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667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最经典的土话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台州最经典的土话,在此,组员:解晓丽,目录,跟我读一读,跟我看一看,跟我听一听,跟我搜一搜,跟我学一学,第一部分 跟我读一读,方言:啊呐 普通话:怎么办?方言:年度白给 普通话:胡说八道 方言:福激噶姆 普通话:不知道是什么 方言:猪咬靠 普通话:运道不好 方言:馒头吃噶么 普通话:晚上吃什么啊 方言:噶无宁 普通话:哪里人 方言:一困井噢 普通话:想睡觉 方言:听娘苦新 普通话:明天早上,方言:杀甲得猛 普通话:厉害的很 方言:拍得欣消 普通话:晦气,倒霉 方言:缠死脚骨 普通话:唠叨 方言:嘻嘻开 普通话:玩玩去 方言:贼甲无 普通话:在哪里 方言:无告 普通话:没关系、好的、同意 方言:

2、年无白条 普通话:头脑不清醒 方言:呛醒噢 普通话:忧心 方言:老实煞甲 普通话:真厉害,目录,跟我读一读,跟我看一看,跟我听一听,跟我搜一搜,跟我学一学,第二部分 跟我看一看,这是一段非常感人的台州方言小品。正值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由黄岩慈善总会发起,在台州市黄岩区的广场上,一场纪念汶川地震的活动开始了。当晚六时许,雨下的很大,直至八点左右,雨稍微停了一下,演出如期开始。在演这段小品时,雨又下的很大,两位演品冒雨演完这个节目,精神可敬可佩。(点击一下),目录,跟我读一读,跟我看一看,跟我听一听,跟我搜一搜,跟我学一学,第三部分 跟我听一听(我挣钞票掉度娘)点击一下,目录,跟我读一读,跟我看一

3、看,跟我听一听,跟我搜一搜,跟我学一学,第四部分 跟我搜一搜,摘要,台州方言的基本性质,对台州方言本字考证的作用,从古语中得到的台州方言的本字,台州方言中大量的本字存在于古语的原因,台州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种,较吴方言中的温州方言、宁波方言更有学术价值。因为台州方言可以说是古语的“活化石”,它的本字大部分来自古语。将台州方言与本字对应起来,便会发现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雅之气。,摘要,台州方言的基本性质,台州方言属于吴语,分布在浙江省东南地区一带,主要使用人群是台州市的人。台州方言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1、没有翘舌音:zh ch sh r。通常将zh发为zh或j,例如:猪、柱、张、照、明。2、齿音

4、较少,鼻音一般不经过鼻子,而从喉管发出。3、台州方言中多音节韵母最后边的一个音通常被吞掉,不少音在最后一个音被吞掉后,声母不得不随之而改变。4、台州方言阴平与上声比较少见。最值得一提的是台州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音。如吃啜chuo,女囡nan,锅镬huo。,对台州方言本字考证的作用,台州方言是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产物,是台州地域的人进行交流的沟通的语言工具,也是信息、知识、文化在台州流通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在台州方言中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无穷的歇后语、谚语、俗语、老话。这些词的表达效果在某一程度上说,有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所不及的地方,它可以更加灵活、巧妙、生动地表达一种情境、一个道理、一种情感。

5、倘若可以把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中的歇后语、谚语、俗语、老话纳入到文本的表达中,可以达到极佳的表达效果。可惜的是,一些具有极大的形象内涵、审美内涵、表达潜能的词却很难用汉字来表示。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对台州方言进行本字考证。本字考证在台州方言的发展、诠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古语的传承,以及台州文化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语中得到的台州方言的本字,台州方言中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古代汉语中的词汇,有些可以追溯到江东方言,有些可以见楚语,有些可以见古代佛语中,有些还可以追溯到晋代、唐代。因此,可以说台州方言是古语的“活化石”。台州方言的这一特点,将它带入了一个“雅致”的语言范围中。古代的

