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童谣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3649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童谣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州童谣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州童谣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温州童谣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温州童谣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童谣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童谣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州童谣教案温州童谣来历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自编地方课程童谣童心童画教学感悟 平阳县水头镇二小 胡竞雄 背景材料 平阳县水头镇位于雁山敖水之间,居民中有讲温州方言的原住民,也有从南面邻省福建迁入的福建人,福建闽南方言也随之传入,形成两种方言交杂的特殊语言环境。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编了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代代相传,或反映民俗民风、或寓以教育意义所诵唱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记得牢、传得广。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更多普通话童谣传入人们的生活,方言童谣渐渐被大家遗忘,我有意挖掘方言童谣这一民俗文化,把流传于

2、民间的童谣收集、整理出来,让大家欣赏、朗诵、表演。童谣童心童画就是我在“童谣行动”中创编的美术地方课程,本课让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诵唱童谣、品味童谣,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并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童谣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培养和发展儿童综合的艺术素质。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案例描述 片段课前 两个小男孩在我办公室的门口躲躲藏藏,“翰钊!找老师有事吗?”那个叫翰钊的男孩拉着同学进来了,“胡

3、老师,这是我跟爷爷学的童谣,还有好几个字不会写呢。”他边说边递过一张纸条。“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太好了!翰钊,老师把这支童谣编到课件里,上课时你给同学讲讲童谣的来历,好吗?”我有点兴奋地说。学生能自主地向大人学习过去的童谣,并整理记录下来,这正是我在预备课上发动“童谣行动”以来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片段课中 一、念童谣: 1、游戏: 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拍手。 “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 2、童谣大比拼: 拍着手,念着童谣,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不少童谣,今天我们进行一场念童谣大比拼,看看哪组会的童谣多。 3、童谣欣赏: 童谣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作的歌谣,它用

4、于儿童游戏、教育等,它的选材非常广泛,包括动植物、劳动、运动、游戏、节日、天气等胡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童谣大家来念念。 l 童谣选段: 老鼠嗅到油豆香 油一缸,豆一筐, 老鼠嗅着油豆香。 爬上缸,跳进筐, 又高兴,又慌张。 脚一滑,身一晃, “扑通”一声跌进缸。 童谣读起来为什么琅琅上口? l 福建话童谣: 师:这支童谣是曾翰钊同学跟他爷爷学的,让他给大家讲讲这童谣来历。 翰钊自豪的说:我爷爷说在解放时期我们这里有一支浙南游击队,他们打仗很勇敢,这是人民创编的表现浙南游击队打仗的童谣。 老海同志当民兵 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 民兵不怕死,石头当铅子; 铅子密密噜,噜到水头区; 水头没解放,松柏

5、当大炮; 大炮响一响,国民党兵全投降。 师补充:童谣中的老海同志就是老革命郑海哨同志。 l 温州方言童谣:我们班有会说温州话的同学吗?这支童谣谁能念? 吃馄饨 你显能, 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馄饨皮,配番薯; 馄饨碗,吃罢倒端转。 二、画童谣: 1、揭题:童谣真有趣,老师能用画笔把童谣画出来,你信吗? 2、创作教学: l 讨论: 童谣小蝴蝶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小蝴蝶 小蝴蝶,穿花衣。 飞到西,鸡吃你。 飞到东,猫抓你。 飞到我的手心儿里, 说说话,放了你。 l 联想: 大家来读一读这支童谣: 嘴 红门槛儿, 白石台, 里头盛个红孩儿。 展示教师范画:老师用这样的

6、画来表现,你满意吗? 从童谣里你还联想到些什么? 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 l 构图及表现手法: 童谣吵醒弟弟要你抱,这两幅画表现的是同一支童谣,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 3、童谣画欣赏: 4、学生创作: 选择一首你喜爱的童谣,念一念再想一想。发挥你的想象力,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表现出来。 5、展示讲评: l 把作品装裱在衬纸上,并写上童谣,贴在童谣童心童画展板上。 l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评论同学的作品。 l 课后把你学到的童谣教给伙伴,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编童谣。 片段课后 我和几个学生将童谣童心童画展板布置到橱窗里,就吸引了一群同学,他们欣赏着图文并茂的童谣画,不时地小声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着

7、,有的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出来。我发现我儿时玩过的游戏点指扳扳重现在校园中“点指扳扳,脚踏南山,南山北斗,点到路口” 分析与反思 人在婴幼时期,自牙牙学语,便开始诵唱童谣,古代论述童谣,将它称作“天地之妙文”。童谣童心童画是自编地方课程,挖掘童谣这一民俗文化,把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收集、整理出来,让大家欣赏、朗诵、表演,同时让同学们拿起画笔,画画这些美丽的童谣。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本案例最突出的特点。 一、收集感受童谣文化 我在预备课上发动了“童谣行动”,课后学生自行组成童谣研究小组,大家分头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手段收集童谣,特别有意义是孩子们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教,收集

8、了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方言童谣,并用文字整理记录了这些即将流失的民俗文化。如: l 福建方言童谣: 炊酒饭 嗨罗嗨,嗨罗嗨, 王林表嫂炊酒饭, 炊软软,吃闲闲, 楼上酒缸打了作两半。 l 在解放时期人民创编的表现浙南游击队打仗的童谣: 老海同志当民兵 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 民兵不怕死,石头当铅子; 铅子密密噜,噜到水头区; 水头没解放,松柏当大炮; 大炮响一响,国民党兵全投降。 l 温州方言童谣: 点指扳扳 点指扳扳,脚踏南山, 南山北斗,点到路口。 伲人做官,伲人做贼? 做官勿清,不如烂铁钉。 铁烂如回炉,赃官害人精! 炊酒饭是孩子坐在大人膝上,大人边唱边逗耍孩子的童谣,天伦之乐

9、由然而生。温州话童谣点指扳扳集游戏与育人为一体,可唯是寓教于乐。老海同志当民兵是一支表现浙南游击队打战的童谣,书本中的抗战英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遥不可及,通过老海同志当民兵学生了解到60多年前革命英雄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水头、凤卧、山门等地与敌人展开不屈地战斗。老海同志是谁?他们怎样与敌人打战由这支童谣引发的问题更值得学生课后去研究。这些童谣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记得牢、传得广。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走进童谣文化,感受童谣文化的魅力。进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加以关注与研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创作再现童谣文化

10、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本课目的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表现,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感知童谣,将童谣进行夸张、联想、拟人化等艺术加工。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含义并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童谣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写实、夸张、联想等方法表现童谣的内容。我还选择用剪纸、版画、线描、色彩等不同手法表现的范作进行欣赏,以开拓学生思路。那琅琅上口的童谣就成为孩子们想象的源泉,既培养了他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的造型表现才能。把美术置于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三、展览传播童谣文化 童谣童心童画专题展览是本课的拓展延伸,通过专题展览使更多学生诵唱童谣,欣赏童谣画,并带动教师、家长参与到童谣行动中来,使童谣文化的传播更深远。不知不觉中学生参与了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极力想上成一堂美术文化课,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远远不能像我所想象的那样,既让学生了解、品味童谣文化,又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创作表现,想容纳那么多东西实在是不可能,所以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流于肤浅之嫌,童谣文化的魅力远远没有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