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5415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班级文化建设课题个人研究报告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者和设计者。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班级文化内涵的理解,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首先,班主任必须明确把班级培养成为怎样的班级,把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学生?其次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了解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积极效应,从而自觉把班级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怎样建设班级文化? 确立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真正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漂亮整洁的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在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如何发挥这些隐性的教育力量,来促使学

2、生的发展,帮助孩子走出误区,改变习惯,完善自己,铸造人格精神。在确立班级文化的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两点:1、综合素质的人才等于人文修养加科学知识。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引导。2、把营造热爱学习的风气放在班级文化建设的首位。 确立新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 1、班级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原则。班级文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引领的学科文化建设。它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如制度文化建设、情感文化建设班级环境布置等。 2、班级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原则。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以教师为主体,新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开放性原则,要积极听取家长、学

3、生的建议,让家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共建者。 3、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性原则。爱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 4、班级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原则。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师生不断的磨合中逐渐形成的。 5、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化教学原则。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整体性方向,又要给学生的个性化留有余地。 建设新班级精神文化的策略。 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当这种局面

4、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所以在教育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共同繁荣班级精神文化。 1、把握学生的需要,找准切入点。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各自的心理需求、发展需要。教师把握学生该阶段的需要,找准教育切入点,有利于学生认同感的产生。 2、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感动学生。在我们的新课程教材中,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去感受爱,感受关怀,并且让这种美丽的关怀在课堂中弥漫,在生活中滋长。 3、丰富班内的评价,学会赏识。在传统的班级中,学生在校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长此以往,会削弱了学生独立评价能力的培养。在新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加强“一

5、事一评”,阶段推出班内多种“明星。”可以是体育、学习、表演、帮助同学、努力进步等各方面。这样形成“班内星光灿烂”和积极向上的局面。 4、洞察每个学生思想动态,适时个体教育。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既要把握好班级发展的大方向,又要悉心洞察每个学生思想动态,适时对学生个体教育。有时候一个人会带动一大片,因此,对个体中出现的一些好的苗头教师要积极加以指导推广,力争把好事办得更好;对个体中出现的一些不太好的苗头教师要极力引导,把坏事变好或者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积极加以疏导,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5、言传身教,以用宽阔的胸怀,做真诚的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

6、关系这对矛盾,一直处于重要位置。教师要以宽阔的胸怀,真正把学生提到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的角度去包容、接纳。学生可以自私,学生也可以自我,我们有义务去影响他们,但是无权去命令他们按你的模式去生活。在工作中,有时当师生矛盾激化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师与生的很多想法不是对等的,学生出现错误就理论上是必然的,教师去引导施教是天职,因此,不能去顶、去争、去压,而应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 如果说士气是军队的灵魂,那么,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则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

7、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让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 建设新班级物质文化的策略。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怎样构建一种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它包括: 1、教室环境布置。 “孟母三迁”说的是“环境影响人”。学习氛围的营造的确是很重要的。当你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你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对知识的崇尚、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使你不得不想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学习过程,课堂与生活紧紧相连的一种学习状态。它需要师生、生生之间有

8、动态与静态的交流;需要经常地有大量信息的补充;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竞争和交流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说话。下面我以本班为例交流一下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 学习园地。在我们班中,学习园地的布置分两块,一块是优秀作品的展示区,另一块是“你说,我说,大家说”的交流区。在展示区,有时展示的是学生的考察报告,有时展示的是优秀书画作品或优秀作业,有时展示的是个人画展等,一般更换较少,比较精致美观。另一块交流区,展示内容十分丰富。有节假日外出游玩的照片加几句简短介绍的小简报的;有新闻快递,如神州六号上天;有课中小练笔;有对文本中人物性格讨论的小帖子;有表扬班中好人好事的;有对社会上、班级中某

9、些问题有不同观点的;有谈综合实践活动感想的;有查找所得的各种资料学生在交流区每传上一个帖子,同学们都会以回帖子的形式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里交流碰撞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班中的帖子一般都以书面交流的形式回复,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图书角。在我们班里,曾多次开展了“捐一本看50本,让图书流动起来的活动”。平日里,在我们的图书角总是整整齐齐地放着许多书,书有皱角的地方不知道被谁用回型针定型着,有破的地方被人用胶带纸修补过。为了保证同学们看到更多的书,我们选出了图书管理员,建立了借书制度,规定了借还的期限。每月由图书管理员推荐两名“爱书好少年”,要求学生文明借阅。看完一本书后,还要交流一下看书收

