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4035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文库炸药库事故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 雷管、炸药内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自身发生爆炸。 雷管、炸药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存不当造成爆炸。 雷管、炸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外界静电、电火花的影响造成爆炸。 雷管、炸药在储存地点受到巷道来压、破坏变形造成爆炸。 雷管在扭结、编号时受到外界压力、拉力影响造成爆炸。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雷管、炸药燃烧、爆炸。 严重程度:重大。 2、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2.1事故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2.2统一指挥原则 矿成立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证抢险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 2.3

2、救人优先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是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及时抢险原则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事故发生后,矿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险。 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组织有关单位、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响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5分级处置原则 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实行分级处置。 2.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

3、”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事故处置指挥部 事故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党总支书记 副总指挥:经营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党总支副书记、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 成员:掘进矿长、回采矿长、机电矿长、安监站站长、调度室主任、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通风工区区长。 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后。 3.2矿事故救灾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现场指挥组 组长:生产矿长。 成员:掘进矿长、回采矿长、机电矿长、安监站站长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4、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 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 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抢险救灾组 组长:安全矿长 成员:采掘矿长、安监站长、技术科长、通风工区长、机电科长。 主要职责: 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快速制定矿山救护队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 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技术专家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技术科长、安监站长、调度室主任。 主要职责: 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险与救灾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 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

5、的安全防范措施。 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物资保障组 组长:经营副总经理 成员: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供应部长 主要职责: 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治安保卫组: 组长:治安保卫部长 成员:全体治安保卫人员。 主要职责: 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戒严和维持秩序,维护事故发生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 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疗救护组 组长:党总支书记 成员:矿卫生室、调度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运搬工区区长 主要职责: 立即赶

6、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 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 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 信息发布组 负责人:党总支副书记 成员:党政办公室等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 向上级*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 正确引到媒体和公众舆论。 后勤保障组 组长:经营副总经理 成员:物资供应部、调度室、机电科、调度室通讯组。 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拟定保障方案。 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工作。 善后处理组: 组长:党总

7、支书记 成员:工会、党政办公室、劳动人事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置。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金善后处理。 3.3部门职责 调度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准确的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响应的准备工作。 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灾害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按照指挥部命令和通知灾区人员撤离。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 按指挥

8、部的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他任务。 党政办公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 接受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 保证事故抢险需要的车辆。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安监站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按照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等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 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 完

9、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卫生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内派出救护队伍。 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物资供应部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技术科、机电科、通风工区 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检测、测量工作。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 负责起草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财务部 保证为事故救援配备救援设备、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工

10、会 参与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其它 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对于存在的隐患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排查,落实整改单位和负责人,下发隐患排查纪要,专业负责建档,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跟踪评估,对完成的项目实行销号制度。通防专业人员每天对井下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工区根据炸药库管理的八项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1.2采取措施 设计使用合理的火药库;井下爆炸材料库必须砌喧或非金属不燃性材料支护。 房内消防设施齐全,进风口配备沙箱沙包铁锨水源、水桶、灭火器。 储量严格按照规程规定;井

11、下爆破材料库炸药雷管必须分开存放在壁槽内,每个壁槽 储存的炸药不得超过400kg,电雷管不得超过3000发,抽取雷管操作台不得使用金属支架和非抗静电材料。 照明要使用防爆型设备电压不超过127V,严禁在储存爆炸材料的硐室或壁槽内装灯无失爆。 建立外来人员入库登记制度和矿灯专用存放橱。 通往火药库的轨道、水管和其它非抗静电材料装置,必须在外部交叉口处安装绝缘装置。 绝缘装置定期检查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衣或抗静电衣服。 每个爆炸材料库必须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材料及行人,出口的一端必须装有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炸材料库回风侧,可铺设轨道运送爆炸材料,该出口与库房

