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037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附件1 浅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素质教育当中要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是科学素质,一个是人文素质,一个是身体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提高到很高的位臵上。我们希望孩子们都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的基础。” 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媒体报道,杭州9岁男孩张毅,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三年级三好学生,还担任班长、少先队中队长职务,在家里却因为想要姐姐手中的两块糖果,没有得到而上吊自杀。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更是给我们触目惊心的警示。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大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还存在部分未

2、成年人在情绪、行为、自信心、人际关系、性观念、性格等方面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因素颇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议在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心里问题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

3、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又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讨论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调查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问题。 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9%基础比较差;2%智力因素。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

4、经调查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5、。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6%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经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第二,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

6、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第三,学生自身青春期不良的心理情绪。 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

7、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有36%的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中学生在人格上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异性相处甚至

8、可能产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2、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主要心里问题表现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学校纷纷响应号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习等诸多因素也困扰着学校,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着手培养相关教师,但在短时间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 一个八岁的女孩,因上课答不上问题,老师就说她笨,心被狗吃了,这位孩子变得不愿再上这位老师的课了。她对我说一看到老师的那张脸就害怕,表现明显的退宿、回避。幼小的心灵就因为老师不注意的态度造成伤害。从这位小学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样的孩子如果心理得不

9、到支持就会产生自卑,对学习,甚至发展到对生活没有信心。 3、家庭给学生带来的主要心里问题表现 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并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了。即使有些家长认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往往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孩子心理特点不了解,无从下手甚至越关注越乱,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现如今,社会对于孩子的期望是最高的,过去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而现在许多家长把标杆定到了硕士、博士。于是不少家庭形成逆向推理:读研究生必须先要成为名牌大学本科生,要成为名牌大学的本科生

10、必须要先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的前提是上一流的初中。 但由于现在小学升初中往往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就近入学。家长们为了对抗这一方式,千方百计让孩子学习各种本领,好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重点中学。如此一来,孩子成了最忙的人,平时上学早出晚归,双休日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外语测试、钢琴考级,孩子永远达不到大人的希望,开始变得无望。专家指出,这种无望往往是自暴自弃心理产生的温床。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河北某县一所小学曾举行了一次“迎接未来”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可跟着跑的以及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与此同时,

11、在小学生奔跑的队伍里,也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下来之后,孩子们抱怨道:“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卢勤认为,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孩子在一个唯我独尊的环境中长大,一旦融入集体,容易因搞不好人际关系而焦虑、厌学。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度。最近,北京出现一起女中学生自杀的悲剧。一名高一女生与另一位女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在回家等候学校处理期间服毒自杀。 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溺爱,已经让一些中学生渐渐失去了承受挫折与困难的能力。不少家长都反映,现在的孩子开起玩笑没度,闹起来没边。专家指出,从小娇生惯养,包办

12、代替让孩子感受不到做事过分应付出的代价,更不知要怎样弥补错误。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家长过多的干涉,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最令孩子们不能容忍的就是家长老师干涉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在许多农村中学,学生信件必须由老师拆看。江西高一女生小琴收到原初中一名男生的来信,希望继续做要好的朋友。老师拆看此信后,马上如临大敌,叫来双方家长“解决问题”,4名家长在学校大打出手后才发现两个孩子早已不知去向。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日前,知心姐姐杂志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犯错误时,您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接受调查问卷的53%的父母回答是:“你看某某多好,你有他(她)

13、一半,我就知足了。”“你怎么搞的,又闯祸了?”从中可以看出,有些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关键是评价标准有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4、社会给学生带来的主要心里问题表现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尽管我们的和谐社会正羽翼渐丰,但仍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自我中心意识、拜金主义、盲目攀比,以及一些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影视、书刊及网络使孩子们迷失了方向。一些腐败现象甚至造成未成年人丑恶不分、是非不明,缺乏正确的处事原则。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穷人家的孩子往往苦于生计被迫放弃学习,现在农村里面这样的情形多的是,初中毕

14、业就进工厂做廉价劳动力,为老板流血流汗,创造的价值让富人更富有,所以让子女读书求学一直被有志父母看重。 2、就业权利不平等。有能力不是万能的,没有关系和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同是一批国家公务员,有关系、舍得花钱的富人子弟就能谋得好岗位,日后升迁的快,但是不是胜任工作在领导眼里不重要。 3、扭曲青少年心理。看见富人家的子女有汽车、有手机、有电脑等等,不由产生攀比心理,虚荣、贪婪、享乐等思想长期存在,导致性格恶化,进而扭曲青少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4、引发青少年犯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面对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物欲横流的社会诱惑及不良社会文化影响,部分青少年失足卷入漩涡,强奸、

15、抢劫、杀人的痛心之事枚不胜举。 5、不学无术,祸国殃民。人人想当百万富翁,人人想追求金钱名利,导致国家的下一代无能人志士治理,届时祸国殃民必定发生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要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取舍。任何一件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检验,不能急于求成。重要的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用社会的影响力来促进家庭心理教育的进步,使未成年人真正拥有一个有利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

16、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积极开展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为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明确要求各学校必须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有计划的培训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并做好档案记录,为问题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提供机会,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要求全县各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齐开全课程,严格将体育、音乐、美术、社会实践课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严格控制

17、考试次数,考试成绩不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严禁乱订教辅资料,控制作业总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是认真抓好家长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要求学校除在学生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外,还必须积极培训学生家长,通过家长会,讲座,课堂培训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育人观,教育观,形成家校合一的育人局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是抓好抓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从根本上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各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特别注重关爱女孩,注重女孩的青春期教育和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讲座,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将心理问题可能引发的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 马街中学:李文福 XX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