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668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入的方法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小学 颜萍 摘要: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导入。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语教材体裁不一,内容丰富,阅读课的新课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我以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导入。课堂导入是讲授新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开场白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一节

2、课的质量。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确实,如果教师的开讲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这样的导入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又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小语教材体裁不一,内容丰富,阅读课的新课导入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因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风1 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那么我们应如何导入新课,努力打造课堂的“凤头”呢?下面我以苏教版十二册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一、解读文本,找准入点,激发兴趣。 霍姆林斯基说

3、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如此看来,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应注意努力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整堂课“趣”味十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十足,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我发现每每学生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语文课本时,那些生动风趣的文章常常是学生流连阅读的对象。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读文本,找准学生兴趣所在,因势利导,就可在课堂中事半功倍,取得明显收效。 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研究研究夹竹桃的名字。学生从看图得出结果,因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所以称它为“夹竹

4、桃”。接着让见过夹竹桃的学生或课前查阅了资料的学生简单介绍。当学生了解到夹竹桃的叶、花、皮有毒可制除虫剂这点时都露出诧异的表情,我便不失时机的插话道:“我国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为夹竹桃写下这篇美文是不是也和你们诧异的原因一样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去探索吧!”这样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很快的融入文2 本阅读中去。 二、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动之以情,意想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引领他们“渐入佳境”。 如卢沟桥烽火一文要求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因此导入新课我

5、一边出示 “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图片,一边简介日军侵华的一些暴行。这种氛围很好的把学生内心情感带动,这堂课我看见学生们的小脸上渐渐写满了严肃,从朗读中我感受到他们完全是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重新诠释课文。 三、温故知新,新旧结合,多维思考。 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在讲授新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储备的知识,引“故”而为“新”用。在设计导入时能兼顾前后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能联系旧知识、挈领新内容地导入,则会抛砖引玉,让学生多方面思考、掌握新旧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一诗,导入我引

6、用了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歌中梅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很快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得出梅具备的共同点是“不3 畏严寒”。之后,我让学生读读墨梅试着找找和前两首诗歌的异同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学生从这种“类比”中快解读了新知,并加深理解了“借物言志”这一方法的使用。几分钟的复习导入让我和学生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怎能不欣喜呢? 四、抓住文眼,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很多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我们若能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那么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将大有益处;每一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

7、点的如何体现,正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能在开始的导入语上抓住文眼巧妙地把重点和难点渗透进去,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螳螂捕蝉一文的导入我就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入手,让熟悉这个成语故事的学生简单讲一讲。“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呢?请大家同学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吧!”整个导入都扣紧文眼,突出重点,这样让我在后来的教学中轻易攻破难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课导入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确实具有灵活性。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课堂导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短时间内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拨动其情感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4 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下册)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