民主观念。 2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知识。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同学、朋友之问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

13、、相互尊重。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6课时 1、主题七2课时 2、主题八2课时 3、主题九2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第八周 6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组成,是本册教材中较大的一个单元,集中反映了“我是中国人”中的 重要内容,构成了国情教育和人文地理内容为主的特色。五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祖国统一大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投入足够 的热情及时间。 课题:生我养我的土地 第 页至第 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

14、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 5课时 1、主题十2课时 2、主题十一2课时 3、主题十二1课时 4、主题十三1课时 5、主题十四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第十三周 7 课时备课 第10周 第1课时 课题 幅员辽阔的祖国 教学

15、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祖国拥有丰富的陆地资源和海上资源而自豪。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指出相邻的国家,初步理解我国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 3。认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难点:能够分辨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指出相邻的国家,初步理解我国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评价 活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 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 动准备 活 1

16、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 (看课动 指名读第一段正文。 学生一起在地球仪上文插过(1)观察世界地图。 找中国:出示中国疆域图,图,与程 (2)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看中国地图像什么动物 欧洲 洋,讲讲我国的地理位置。 讨论:我国优越的位置国家 (3)讨论:我国优越的位置对我国对我国气候、农业、对外交比较, 气候、农业、对外交往都起到了哪些往都起到了哪些重要的作我国 重要的作用。(借助资料和教师的介绍用。 与整 讨论) 个欧 归纳要点:我国位于北半球中低 洲的 纬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 面积 这个位置是非常优越的。适宜的气候, 差不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我国是农业 多) 大国。东部地区

17、受海洋气流影响,降 水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同时,紧 靠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海洋 运输。背陆面海,既方便我国从陆上 同欧洲与亚洲国家的交往,又便于从 海上同世界各国联系。 师小结,出示儿歌:中华人民共 和国,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北8 半球,昂首挺胸似雄鸡;960万平方千米,中国世界第三位;国土面积真辽阔,中国人民真自豪。 2知晓国土面积辽阔无比 (1)祖国广袤大地。 (2)看地图比较我国与整个欧洲的面积。 读儿歌:北端起于黑龙江,南到曾母暗沙岛;西起昆仑帕米尔,东到乌苏里江边;贯穿南北五千五,季节差异真明显;东西距离约五千,时间大约差半天;国土面积真辽阔,中国人民真自豪。 3熟悉我国

18、的行政区划 (1)说说你知道哪些省市,在地图上找到它们。 (2)读一读我国行政区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称。 儿歌:两广两湖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上北天; 海南省与重庆市,香港澳门行政区; 三十四个行政区,组成祖国大家庭。 (3)在祖国政区图中找出自己家乡的所在地。 (4)行政区划拼图游戏。(带剪刀和胶水,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小结全课。 活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动拓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比较:我国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 读儿歌:北端起于黑龙江,南到曾母暗沙岛;西起昆仑帕米尔,东到乌苏里江边;贯穿南北五千五,季节差异真明显;东西距离约五千,时间大约差半天;国土面积真辽

19、阔,中国人民真自豪。 说说 读一读我国行政区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称。 拼图游戏 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让生游中识图 学在戏认地幅员辽阔的祖国 9 课时备课 第10周 第2课时 课题 幅员辽阔的祖国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祖国拥有丰富的陆地资源和海上资源而自豪。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指出相邻的国家,初步理解我国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3。认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沥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20、,寅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指出相邻的国家,初步理解我国奉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评价 活动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 准备 丰富的海洋生物 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活 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有辽 动阔的土地。今天再来看看我们“蓝色 过的国土”海洋。 程 1猜一猜:海洋知识知多少 (过 分步出示下列题目一 渡)其 (1)说出我国四大海区的名称。渤 中,舟 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山渔 (2)我国有哪四大渔场?