6、文明,雅气也在台州方言中生动地显现出来。细细翻阅文献,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出自古语的本字。例如“娘妗”“新妇”“僩”,(1)娘妗,【】(jin55)在台州方言中称舅妈为【】(a55 jin55)或【】(niang35 jin55)。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中有一句话:“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这句话中的“妗”是指舅舅的妻子,它的语音和语义与台州方言中表示舅舅的妻子的词是一致的。那么台州方言中的【】(a55 jin55)或【】(niang35 jin55)中的【】(jin55)应该就是“妗”,可做为台州方言中“舅妈”的本字考虑。,(2)新妇,【】(xin55fu51)台州人称新娘为“新妇”。古人也用“新

7、妇”来称呼新娘。如“若使新妇得参军,五儿也不啻如此。”(世说新语)中的“新妇”,指的就是“新娘”。,(3)僩,【】(xian51)台州人在劝别人不要自大得意、沾沾自喜时,通常会说:“消【】(xian51)不要得意”(“消”为台州方言中的谐音,“不要”的意思),或者用“【】(xian51)死”来形容一个人沾沾自喜,得意得不得了。查阅古文,笔者找到了一下语料:僩然自市,不复顾忌.张唐英蜀铸机 凡其觉,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张平仲续世说奸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僩”均为狂妄自大的意思。在台州方言中【】(xian51)的贬义性相对古语中的“僩”有减弱,总体来说“僩”可以作为【】的本字。,台州方言中本字存在

8、于古语的原因,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域的影响是最基本的。历史、地域的变化也会影响语言的变化。(1)现在的台州方言属于吴方言,在形成上跟吴语中的其他各大片也大体相同似。从文献记载与语言材料表明,最初民间吴越两国通说一种古越语,即侗台语。而当时的台州的北面、西面分别是齐国、楚国。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夏语),对台州语言有一定的影响。(2)到了公元前3世纪,楚国灭越,派春申君加强对吴越之地的统治,楚治吴历时560年,直到秦统一中国后。楚人在吴地仍有较大的势力和影响,东楚方言和古吴越语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3)到了秦汉时期,中央开始在吴越一带置郡没客驻兵,标志着汉人对吴越地区进入正式

9、的开拓阶段。浙南、福建的越族的力量还强大,虽然汉武帝诏命伐东 瓯珉于江淮,但只是迁走了三越的王族、军队与豪强,而广大没有被汉化的越人进入山区成为山越,重出故地,形成回浦(台州)、治(建安)、东治(福州)三县。此后到了五胡华乱,永嘉丧乱,晋室南迁,大量汉族移民南下。渡江南下的士族、百姓多达百万。南下的汉人带来了北方话,与吴语的差异很大,两大方言的冲突明显,也有过竞争,结果王室和众多北方人使用的方言取胜。(4)到了宋室南迁,汉人人数大量增加,增强了雅音官话对古吴语的作用。这一历史过程,使古语中较雅致的官话成分融入到最初的台州方言中,建立了台州方言与古语的最初关系。可见,今天的台州方言中的许多本字来

10、自古语,或台州方言仍然保留了部分古音,与其历史、地域相关。因为语言的发展使不能脱离历史地域而独立发展、存在的。,方言历史发展构图,古越语(侗台语),汉语(华夏语),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北方话,雅音官话,台州方言,目录,跟我读一读,跟我看一看,跟我听一听,跟我搜一搜,跟我学一学,第五部分 跟我学一学,(1)豆腐生(2)剪绺(3)吗 呣(4)小大娘(5)食饼筒,(1)豆腐生,解释】豆腐生,台州人习惯的豆腐脑叫法,“生”念sang(升调)。豆腐生有甜咸之分,甜的浇上粘稠的红糖浆,撒点桂花,香味扑鼻;咸的放上炊皮、榨菜、紫菜、葱,味道鲜美。咸豆腐生似乎更受台州百姓的青睐,如椒江的炊饭豆腐生,温岭的嵌糕

