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316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主任总结 关于常规管理一个学生初入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因此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 班主任要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与努力工作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那么,这些需要必将化为学习的动力,表现为自觉的行为。同时,这又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爱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人人都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同学之间团结友爱,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关怀备至。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成为每个成员的需要时,那么良好班风也就即将形成了。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良好与否,是判断人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低年级学生处在“学之处”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如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改掉,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而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也不是简单的说说教教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学习习惯、性别特征、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等情况来对症下药,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借助多方面的力量来进行。必须反复训练,长期督促。 坚持正面教育这一教育原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我们老师对于无良好学习

3、习惯的学生不能一味训斥、批评,甚至讽刺、嘲笑。而应该出于爱心,耐心的做思想工作。鼓励学生,有进步就给予表扬,这是正面教育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形象,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才好。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大多缺乏自我管理的方法。因此,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这方面,我先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的放矢的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目标,这个

4、目标要同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从而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远大的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个性品质的锻炼和形成。 第三,注重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丰富多彩的主动性活动,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和谐舒畅的心理氛围,能使学生有一个相对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集体目标。 切实可行的目标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吸引力。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符合大家需要和愿望而又能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共同目标。这样一个得到同学们共同理解和承受的目标,定能激励和鼓舞人心,使全班同学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使班里存在的各种小群体都能在班级共同目标下协调起来,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都能受到良好的

5、教育。比如,在刚建班时制定了班级总体奋斗目标“让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把这几个字贴在板报上,时刻提醒学生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少先队员的规范。并结合学校的五项评比,制定了小目标“争取在年级常规评比中不扣分”,如果哪一点做得不好,那很容易对照并改正。开学初,班上先后有两个学生从外校转入,我就和同学们定下目标“把我们班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同学们对新转入的学生都很热情,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随着班级的常规管理基本稳定,我和同学们商量,提出了新的目标,班级申请“第一批文明班级”,同学们的热情高涨,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并制定

6、出下一阶段的目标:保持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及时了解班级情况,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的措施 对学生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反复的,你不能认为只要教育过他一次他就会永远记住并学好了。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及时了解班级情况,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基本养成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很多学生会出现放松自己的现象,表现在上课开始讲话了,预备铃做不好了,作业也马虎了,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了打分制。这一招果然有用,很多调皮的男生安定多了,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所以被扣了分,他们都很着急,但对这些同学采用了增加加分机会,让他们通过多为班级做好事来加分。这样一来,同学们为

7、班级服务的热情增加了,渐渐地有些学生还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没有加分也能主动为班级做好事。 总之,班级管理是纷繁复杂的,学生每天都在成长着,每天都会有事情发生,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学生的变化,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的措施。 班级常规管理心得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除了细致更要讲究方法。学习了材料我的感触更深。 做好常规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细中见精。“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应该成为班主任的座右铭。学校管理的成败在班主任,学校教育的成败在班主任,学校发展的成败在班主任,也就是说,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基础力

8、量就在班主任。你要管理好班级,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记住学生的生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知道今天哪个学生生病,今天值日谁未到场等等,一是给学生以关爱、温暖,一是给学生以一种感觉,老师对我们什么都了解,我们不能有什么差错等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新学期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养成,制订严格的班规并要求每位同学熟记班规,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并教导他们每天应该怎样做。 例如:教室课桌椅的排放、卫生区的打扫、红领巾的佩戴、穿着、语言等等。以后每天进教室首先看桌椅排放是否整齐,如有不整齐的我会亲自去安排一下,如果是整齐的话,我就当着全班

9、同学的面进行表扬。时间一长,全班同学都知道我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看桌椅,所以每当我进教室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把桌椅摆整齐,这需要坚持很长时间后才能养成的习惯。 接下来检查学生服装是否整齐、是否佩戴红领巾,围教室走一圈就行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有违纪的第一次就要严厉批评。每天我在教室转圈的时候,学生就知道我在干什么了,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纠正自己的违规行为。 第三就是叫班干部去检查公共卫生区等,如发现当天值日生马虎了事,教室、走廊不干净,我会主动拿起扫帚打扫教室,当天的值日生就会在全体同学的目光注视下变得无地自容,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卫生不干净的现象了。 这就是“意教不如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些“小事”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也不再为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而忧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