21、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是 (3)我国的岛屿大约有多少个? 场和北部湾渔场。 我国 2走近我国的海洋资源 最大 师:通过查资料,讲讲我国的海 的海 洋资源主要有哪些。 分组活动讨论,围洋渔 生:分组活动讨论,围绕下绕下面的专题交流。 场。 面的专题交流。 (1)海产;(2)海上海盐生产及主要 盐场;(3)油田及分布。 3了解海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 出示(1)我国正勘探开发的近 海石油、天然气有哪些? (2)海产养殖 业的发展。(3)海上运输线的开辟。 讨论:联系实际,谈谈 10 讨论:联系实际,谈谈海洋资源的作用及价值。 4保护蓝色国土 (1)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如防止海洋

22、污染等) (2)保护祖国海疆的完整。 5从东西南北跨度再次感受我国的国土面积之大 师:请在“中国行政区划”中,找出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同时算出南北、东西距离。 6从海岛看我国的国土面积之大 师:我国海域宽广,岛屿众多,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个,约占国土面积的0.8。我国有哪三大岛屿?在地图上分别找出它们的位置 3从陆上疆界和海岸线的长度体验我国的国土面积之大 师: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海域宽广,因此我国有漫长的陆疆和大陆海岸线,同时,也拥有了众多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 (1)算一算我国的陆上疆界和海岸线的长度。 (2)我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 海上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尼

23、、文莱、马来西亚。 (3)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介绍。 我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 教师小结全课; 海洋资源的作用及价值。 防止海洋污染等 学生活动(归纳):北:漠河;南:曾母暗沙;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帕米尔高原。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 (归纳)在众多岛屿中,台Y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是我国三大岛屿。 (归纳小结)我国陆上疆界,全长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岛屿海岸线全长14万千米。陆疆和海疆分界:鸭绿江北仑河口。 (归纳)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

24、越南。 人民解放军日夜守卫着海疆,祖国的海疆不容侵犯 下一课要专门学习 活说明中国人民是永远对邻国人民友好说明中国人民是永远对邻 动相助的。 国人民友好相助的。 拓展 板书设幅员辽阔的祖国 计 11 课时备课 第11周 第1课时 课题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人口与资源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知晓人均资源少,学会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3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

25、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评价 活动准备 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了解我国是世 自然资源的特点 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 活动过程 1令人鼓舞的中国“情” 学生 (1)上课开始:出示反映祖国疆域辽阔、谈自 人口众多的画面,同时伴有大中国五学生谈自己的 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让学生人己的感受。教师感受 情入境。 要有意识地引提高 (2)师:同学们,从优美的旋律中,你导学生认识对学生 感受到了什么? 祖国的热爱之对祖 (3)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有意识

26、外,还要引出中国的 地引导学生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外,还要国人口众多感情 引出中国人口众多这话题。 这话题。 2喜忧参半的中国“人” 师: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生活 着众多的中华儿女,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 建设着我们美丽的家园。 (1)同学们,我们经常说我国人口众多, “众多”到底是多少呢? 显示:我国有13亿多人口,约占世界人 口22,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 每五人就有个中国人。 通过 (2)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与俄罗斯、计算 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正确 大家算一算: 认识 中国的面积和人口分别是俄罗斯、算一算中我国12 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多少倍? 这四个国家的人口密

27、度。(可以请学生上台分别计算) 师总结: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的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请看! 出示人群拥挤的镜头,如堵车时拥挤的人群、学校门前家长接送的人群、医院排队看病的人群、菜市场买菜的人群看了这些镜头,你想说点什么? (3)也许有同学问,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巨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有很大关系。 (出示“中国入口增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

28、4)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归纳总结: 国的面积和人口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多少倍? 观察思考 思考汇报 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的现状 活动拓展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展开讨论然后 经济、教育、住房、交通、就业等许多方全班交流,如耕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地、水资源的紧缺等等。这时,教师可加以引导,自然过渡到“资源”这个话板书设计 题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 13 课时备课 第11周 第2课时 课题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人口与资源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

29、感。 2能力目标: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知晓人均资源少,学会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3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知道人口资源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评价 活动准备 搜集我国各种 搜集我国各种资源储藏状况 资源储藏状况 活动过程 1七嘴八舌“话”资源 师: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 国家,好多种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同生将课前 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呢? 收集到的情况 (1