12、连接处必须装有一道抗冲击波密闭门。 另外建立以下八项管理制度,对炸药库内炸药雷管的运输、存储、使用等进行监控。 建立井下药库岗位责任制 建立爆破器材储存保管制度 建立爆破器材装卸运输制度 建立爆破器材防火警卫制度 建立雷管电阻检查编号制度 建立爆破器材发放清退制度 建立爆破器材销毁处理制度 建立爆破器材奖惩管理制度 4.2预警行动 药库工作人员发现炸药库内有炸药、雷管出现燃烧现象时,根据燃烧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扑救或隔离,如果通过扑救或隔离可以控制事故的蔓延必须采取进行处理,否则必须立即撤离,并采取电话或其它形式向矿调度室汇报。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告与通知程序 5.1.1报告程序 现场发生

13、事故时,应立即采用电话方式向调度室、安监部门,由值班人员向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或本单位进行汇报,主要领导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下达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命令,组织实施救援。并在1小时内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 事故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性质、经过。 调度室电话:9; 矿内事故汇报程序: 事故地点调度值班主任值班领导总工程师矿领导、医务室安监站事故区队有关科室及科室专业人员井下调度室、提升井口110救护车 向新泰市煤炭局等上级部门汇报程序: 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必须及时汇报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由新泰市煤炭局负责根据事故级别,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死亡1

14、2人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 。 事故信息上报的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的时间 事故发生的地点 事故类型 事故现场总人数、遇险、伤亡人数 事故简要情况 事故抢救和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的有关情况 其它上级要求汇报的信息 信息传递 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值班电话:7222956 鲁中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值班电话:053185697639 传真电话:053185687638 泰安市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值班电话:6991585 5.2向外求援的方式 求援联系方式一般为电话,当发生事故通讯不通时,可以采用敲击管路、大声叫喊等方式与救援人员进行联系。 6、应急

15、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害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事故应急相应级别分为四级: 级,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级,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2应急程序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执行级相应程序。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组织抢险

16、;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积极响应国家总局、省人民*以下各级*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积极响应省人民*以下各级*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发生较大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同时,总指挥根据事故现场需要,及时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

17、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县级*、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积极响应地、县级*预案和新泰市煤炭局应急预案及启动事故单位预案。 发生一般事故,执行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主要成员要尽快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积极响应新泰市煤炭局应急救援及启动事故单位预案 必要时,向地*、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汇报。 应急行动 总指挥下达应急指挥部领导关于抢险救援的指导意见,各工作组立即执行抢险救援工作。 扩大响应 在启动各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实救过程中仍确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提出启动上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事故处置过程中,应每隔

18、4小时续报一次。 必要时,有总指挥下达向上级请示协调或增援命令。 附响应程序流程图: 6.3处置措施 6.3.1现场处置 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抢险施救、保护职工、防止事故扩大等应急行动。并及时向新泰市煤炭局报告处置情况。 6.3.2统一指挥 总指挥接到汇报和到达现场后,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现场各工作组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配合使用应急资源。 总指挥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必须的各种决定,尽一切力量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总指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事故应急范围、应急启动程序等相应决定。 指挥部为现场处置工作组之间建立畅通有序的协调配合机制 6.3.3处置措施 爆炸材料库发生火灾和

19、爆炸事故后,人员积极组织自救、互救,同时将通向灾区的电源切断,并立即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由矿汇报救护大队组织人员抢救救灾。 炸药库一旦发生事故,井下药库灾区人员应首先检查雷管及炸药爆炸的发生的具体地点,爆炸事故发生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并沿事故地点的进风侧进风流方向撤离事故地点,若位于事故地点的回风,立即佩带自救器,尽快绕最佳路线进入进风,再沿进风路线将防爆门打开撤离,并将防爆门关闭,并立即将爆炸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向调度室和工区值班人员汇报。 调度室接到汇报后,调度室根据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表,通知有关领导。通知各个单位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通知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到进风大巷。 爆炸材料库

20、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后,现场负责人要首先通知附近的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最先到达井口的领导要担负起现场总指挥的职责,首先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受灾区域的人员要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如果无法撤离,抢险指挥部要采取风流短路措施,并通知主副井及西大巷人员撤离,同时通知矿山救护队立即救援。 救护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能立即进入爆炸材料库,而应首先抢救受灾区域的人员,将遇险人员抢救出井。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考虑进入爆炸材料库侦察,这项工作一般要在事故发生24小时后进行。进入爆炸材料库前要详细掌握回风流中的温度及气体情况。根据情况来分析爆炸材料

