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2860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 上蔡县思源实验学校 李新巧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他往往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这些没有见过多大世面,又不爱看课外书积累素材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上好作文指导课就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指导课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进行写作,更重要的是老师要从技巧方面加以指导。 : 初中作文 作文命题 技巧指导 重视积累 学会观察 上好讲评课 :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的重头戏。那么这出重头戏,到底该怎么唱才能显示出他的效果呢。本人就日常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方法,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是作文命题。 刚开始

2、最好不要写命题作文。大部分老师都习惯先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再写半命题作文,最后过渡到材料作文。我认为应该先写材料作文或者关于提示性的文章。因为这类作文不限制学生的思想。当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抓住关键词进行写作。学生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这就是所谓的“放”。在此基础上去练习命题作文,把天马行空的思想收一收。这就是“收”。先“放”后“收”要比先“收”后“放”容易得多吧?最后写半命题作文来检测之前的练习结果,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技巧指导 注重细节描写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我认为作文要想写的有感情必定要把握好其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

3、作、心理、神态的刻画也可以是环境的烘托。甚至可以小到一丝丝的白发都可以描绘。只要一写关于母爱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会用自己生病了母亲背自己去医院,天正好又下雨了不好走这件事来体现母亲对自己的爱。事例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但写得却不够感人。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细节描写。既然下雨了,环境当然恶劣,为何不趁势描绘一下,用它来烘托母爱呢。你趴在母亲的背上,对她的头发观察的比较细,1 对她的背感受的比较深,甚至她的喘气声你应该也听得比较清。为何不抓住这些加以刻画呢。那不就更感人了吗?为了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细节描写的文章。孩子们写的虽然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其中也不乏

4、好的作品。有人专门描绘了人物的眼神,有人还突出了外婆的脚步。用她为了不打扰我学习故意放轻脚步来体现老人对我的爱写的很成功。学生的观察也显得特细致。 巧用修辞手法 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叙述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所以我们还应该给他加上调味剂这样才更有可读性。修辞有十多种,但我们常用的也无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尤其是前三种最常用。比喻、拟人能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排比能使语言读起来更有气势。比如:为了写一个人的皮肤娇嫩。可以用像刚剥了皮的煮鸡蛋来形容。是不是要比直接的写她的皮肤嫩白、嫩白的更形象一些。但运用修辞一定要恰当,并不是越多越好。别上一朵花的衣服看上去好看,如果全身都是就会太扎

5、眼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少了是个点缀,太多了会显得华而不实。 学会套用格式 有人之所以能三篇文章走遍天下,就是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相通的。你只要特意的去准备几篇文章,足可以应付考试。当然这只是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说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文、说明文各准备一篇足矣。单纯从初中来讲,常写的还是记叙文。有些连换都不用换,有些只需要换一下开头结尾就行了。比如难忘的一天、第一次干、那一次,我很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样的,完全可以套用。套用除了套用主题之外还可以套用形式。作文的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因此开头与结尾特别重要。开头不妨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或者用“三比之法”来写。所谓的“三比之法”

6、就是比喻、排比和对比。还可以引用恰当歌词,或者制造矛盾,渲染紧张气氛来吸引读者中间部分容量大你可以选择一些实例加以填充。结尾一定要简洁有力,突出主题才行。套用是套用但切忌单纯的模仿。尤其忌讳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先念一篇优秀作文,再让学生去仿写。我曾经试验过,先与学生一块分析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又不失时机的当堂念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习。后 2 来我发现这样做,是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写的作文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几乎与作文选上的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模仿的高手,而不是写作高手。踏着别人的足迹前进的人,永远成不了冠军。有了这个感受之后我就改变了方法。不再念了,而是鼓励学生

7、自己试着去说,人多力量大,把好的点子积累下来一块分享。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注重片段训练 这就是我经常给学生说的“小大结合”。我们把片段作文称之为“小作文”。 既然是小作文,可以不限字数。三百两百字也罢,哪怕是一句话作文也好。只要经常写。并且学会运用到大作文当中。久而久之,你的作文水平不想提高就难了。大部分人都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写成日记的形式。最好不拘泥于形式。你要写的内容也可以跟你所学的内容有关,贴近课文。比如,学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可以让学生去刻画一下同学或老师的的肖像。福楼拜写的是人物群像,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

8、训练。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不妨让学生写写某个活动过程,至少用上六个以上的动词。可以是蚂蚁搬家,可以是我们普通的炒鸡蛋过程。你能把它呈现在作文本上就行。另外,大作文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在小作文中得到纠正。不用再去另外再写一篇大作文了。因此小作文特别实用。我认为应该坚持。 注重自我修改 我认为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曹雪芹那么一个大作家,写红楼梦还是批阅数载,增删十次呢。何况我们呢。写之前要先在草纸上列一下提纲,打成草稿,成文之前还要多次进行修改。如若时间允许的话,学生们不妨与同桌交换一下进行修改。因为有的毛病自己不一定能发现。旁观者清嘛。只要坚持下去,作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的。

9、 第三重视语文素材的积累 在课外阅读上我从不提倡学生看“作文选”,甚至是背作文。几篇作文是栽培不了写作人才的。要看经典,看名著。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大作文观,不拘尼于作文的外在形式,不“为作文而作文”。同时看名著他们学的不仅仅是写作一个方面,还可以从方方面面去学 3 习。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学习保尔的坚强的钢铁般的意志,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看海底两万里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先从大纲要求的名著开始看起,慢慢的再逐步扩大。 第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素材当然也取自于生活。记得福楼拜曾经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的

10、方法就是多留心,多观察。他让莫泊桑写关于牛的文章。莫泊桑不知从何下手,福楼拜告诉他你不妨去观察一下拉车上坡的牛,吃东西的牛,静卧的牛有什么区别。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是由于细心的观察才成就了后来赫赫有名的莫泊桑。我们也一样。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去观察一定能写的一手好文章的。我曾经也让学生写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但结果不理想。所以这是训练的一个重点。不妨让他们从身边最亲近的人或事物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大街上的一些标语什么的。把结果写下来以后慢慢组织语言表达。只是先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而已。 最后,上好作文讲评课 只有上好了作文讲评课,我们的批改才显得有意义。虽然说评语上写的很清楚,但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要把它归纳在一起,共同纠正。这样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啊。当然批改可以选择学生互批和老师批改相结合。改了之后大家爱出的错误,他们自己也就心中有数了。上讲评课时不能只是说学生的错误,还要把写的好的句子、语段、文章集中起来,读一读让大家积累下来。至少每次的讲评课要留下一两本未批改的作文,投影到一体机上,大家一块修改。 这是我平时教学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不成文的东西,简单的将它梳理了一下。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整理完整,而且表达上也有不少有待商榷的地方。这也只是理论,实践时我会边用边改,争取完善下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