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2941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城南中心学校 吴 华 内容摘要 保持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对人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情。然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和人体生理活动一样,会出现毛病或发生障碍。那么,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失去平衡、出现毛病、发生障碍呢?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障碍的原因虽然多样、十分复杂的,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乐群教育。二、教学中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三、用课堂辩论

2、赛和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俗语说“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灵”字指的是万物之中只有人才具有的得天独厚的“灵魂”,这“灵魂”不是别的,正是人所独有的极其丰富和复杂、具有创造智慧的主观心理世界,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人来说,如果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那就是无法体现“万物之灵”这个崇高的称号。所以,保持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对人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情。然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和人体生理活动一样,会出现毛病或发生障碍。那么,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失去平衡、出现毛病、发生障碍呢?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障碍的原因虽然多样、十分复杂的,但一般来说,主要的不外是两个方面

3、。一、从外部来考察,主要的心理创伤;二、从人的内在特点来考察,主要是人格偏常或不良的心理素质所造成的不良倾向。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以外,良好的品质更为重要。然而,现实是,我们频频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看到一些问题,学生伤害同伴甚至杀父弑母的报道。这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学生时代,一天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中,又有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课堂,数学学科又占了约五分之一的课时量。作为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责任。因此,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

4、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根据我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乐群教育。 数学课教师时刻要有心理健康意识,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与做法,把学生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更不能以批评、奖罚代替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应该对学生多采取积极行为,尽量避免消极行为,以数学课教学为平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担当起塑造小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使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了,心理距离拉大了。尤其是住在高楼大厦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合

5、作,显得不“合群”,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数学课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手拉手”活动,创造小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得到认同的机会;积极开展数学集体活动,如组织和参加团体数学竞赛、野外数学实践活动,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在轻松的气氛中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在教学中组织“数学小分队”,提倡互相帮助、协同攻关,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消除学生孤僻和冷漠的目的,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中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增加课前五分钟的谈话时间试想,

6、看着一个不苟言笑,严肃呆板的老师上课,学生会是怎样一种心情?长此以往,学生又会变得怎样?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放松心情,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增设课前五分钟谈话时间的设想。有许多老师吝啬于这五分钟的“宝贵”时间,不肯将之用于与学生看似自由散漫的交谈中。殊不知,教师平易近人,信任、理解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爱戴教师,在平等互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愉快,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满足学生独立感与成人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心理环境

7、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如果小学生处在一个宽松的、充满快乐的环境中,就会消除敌视心理和戒备心理,在行为上必然是积极的、配合的。如果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火药味很浓,剑拔弩张,老师对学生完全责备,语言尖刻,学生感到紧张不安,上数学课如同上刑受罪,必然影响学生对数学课内容的接受、理解和消化,降低教学效果。在作业布臵上,少而精,取消重复性的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在考试上,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上,对成绩采取不公布、或不排名次,降低学生的失败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

8、焦虑。 三、用课堂辩论赛和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愿望、意向和兴趣。学习动机是小学生获得知

9、识技能的内在力量和基本心理素质。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最好的方法是参与式教学。数学课教师要经常组织“当一分钟教师”活动,做题时教师不直接讲解解题方法和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钻研,首先让弄懂的学生讲给其他学生听,然后逐一让听懂的学生在全班讲述,直到理解力差的学生也能思维清晰地讲述为止。这样,每个学生实际上都参与了教学活动,不但体验了教师的辛苦,而且也培养了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的美德。 四、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学,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

10、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教师自身的行为,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良好渠道。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个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正。也许,数学的渗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概念、例题中“抠”出我们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总而言之,我们的渗透主要通过三种渠道:通过课堂结构进行渗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渗透;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潜移默化进行渗透。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都是我们要努力实践并长期坚持的。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我们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学生正象一棵棵小树,迎着风雨茁壮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