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4983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王阳明心学主体思想概述 王守仁,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他早年学宋儒格物穷理之学,广读朱熹遗书。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明代心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

2、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心之发动而为“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知行不一那是因为意识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就需要致良知。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它不问贤愚,不会泯灭,只会被暂时蒙蔽。致良知就是发显、光大“本心之良知”,使被蒙蔽的良知显现出来。只要我们肯学习,人人“亦可为圣人”。 虽然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但是就其精华部分“致良知”、“知行合一” 仍可为当今时代所学习。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3、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他说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认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达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与佛家中“万物皆有佛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对格物致知做出了新的解说,他认为“心即理”,认为人心中的里就是良知,除了良知在没有其他的知识。“格”“正也”,纠正心中的恶念,端正自己的品行,使自己的私欲不被任何私欲蒙蔽,去恶行善,呵护心中的良知。这不正与当今社会

4、提倡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一直吗?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 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左传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难,难得是按照道理去做。大道理人人都懂,虽知不行,就是没有认识到,真正懂得了,谁人不行?纵观古今中外,

5、但凡两者做全者,无一不是成功之人。 王阳明的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重新续接上了“生命之乐”的孔学真义,使人人都沐浴在圣人之学的光辉里。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 人的一生不是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行。面对浮躁虚华的当下世界和迎接不懈、眼花缭乱的未来世界,我们都在选择一个既可以修养心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修行法门。有的人痴迷于外求,有的人寄托于内修,但同时能满足心灵和实践内外兼修双得、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宏大之门当首推心学一派!阳明心学是开放的,它传承了儒家文化明德、至善的核心宗旨,借鉴了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合儒释道开创心学一派改变了东亚近代史命运;阳明心学也是进取的,当代社会,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也要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与方法论,融贯东西方创新出服务世界的“中国好声音”中国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