21、库是否还在燃烧,然后再确定行动方案。 炸药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矿井只有一个炸药库,位于350水平212石门附近,允许储存炸药为2吨,雷管为5万发。因炸药雷管均具有爆炸性,其爆炸后影响范围大,对该地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并且其发生爆炸后,如由于火风压造成风流反向,有毒有害气体可能进入矿井进风流影响后组五采区。雷管、炸药内部发生化学反映反应,造成自身发生爆炸;)雷管、炸药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存不当造成爆炸;雷管、炸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外界静电、电火花的影响造成爆炸;雷管、炸药在储存地点受到巷道来压、破坏变形造成爆炸;雷管在扭结、编号时受到外界压力、拉力影响造成爆炸;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雷管

22、、炸药燃烧、爆炸。 2、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旦接到爆炸、火灾事故警情汇报时,要立即向调度室主任和当日值班长汇报。 记录事故的情况。 按调度指挥程序,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到达时限; 将总指挥的命令传达到各应急反应小组,做好各自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对应急救援全过程做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归档。 跟据事故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副总指挥、成员到总指挥部集结待命。 救灾指挥部判断事发危急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确定救灾方案。 现场救护组按总指挥的指令通知各级指挥机构进入抢险状态;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队伍投入抢险行动。 技术决策组进行技术判断及救援力量、事故危害性的评估

23、,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通报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会同企业应急救援指挥党政办公室向总指挥提供应急响应、应急反应建议和内容;组根据事故发生区域报告的基本情况和已知的气象参数,进行事故后果评价及扩散趋势预测,向指挥部做出技术报告;收集各种资料,若有可能可在现场开设应急行动现场观测哨;向增援人员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各保障组做好后援准备。 3、应急处置 3.1爆炸材料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后,人员积极组织自救、互救,同时将通向灾区的电源切断,并立即向调度室进行汇报,由矿汇报救护大队组织人员抢救救灾。 炸药库一旦发生事故,井下药库灾区人员应首先检查雷管及炸药爆炸的发生的具体地

24、点,爆炸事故发生后严重程度作出判断,并沿事故地点的进风侧进风流方向撤离事故地点,若位于事故地点的回风,立即佩带自救器,尽快绕最佳路线进入进风,再沿进风路线将防爆门打开撤离,并将防爆门关闭,并立即将爆炸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向调度室和工区值班人员汇报。 调度室接到汇报后,调度室根据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表,通知有关领导。通知各个单位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通知在-350总回风巷的工作人员,撤离到进风大巷。 爆炸材料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后,现场负责人要首先通知附近的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最先到达井口的领导要担负起现场总指挥的职责,首先通知受灾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受灾区域的人员

25、要立即佩戴隔离式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如果无法撤离,抢险指挥部要采取风流短路措施,并通知主副井及-350大巷人员撤离,同时通知矿山救护队立即救援。 救护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不能立即进入爆炸材料库,而应首先抢救受灾区域的人员,将遇险人员抢救出井。只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考虑进入爆炸材料库侦察,这项工作一般要在事故发生24小时后进行。进入爆炸材料库前要详细掌握回风流中的温度及气体情况。根据情况来分析爆炸材料库是否还在燃烧,然后再确定行动方案 3.2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炸药库发生雷管炸药爆炸后,如有幸存者人员,人员根据炸药库内事故实际情况选择撤离路线,爆炸地点在进风侧的话,人员撤离第一选择为进风通道。 如果发生火灾造成风流逆转,其有毒有害气体将进入矿井西翼进风后组五采区的进风流中,该区域内人员必须佩戴好自救器进行撤离。 4注意事项 佩带自救器呼吸时感到稍有烫嘴,是正常现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夾,以防中毒。 救护队员进入灾区探险或救人时一定要计算氧气消耗量,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返回。 救护队员不可长期在一氧化碳很高的环境下工作,防止中毒。 抢险救灾期间不得停井下压风,以供灾区人员呼吸。 要落实好炸药雷管爆炸抢救物资和装备。 要做好灾区现场保护,除救人和处理险情紧急需要,一般不得破坏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