30、)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充分进行充分的汇 的汇报。(可能涉及到矿产、石油、动植物、报。(可能涉及 土地、森林、粮食等,越全面越好) 到矿产、石油、 (2)教师将学生收集到的情况进行归动植物、土地、 纳、小结。 森林、粮食等, 师:同学们,听了其他同学的汇报,越全面越好) 看到祖国资源这么丰富,你想说点什么? 2睁大眼睛“看”国情 (1)教师出示:我国几种自然资源居世界 的位次 思考汇报 (2)看了这些数据后,你有什么想法? (3)让学生汇报收集其他方面的情况再进 行汇报。 (4)同学们,从你们的汇报中和表中数据, 你看出了什么?追问:为什么我国这些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位谈

31、谈自己 次却居世界后位呢? 的想法 (5)以“我的一天”为题,请学生谈谈自学生汇报 己一天正常的生活所需的资源。追问:可收集其他方面 这些资源目前一天的状况是怎样的? 的情况再进行 汇报。 14 学生思考汇报 读一读 读一读 写一写 议一议 学生阅读教材中材料第51页内容,谈谈“六(3)教师提示:以“我的一天说说如个一”活动。 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 活动拓展 “以节约纸张、保护森林”为题向全校师“以节约纸张、 3各有高招巧安排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辩论,知道人口过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紧缺,再多的资源也会被消耗完,那么,行进中的人口列车该如何控制?我国是怎么做的呢? (

32、1)读一读:出示教材中的材料或学生阅读书中的文字。 (2)写一写:鼓励学生为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写一条宣传标语。 (3)议一议: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4)问一问:家乡有哪些自然资源?人们是怎样开发利用的? 4小小手儿拉起来 (1)榜样引领: (2)自主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该怎么做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生写一份倡议书。 保护森林”为题向全校师生写板书设计 一份倡议书。 我国的人口与资源 15 课时备课 第12周 第1课时 课题 壮丽多姿的山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祖国河山的瑰丽多姿,增强热爱国土的 情感。 2能力目标: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能够说出

33、主要的名山大河。 3、认知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重点难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能够说出主要的名山大河。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评价 活动准备 了解我国的名山大河。 了解我国的名山大 河。 活动过程 1创设旅游情境 (1)创设情境,导人。 (2)板书课题:壮丽多姿的山河。 学生交流自己 收集到的家乡的山 2攀登峻秀的高山 以及你所知道的名通过 山和传说故事。 交流 (1)出示(泰山、黄山、大兴安岭、正确 珠穆朗玛峰、华山)并伴有解说。 组织讨论:名山

34、认识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的的利与弊。 名山 山以及你所知道的名山和传说故事。 (3)组织讨论:名山的利与弊。 3游览奔流的江河 (1)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讨论:我们为什 (2)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么要赞美长江?长江 长江对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黄对人类作出了哪些 河被誉为“母亲河”? 贡献?为什么黄河被 (3)京杭大运河为什么叫“人工运誉为“母亲河”? 河”? (4)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大江、大思考汇报 河? 4放眼辽阔的草原 16 (1)出示 (跳蒙古舞、摔跤、赛马、剪羊毛) (2)提问: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吗? (3)说说你知道的草原。 (4)说说草原上别具一格的风土人

35、情和民族文化。 (5)选择一首赞美草原的歌曲唱一唱。 5欣赏秀丽的风景名胜 (1)请三名同学(模拟导游)向大家分别介绍西湖、九寨沟瀑布、桂林山水象鼻山。 (2)在小组内交流收集的风景名胜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各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相关图片。 6谈谈旅游体会 7实践活动 每人办一份“江山如此多娇”手抄报。 活动拓展 说说草原上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 择一首赞美草原的歌曲唱一唱。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风景名胜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谈谈旅游体会 每人办一份“江山如此多娇”手抄每人办一份“江 报。 山如此多娇”手抄报。 壮丽多姿的山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 课时备课 第12周 课题 教学目

