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3718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 王安石在寥寥五百多字的游褒禅山记中,用了二十个“其”字,这在古人著作中很少见的,很有研究一下的必要。现依照课文顺序,把有“其”字的地方罗列出来,编上号码,加以解释,并顺便说说“其”的一些用法。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2)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3)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4)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5)文漫灭,独其(6)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7)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其(8)深,则其(9)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10)进愈难,而其(11)见愈奇。 然视其(12)

2、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13)又深,则其(14)至又加少矣。 既其(15)出,则或咎其(16)欲出者,而余亦悔其(17)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18)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19)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20)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古汉语的“其”,是个非常活跃的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也可以用作虚词。 “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上面“其”的(1)(5)(7)(12)都是称代第三人称。(1

3、)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其”代华山的。(5)其文漫灭,独其为文 1 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其”代仆碑的。(7)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其”代华山的。(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代后洞的。 “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其”在这里是作为

4、“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类似的用法还有中山狼传中的“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翻译出来就是:儒家说受人恩而不忍心背叛的,他做儿子必定孝顺父母。“其”是“其为子必孝”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也只能译作“他”,而不能译作“他的”。 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如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

5、空城。”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恐怕力量不能对抗,可带军队避开他,留给他一座空城。 “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作,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洞中奇景的乐趣。这是承前称代,“余”“其”是互文,“其”指代自己。类似的例子如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成现代汉语是:回来就很有滋味地吃我土地上种植的东西,来过我的日子。这是接后称代,“其”、“吾”是互文,“其”称代我。 “其”用作第二人称如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这是刘兰芝的哥哥

6、2 在兰芝拒婚后,感到不满,对兰芝说的话。意思是:你往后打算怎么样?“其”称代兰芝。又如战国策赵策知伯曰:“亲之奈何?”知过曰“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这里“君”“其”前后互用,“其”承前称代你。“君得其所欲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那些东西啦。 “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作,因此那以后就把它叫“褒禅山”。“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3)距其院东五里:译作距离那个慧褒禅院东面五里。“其”代慧褒禅院,译作

7、“那个”。(8)(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译作,要问那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好游的人也没有谁走到过洞的尽头。“问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其”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10)(1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译作,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难,可是那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13)(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作,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些来到的人就更少了。“其又深”的“其”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指代那些。(16)既其

8、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出了洞,有人就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其欲出者”的“其”,指代“欲出者”,译作“那”。(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作,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事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能说得完呢?“谬其传”的“其”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 充当副词的如(19)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其”用作副词,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如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又将怎样对付那些土石。 “其”充当连词,较通常的用法是1.用于并列的

9、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例如韩愈马说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 3 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是:唉!是真的没有马呢,还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千里马呢?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译成现代汉语是:天空迅速地布满乌云,下了充分的雨水,禾苗便挺拔地生长起来了。如果象这种情况,又有谁能阻挡得住呢?“其如是”的“其”用作虚词,表示假设。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气。(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已经出了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既其出”的“其”是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

10、意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译作,我到了死的边缘,不知多少次了。“不知其几矣”的“其”也是句中助词,无义。方勺方腊起义诸君其筹之:译作,各位应该筹划一下这件事吧。“其”表示希望语气,可译作“应该”、“还是”。司马光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译作,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天下大局就可以定下来。“其”表示语气的强调,不便译出。 游褒禅山记里的二十个“其”的用法和“其”的一般用法,主要的就是这些。 王安石在本文中用了这么多“其”字,我们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别扭和杂沓,反而觉得简练紧凑。这是因为文章中的“其”大多是用作代词,代词在文章中的功用是使文章简洁。如果不用代词而用本名的话,那么文

11、章势必重复冗长。我们从这二十个“其”字的运用,可以看到王安石驾驭语言的功夫,真不愧是古文大家。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4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 则或咎其欲出者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二、 人称代词,相当于“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 三、人称代词,作“它的”讲 问其深 然视其左右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既其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五、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其孰能讥之乎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