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5633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步骤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体温计、体温表盒、听诊器、血压计、纱布、手表、 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 操作步骤 评估环境、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解释操作要点说明 取得患者的配合 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嘱患者做好准备 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检查听诊器橡胶管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用物准备 传导是否良好 检查血压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零刻度线上,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气泡断裂 选择体位 选择部位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肢体应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测量部位 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 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测量10m

2、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精神放松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 腋下出汗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正确测量体温 护士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绌脉测量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计数1min 搏动处,压力大小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 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正确测量脉搏 测量30S,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

3、min。如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 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分散病人注意力,使病人处于自然呼吸的状态,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为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情况,计数1min 呼吸不规律者及婴儿应测1min 正确测量呼吸 的起伏 测量30s,将所测得的数值乘2,即为呼吸频率,如病人呼吸不规则或婴儿应测1min 记录数值 方式:次/分钟,如70次/分钟;绌脉:心率/脉率 如100/70次/分钟 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必要时脱袖以免袖口过紧,影响血压准确性 放妥血压计,开启水银槽 驱尽袖带内空气,将袖带橡胶管向下正对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使袖带下缘距肘窝2

4、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将脉搏和呼吸测得的数值绘制在体温单上 下肢腘动脉测量时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35cm,将听诊器置腘动脉搏动处,其余同肱动脉测量法并注明为下肢血压 缠绕袖带 加压注气 先触摸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充气不可过快过猛,以免水银溢出 脉搏动最明显处,关闭气门,均匀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 缓慢放弃,注意肱动脉缓慢放气 搏动声音和水银柱刻度变化,视线应与汞柱所指刻度保持同一高度 当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判断测值 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

5、盖右倾45,使水银全部回流槽整理归位 内,关闭水银槽开关,平稳放置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正确解释测量结果,感谢病人配合 以分数式表示,收缩压/舒张压mmHg,如变音记录数值 与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两个读数都应记录,记录方法为:收缩压/变音/消失音mmHg,如180/9040mmHg 先用纱布擦净体温计,正确读数 严格做好体温计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检查记录体温计 告知测量结果,感谢病人合作 将测量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 整理消毒 为病人整理衣被,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将体温计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 注意事项: 1. 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

6、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粘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2.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 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5. 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6. 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7. 袖带过宽过紧,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过松,测得血压值偏高。 8. 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9. 视线低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高;视线高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低。 10. 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 ,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