36、标 第2课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情感目标: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2能力目标: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3认知目标: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师活动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

37、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过程 1找一找,他们的家在哪儿 (1)(出示几幅有代表性的各民族的小朋友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他们的家在哪儿。 (2)(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帮小朋友找一找,他们各自的家在哪儿? 2认识令人神往的青藏高原 (1)出示青藏高原图片。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青藏高原的相关资料。 。 (3)组织学生讨论: 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 我国有哪些大江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气候与什么有关? 青藏高原主要产什么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与高原的什么有关? 高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为什么是牦牛? 一天之中,藏袍为什么在穿法上有很大变化?

38、这与高原的 什么有关? (4)学生展示收集到的青藏高原的实物,教学 评价 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青藏高原的相关资料。 学生讨论 让学生介绍效果好 18 并作介绍。 (5)说说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习俗。 (6)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青藏高原的最新信息。 3探究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冬暖夏凉的窑洞图片。 让学生说说这种房屋在哪见过、有什么特点、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一大特色?黄土高原的人们为什么要住这样的房屋? (2)师生共同探究。 在图上找一找黄土高原的范围。 黄土高原的成因。它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与什么有直接关系?那里的人们吃的主食是什

39、么?你吃过黄土高原出产的水果吗? 黄土高原还有一大特色是什么? 生展示收集到的青藏高原的实物,并作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青藏高原的最新信息。 学生说说这种房屋在哪见过、有什么特点、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一大特色?黄土高原的人们为什么要住这样的房屋? (7)唱一唱藏族歌曲,跳一跳藏族舞蹈。 介绍。 活动拓展 讨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应该怎样治理? 讨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应该怎样治理? 板书设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9 课时备课 第13周 课题 教学目标 第1课时 祖国的宝岛台湾 1情感目标:体察“宝岛”的丰富内涵,增强关注和了解台湾的意识。 2能力目标: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

40、犯。 3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有关台湾的人文地理常识。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初步了解有关台湾的人文地理常识。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师活动 了解有关台湾的人文地理常识。 1台湾印象 (1)欣赏台湾校园歌曲。 (2)提问: 你知道这是哪的歌曲吗? 知道台湾在哪儿? 台湾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板书课题:祖国的宝岛一一台湾 (4)出示: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台湾省的位置。 出示“台湾省地图”,找出台湾省所属的岛屿,并说说台湾省的地理特征。 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并说说台湾岛的地理特征、气候等。 (5)讨

41、论: 台湾海峡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把台湾比作我国东南大陆的天然屏障? 台湾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体现在哪儿? 2美丽的台湾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台湾山水风光、风景名胜 图片。 (2)名组派代表展示台湾风光图片。 (3)以小导游身份,向大家介绍台湾的日月潭和阿里山。( (4)知道台湾还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区,请向大家作介绍。 学生活动 了解有关台湾的人文地理常识。 欣赏台湾校园歌曲。 思考汇报 说说台湾岛的 台湾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体现在哪儿 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台湾教学 评价 地理特征、气候等。 山水风光、风景名胜 20 3富饶的台湾 (1)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台湾岛是一个富饶

42、的海岛?请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或进行介绍。 (2)出示台湾岛的各种物产资源、森林宝库、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水产等。 (3)把台湾岛的农产品资源与我们生活中的农产品资源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感受宝岛的“宝”。 (4)你知道目前我们的市场上有哪些台湾水果吗? 图片 向大家介绍台湾的日月潭和阿里山。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海岛?请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或进行介绍。 思考汇报 说说台湾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理由。 朗读乡愁,说说读了乡愁你体会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先在组内练以小导游身份,习,然后在全班介绍 (5)说说台湾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理由。 4宝岛快回家 (1)出示: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国民党败退台湾等内容图片或文字资料。 (2)让学生说说:从这些内容里,你知道了什么? (3)对课文中孙中山先生说的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教师小结。 活动拓展 你知道中国*目前的对台政策吗?谈谈你所知道的两岸关系进展的最新信息。 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祖国的宝岛一台湾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