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浅谈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传统教育观来看,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一般是指各级各类重点学校及其所具有的充裕的经费、优良的现代设备和设施及知名的教师等。但从现代教育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说,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还必须重新探讨和认识。在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社会中一切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事物都可以看成优质教育资源。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同样蕴藏着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这些优质教育资源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结晶,是广大人民创造力的体现。 与城市相比,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是: 优质的自然环境。农村许多地方自
2、然景观优美,空气新鲜,场地开阔,植物种类丰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正是由于农村的这些优质资源,每逢节假日城市人都蜂拥而至,充分享受农村的这些资源。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活动锻炼场所,许多教育内容无需假设和实验,周围的环境就是最好的资源。除了课本的内容,当地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开发许多城市中无法开展的内容和活动,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源泉和学习材料。 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驴皮影、唱山歌、剪窗花、民间故事、地方戏、功夫及许许多多数不胜数的我国民间传统和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源泉,是我国社会中最丰富、最独特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了
3、学生的课外生活,密切了学校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发展了学校的特色和特点,特别是使我们祖先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得以在我们这一代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样的教育活动将孕育出我国未来一代不计其数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家,为文化传承、为下一代的生存都将奠定坚实的基础。前一段时间,北京高碑店村的少年高跷队代表中国到澳大利亚参加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风采,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意气风发。 各种掌握技能的人才。我国农村蕴藏着大量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唱民歌的、讲民间故事的、剪窗花的、演皮影的、做糖人的、捏面人的、耍龙灯的、写书法的,以及各种具有传统生产、生活、娱乐、体育技艺的
4、人们。他们从生活中汲取,在生活中创造,几乎在所有的村落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可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都可以成为学校的外聘或兼职教师。使他们娴熟而独特的技艺有了正规的传授场所,而且学生们学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间技艺。 因此,不是农村没有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去利用、去开发这些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只有重视发掘并开发利用这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才有基础,农村教育也才能对建设新农村发挥作用。 首先,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才能使农村人口更有效地学习,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质量。他们最熟悉自
5、己身边的事物,最容易掌握这些事物,从而也最容易推动这些事物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才能够获得自尊、自信、自强和自主能力,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人口利用当地资源主动发展自身,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同等对待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同样承认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才能给他们以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其次,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才能大大开拓农村的发展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各种年龄、各种类型人才的作用。各类人才都可以利用农村教育这块阵地,传播和传授自身的技艺,不仅使农村人口交流了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协
6、调了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凝聚了社区的人气和力量,使社区成员联合并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第三,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发展。平等地看待农村教育资源,我们就能发掘出许许多多民族的宝贵财富和宝贵人才。这些正是我们开展校本研究、编写校本教材和开展校本活动的基础。利用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建设、发展乡村教育,就能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扬光大,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第四,重视和开发利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农村与城市,必须承认,与城
7、市社会一样,农村社会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和发展价值。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正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之一。只有如此,才能平等地对待城市与农村,给农村发展以空间和支持。重视开发和利用这些农村资源,将有助于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协调发展,有助于农村人口发挥其特长,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同时有利于农村生活的改善。 学校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小学都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掘各种教育因素,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国家课程资源和地方乡土课程资源,为实现学校教育宗旨服务。其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完成这一目标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对于农村小学尤为重要。 一、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
8、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教科书现在虽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它仍旧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各学科教学都应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教学实际中,我和我的同事作了如下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 我们知道,编者对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用意,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教材编排有一定原则及编组,加上我国地区气候、季节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因而不可能照顾各地区教学。我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十一册教材第六组为例,这组教材是按照“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来安排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训练重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的要求。我便把这则“读写例话”提到课文教
9、学之前,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文章的表达方法领悟起来就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教学时,就教材而教教材,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困难。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材”不一定专指学生,它也可以指教材。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处理教材时才会有自己的独创性,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教材的作用。对于那些似乎一览无余,认为没有什么可上的课文,更需要教师去挖掘新的内容。如:教学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一组“咏物言志”的古诗时,要让学生体会“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这一主题思想,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我便先复习梅花菊花等古诗,让学生通过复习产生学习迁移,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作者和时代背景的
10、资料,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教师的教学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把教材教“死”了。要知道“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例子的学习迁移。 二、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定义为校园、课本,因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低,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大自然的体验,绝大部分来源于课本。而对身边的大自然,社会的万物万象是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中,如果开发利用好了这些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资源,会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我乡地处丘
11、陵农村的特点,综合利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对学校所开设的美术、地方、科技、综合实践等学科性课程进行整合,补充或拓展,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增加学生实际和活动途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例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十一册教材有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的环境”的调查。需要学生运用美术、科技、综合实践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我们组织学生就调查制定了计划,环境调查表,以及活动实施方案。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三、对师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
12、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教师最需要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宝库。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主动地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要像历史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一种最具主动性、发现性、创造性的学习。有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与极力、唤醒、鼓舞。”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我们知道,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
13、的,而对问题的陈述表达往往是个性化的。教师要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权利,允许他们敢于质疑、追问和探索。记得在有一次上公开课教学时,我利用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复述找到妈妈一段,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图上画的不是妈妈而是爸爸,并且说出了是他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再场的老师都愕然。但是,课后我马上去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果然像那位学生所说的那样。于是第二节课,我便表扬了他。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到见解,点滴发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要适时指导、引发他们进行思考,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是学生在学
14、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索问题的意识。过去,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有一部分教师,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所需时,往往一棍子将学生打死。细想起来,作为教师,本该服务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下的学生,关注学生现场学习状况,对学科教学而言,本来就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不能只允许学生跳入自己设计好的坑,应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最高目标。因此,作为教师,当一个孩子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时,宁可把它看成是孩子的优点,而不要轻易看成是缺点,也许我们看似荒唐的举动,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
15、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实施者、合作者,是学生直接接触学习、模仿的对象。因而,就其本身来讲,就是极为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虽然它是隐性的,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是显性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语文知识能力的构建。一个教师只有让自己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我们认为,教师的示范朗读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促使学生从教师的声情并茂地朗读中去感悟。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利。除了上边所列的课程资源外,教师还可以开发利用好诸如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家庭等资源。 综合上述,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种格局的学习环境,以丰富学生学习的经历与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兴趣,好奇心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都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