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文学词的概说李清照生平创作细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别与文学词的概说李清照生平创作细读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女性视角解读李清照永遇乐,一、性别与文学二、词的概说三、李清照生平创作四、细读永遇乐,女性文学:广义的女性文学是指女性创作的文学。狭义的女性文学是指五四之后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文学。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一、性别与文学,首先,就传统女子的创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而言,较之男性更少功利意味,而富于自遣自娱色彩。其次,与封闭狭小的生活环境和备受压抑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古代女作者的思维主要朝向自身,呈内敛状态。第三,女子的生活背景和人生命运对其文学创作的审美选择产生明显影响。,古代女性文学创作,1.诗经中女性创作占有一定的分量2.春秋战国之际,女性作家不为多见3.
2、汉魏六朝时期,女性创作大为增多4.唐宋两朝,女性有才名者为数众多5.元明清时期,女性作者剧增,古代女性文学的脉络,1.词的基本知识,词全称“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刘熙载艺概)“词别是一家”柔媚香艳;“词为艳科”;“诗庄词媚”;“诗之境大,词之境狭”,二、词的概说,词谱:每一种词牌的写作格式。填词: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格式来写词。词分两段,令曲一般只有一段,慢曲有三段、四段。词的韵数、韵位、韵调、韵声依曲而定。词的句式参差多变。词在字声方面须讲究。词有宫调,宫调由七音和十二律吕组成。有28个宫调。词讲究布局,重起结过片。“词起结最难,而结犹难于起。”,词兴
3、于唐,盛于宋,衍于元明,复盛于清。“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然亦存乎其人。”“婉约”是词的当行本色。“豪放”是别调。,2.词的流派,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婉约派词的特点:1、题材上以男女情事、伤春怨别为主;2、体格风调上以柔婉低调缠绵往复为极致;3、结构缜密而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4、婉约派词人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有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豪放派
4、词的特点:1、题材上纵意抒写,打破“艳科”的藩篱,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2、气象恢弘,风格雄放,笔力劲健;3、语词宏富,用典亦较多,以言志抒怀为目的,表达豪放、旷达;4、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贺铸、陈与义、张元干、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陈亮、陆游、刘过等人。,三、李清照生平创作,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历城)人。其父李格非为北宋晚期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也善做文章。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婚后与丈夫诗词唱合,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靖康二年(1127)北宋亡,南渡避难,不久丈夫病死,她亲历变乱,颠沛流离,在困苦孤寂中
5、度过晚年。,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安上已脱是女,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元伊世珍嫏嬛记卷中引外传),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
6、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宋周辉清波杂志)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政易安作也。(元伊世珍嫏嬛记卷中引外传),李清照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词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清 王士祯)“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宋 王灼)“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清 沈谦)“不徒俯视巾帼,
7、直欲压倒须眉”(清 李调元)“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她工诗能文,词为宋朝一大家。其词今存者仅四十五首,约3500字。她的词以婉约为主,工于造句,创意出奇,长于白描,形象鲜明,被称为“易安体”。她在词学专论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并提出了词的六条标准:高雅;浑成;协律;典重;铺叙;故实,柳屯田永,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至晏丞相、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所为小歌词,真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又往往不协音律。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可。后晏叔原、贺方回、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而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少游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即尚故实而多
8、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见易安居士事辑),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漱玉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及各种选注本。,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长于以优美的韵调表现相思离别等题材。(清新明丽)后期:写国破家亡后的凄凉身世遭遇,沉郁悲凉。(悲苦感愤),李清照词的特色语言独具特色通俗优美。通俗自然,明白如话,擅长白描、善用口语,既浅近又不庸俗,既工
9、丽又不艰深,称为“易安体”。善于用最平常而简炼的生活化语言,精确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流程。,音韵和谐入乐 主张“协律”。如声声慢中多用双声、叠韵,用舌声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十二字,全词九十七字。末几句尤其以舌齿两声交错,是有意以啮齿丁咛的口吻写其忧郁的心情。,善于选取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淡雅清疏的审美意境 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创造出诗意浓郁,淡雅清新的境界。从而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奥秘。,1.聪慧开朗,活泼天真的少女 如梦令 点绛唇,李清照自我艺术形象,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10、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ch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才华横溢,情思如缕的少妇 一剪梅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饱经忧
11、患,孤独憔悴的老妇声声慢武陵春永遇乐(落日熔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z mng舟,载不动,许多愁。,4.倜傥有丈夫气的巾帼形象,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永遇乐细读,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12、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写作背景,本词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晚年避难江南、流寓临安时的作品。“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宋)张端义贵耳集,词的主题,这首词通过写南渡之后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十分深沉地反映了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悲凉心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文本细读,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情景和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词的下片着重写作者南渡前在
13、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景象与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人在何处?,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是晚晴,写的是元夕绚丽的暮景,意即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如璧玉一般,在空中弥漫。这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色彩绚丽,形象飞动,且本篇写异乡佳节,以良辰起笔,入手稳健沉着,不露痕迹。“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春意知几许?,“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这是紧扣元宵节而写初春之景,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梅花落的曲调。“春意知几许”,自
14、有一种伤春惜春之意,“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次第岂无风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谓值此佳节良辰与融和天气,难道转眼间就没有风雨了吗?这又在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时值春天却谓春意尚少,元宵佳节加上融和天气,又联想到风雨,这样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忧惧的特殊心境。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前面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而后分别接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连用三个反问,上片连用三个反问。第一个设问是问自己身在何处?是明知故问,写出作者化解不开的
15、漂泊异乡的凄凉。第二问是在“染柳烟浓,吹梅笛乱”的初春之时,“春意知几许”,反映了伤春惜春、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反映出生活动荡、时世祸福莫测的忧危心态。且三个问句的句式特点,第一问四字,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六字,可谓语气加强,层层推进,说明悲凉心情之来,越加强烈。,“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只因心绪落寞,婉言推辞了观灯赏月的邀请。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半生漂泊、饱经忧患后百无聊奈而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家事国事全非,故国沦亡,词人孑然一身,现时的元宵节心情如此,而往昔的佳节又如何呢?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这就自然引起了下片对往昔的回忆,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16、。,“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未遭遇家国不幸、家庭优裕的词人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每遇元宵佳节,自是隆重欢乐。“铺翠冠儿,金撚雪柳,簇带争济楚”,写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可如今人老了,面容憔悴,白发萧疏,虽遇上佳节,哪还有心思外出游赏呢?“如今憔悴,风鬟霜鬓”,写词人的自我形象。虽值元宵佳节,又值“融和天气”,她也无心去观灯。“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
17、的心境。“怕见夜间出去”,一个“怕”字,写尽她不堪承受的精神苦痛。,“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波澜,往事不堪回首,一个元宵节也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展现得淋漓尽致。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又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词人伤感孤凄的形象,是何等的悲凉!,全词以元宵为聚焦点展开描写、叙事、抒情,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艺术特色,1.运用今昔对照与哀乐情景相映衬的手
18、法。2.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描写采用文语,叙事抒情上用赋笔,直书其事,直陈胸臆,用的却是平常语。3.层次安排上极有次第,手法稳健沉着。上片开始连用三个反问。,(三)翻译 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那人去的还未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快到,现在虽然晴和,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不了,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打扮已经懒了,更说不到去逛,只管听着人家玩吧。(徐志摩白话词十二首之八,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女性特有的敏感气质、细腻感情、学养天分。诗意的伤感和惆怅,莫名的孤寂。,女性的视角,1.这首词如何使用反衬手法,以乐衬哀?2.你从本词能体会到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的特有气质吗?,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