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764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浅谈中英问候语的差异 问候语, 又叫招呼语、见面语, 它短小简单, 是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交际用语。就语言学来看,由于其着重遵循着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从而成为一种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这样一来,在表达上便会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给人以尊重,礼貌的态度和语气,能得到无形的好处和方便。 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形式、运用的场合、方式等存在很多差异,这也使得中西方的问候语在内容、礼貌标准、称谓和禁忌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方面的情况做初步的对比分析。 问候语首先体现在称谓方式上。中国人有着“上下有仪、长幼有序”的观念。一般来讲, 晚辈称呼长辈时, 应以辈分称谓代替姓名称

2、谓, 而且无论有无血缘关系, 均可以亲属称谓相称, 如叫“爷爷”“叔叔”“阿姨”等。晚辈直呼长辈姓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同辈之间若是不太熟识,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可称呼“先生”、“同志”、“美女”。而英语在称谓方式上不像汉语那么多忌讳, 基本上不存在讳名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用Mr . + 姓或Mrs. ( Ms. Miss) + 姓就可以了。 在问候内容上,中西方也有不同。在日常的交际中,中国人喜欢用这样的打招呼方式,“你去哪儿?”,“有晚自习吗?”,“吃了没?”,等待。而大多数西方人对这样的问句正常的回答是“这事与你无关!”。在英语里,这样的发问是一个标准的问句,而不

3、是问候语,具体的回答被看作是个人的私事,这样的发问只会在上级对下级或好朋友间才会出现。如果在社交场合使用,会被视为是粗鲁的表现。其实汉文化中使用这些问句,其目的并不是表示询问,并不要求对方回答具体的问题,而仅仅是表示一种打招呼和关心。对方通常也会用一些模糊的语言来回应,如“有事”、“嗯”、“瞎忙”等,因为汉语的问候语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并不一定要提供什么信息。 在英语国家,人们见面一般以谈论天气表示问候,如“Lovely day, isnt it天气不错,是吧!”“ Its so hot today, isnt it今天可真冷,对吧?。” 中西方问候的意义也不同。汉语和英语

4、有时使用类似的问候语,但是由于语义场的不同,两者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英语会说“Good morning”,汉语也有对应的用法。不过汉语的“早上”指的是 8点以前,而英语的早上则指从太阳升起到中午的这段时间。所以英语的 “Good morning”比汉语的 “早上好! ”在一天内可使用的时间范围要长。这在汉语的日常会话中都找不到对应项。相应的例子还有英语中的“Hi!”,这是一个中性问候语,在汉语中也没有对应,只能根据发音用“嘿!”替代。事实上,“Hi!”也可以用来代替“你好”,只是在意思上表露的不甚明确。 中西方有不同的礼貌标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 不同国

5、家间文化背景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衡量事物的标准, 反映在礼貌问题上也是如此。汉语里很礼貌的称呼语在英语文化里却可能是唐突无礼的。例如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尊老的传统和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老+ 姓”,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某老”或“某老先生”。这里所说的“老”,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因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来日不多, 已不中用的意思。反之亦然, 讲英语的人喜欢直接称对方的名, 以示亲切随和, 可对中国人不合适。我们必须看到, 语言的礼貌标准是相对的, 是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制约的。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

6、景的社会显然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 对某一群体来说是礼貌的语言, 对于另一文化群体来说却未必得体。因此, 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必须要熟悉交际双方的礼貌准则, 然后根据实际交际场合得体地进行言和行。 对隐私的不同认识也是中西方问候语的一个差异。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年长的人因为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丰富而受到尊重。在中国,年纪大是光荣的象征,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老人被问及年龄时也乐于告诉别人,被别人夸赞高寿也是很高兴。因此,问候年龄在中国社会也是很常见的,对于初次见面的老年人,也可以直接问“您老高寿啊?”。但是在西方国家,年龄是一个人的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你用“How old are you?”问候别人,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他们认为,年纪大是“没用”和“负担”的标志,尤其是女性,更以年轻为荣,因此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年龄被人知道。在西方,除了年龄以外,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也属于禁忌的范畴。而这些在中国,是很平常的问候话题。为了表示关心以及表示两个人关系亲密友好,中国人常常会问比较私人的问题,如工资情况,家庭情况等,尤其是与长辈寒暄时,会谈论很多家庭和亲戚朋友之间的事情。 周靑香 问候语英汉对比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