10、获,有些有摘录习惯的学生看完一本书就有摘录了半本本子的读书收获,在交流区与大家交流。有了同学们的推荐,喜欢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竞赛角。为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需要小组合作的项目我们记团体分给小组发小浪花,个人十分换一朵小浪花,谁得到的小浪花就在标志上写上谁的名字,贴到小组圈内,表示你为你们小组争光了。到学期结束,根据评出浪花的数量评出“浪花少年”和“浪花小队”。 植物角。每个小队照料一盆植物,只要能成活,到学期结束奖励三朵小浪花。另外,每逢春季我们会让学生种一些容易成活的草本植物;每到冬季,我们会动员孩子们养一些水仙花之类的植物。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

11、自然,热爱大自然中的生命。 队务角。在队务角内一般发布一些班级公告,如班规、班级宣言、队知识、班干部的任命公告,近期注意事项、班级荣誉等。 2、开展各项校内主题活动。 平时我们经常利用班队课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请进来讲座演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之余收获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科技节,我们会邀请科委的一些老同志来讲一些如何做科技小制作的知识;书画节我们会联合大学搞老少书画联展;有时还会联系消防队,搞火灾逃生演习,以强化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 3、校外研究性学习。 结合学科要求和校本课程的需要,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研究性学习。老师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分配好调查内容,每个活动小组由组长

12、发动,招募一名家长义工,在节假日外出调研。返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资料整理,以各种形式向同学们汇报。我们搞了一次中华传统文化调研。经过大家多次商量决定,此次传统文化我们决定去调研一下“中华戏曲”,根据同学们的喜好,分别对戏曲常识、戏曲与服饰、戏曲与书法、戏曲与音乐展开了调研,最后学生以资料展示、介绍、说说演演等形式向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作了展示,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家长的鼓舞。 总之,通过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家长、学生能共同溶入大集体中,感受大集体的温暖,繁荣大集体发文化。 建设新班级制度文化的策略。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

13、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建设我们班级的制度文化,让班级活而有序,在有序中而不死板呢? 关键是要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1、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得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保证相应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则的,如在大街上走路有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和同学做游戏,有游戏规则,如果你不遵守游戏规则,就请你退出游戏在学校里学习,也要遵守学习的规则,否则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 随着班规的产生,为了督促同学们自觉履行班规,还制定了一系列

14、检查和奖惩制度。在竞赛角的比赛,在一段时间内在班中掀起了争做规范生的热潮。 2、班干部实行以旧带新轮流负责制。 我们相信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长处,作为学校应该给每个学生以机会,所以我们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是一个管理的岗位,学生自愿参与竟岗。考虑到班级正常运行秩序,我们的轮换是一半一半换的,比如,这一届换下来的是班长、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职位,下一届换下来的是另一半。在换届之前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去申报自己所要竞争的岗位,通过竟岗演说和群众投票,得票高的学生当选。上一届班干部不再参加这一届的竞选。为了督促班干部在班级中执法公正,以身作则,我们还成立了班级委员会,有三名不担任班级职务的学生、班

15、主任和一名任课老师组成。被弹劾下来的班干部三届不得参加竞选。 3、在班中设立体验岗,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日常班级工作可分为管理和服务两大方面。班中的体验岗是一个服务性的岗位。设岗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是:根据班级生活的实际需要,增设多种目标与任务明确、集体生活中所必须的岗位。岗位和任务的确定,最初由教师提出,并征得大家的同意。以后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改变。岗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合并、分设、取消或增加。岗位在承担责任的大小上有差别,性质上也有不同。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必须选一个服务性项目。并加强对班级小岗位和干部的工作评价。 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教师应牢记一个规则,有布置一定要有检查,

16、否则长此以往,所谓的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的实施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 班级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和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绚丽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能使学生的能力、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净化,从而使班集体形成正确的舆论、严谨的学风、健康向上的班风。一旦形成了特有的班级文化,它就会反过来对班主任的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得全班同学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的影响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奋斗。 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帮助。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更新。2、必须要依靠学校、家长、社会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