11、豆腐生都快成专有名词了。【嘉宾】程和平(英语老师,现研究台州方言)豆腐生在各地叫法不一样,南方多叫“豆腐花”,北方习称“豆腐脑”,也有叫“老豆腐”的。从命名特点看,“豆腐脑”,细嫩如脑;“豆腐花”,乳白、软嫩,呈花状。“豆腐生”的“生”大概有碎、散之意。相声演员冯巩有关于豆腐的经典搞笑台词,大家乐一下:“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2)剪绺,【解释】在台州方言中,“剪”的读音与普通话“解”相似,“绺”的读音与普通话“柳”字相似。“剪绺”椒黄路一带过去使用较多,是指“在路上被偷”,而

12、温岭人惯用说法是“被拐”,“拐”与普通话“寡”读音相似。【嘉宾说法】林晓晓(路桥人,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现专门从事台州方言的研究)“绺”这个字在东汉之前就有了,它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缕一缕的丝线很多。后来延伸为丝缕编成的线,引申为系物的带子。我们知道,古人的钱包叫作荷包,那时没有拉链,就用小绳子系着,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系物的带子”。谁都看得出来,专门剪人家荷包带子的人是什么人了。“剪绺”一词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个说法沿用了几千年,我们台州也传承了下来。,(3)吗 呣,【解释】吗呣,读音近似英语的mum发音。吗呣是大人给小小孩喂饭时,为哄孩子吃饭而模仿小孩吃饭声音和动作的一个词语,既拟声又拟态。

13、“吗呣,吗呣!”翻译成成人的语言大概是“吃吧,吃吧”,“来吃吧,来吃吧”。【嘉宾】程和平(英语老师,现研究台州方言)台州方言里表示吃饭的词语很丰富。饭吃得快叫“三划两咽”;吃饭慢吞吞、半天吃不下几口叫“麦秆喉咙筲箕肚”;吃饭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叫“饿牢里放出来样个”。饭量小称“先生肚”,饭量大则叫“猪娘肚”。吃饭的贬称有哽饭、吞饭,除了哽和吞,高级别的还有“捣”。哽和吞都是不正常的吃饭方式,常在发怒、斥责时用。如淘气的小孩远过了吃饭时间还没回家,家长会说,这么晚了还“弗死窝里来哽(吞)饭”。捣则是灌的意思,是被人家硬塞的填鸭式吃饭,因此贬义程度更甚。,(4)小大娘,【解释】在台州方言中,“大”

14、与“度”同音。指的是姑娘、女孩子的意思。【观点】这是浙江一带的方言,在温岭比较流行。网友“如风”说:“在台州,应该是指过了适婚年龄还没嫁出去的姑娘。”【嘉宾说法】林晓晓(路桥人,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现专门从事台州方言的研究)“大娘”这个词在其他地方的方言中也表示称谓,如丈母娘、丈夫的姐姐、妻子、姨母等。但台州方言中的“大娘”,有着更年轻的气息。台州方言称男孩为“细”,女孩为“大”。但这里的“大”已经完全看不出大小的意味了。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姑娘,我们都可以叫她“大娘”,或者亲昵一点,叫“大娘头”。如果特指小女孩的话我们用“小大娘”。有时,也会戏称女孩为“大娘精”,暗含鬼灵精怪的意思。,(5)食饼筒,【解释】食饼筒又称食饼,是用麦粉加水调成糊状,在平底锅(鏊盘)里摊成薄皮(食饼皮、食饼壳)放上米面、鳝丝、猪肉、茭白丝等多种馅料,卷成竹筒状。【嘉宾】程和平(英语老师,现研究台州方言)在临海,食饼也可写成“麦油脂”,路桥人则称“麦油煎”。有人考证,“麦油脂”写成“麦油煎”更合理,理由是,临海话的“煎”跟“脂”读音近似,“脂”是“煎”的讹传。温岭叫“锡饼”,据说是因饼薄如锡箔而得名。,谢谢,BYE BY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