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881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72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3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3.1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一、国外大气污染概况 1.早期大气污染 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发了大量的消烟除尘技术和脱硫技术,试图治理工业排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但很被动,仅局限于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的的末端治理。,2.20世纪50-60 年代,主要是机动车污染或石油型污染。发达国家各类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石油类燃料消耗剧增,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急剧上升,大气中飘尘、重金属、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普遍存在。这一时期,人们对

2、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大量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和低氮燃烧技术。然而直至今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引起的石油型污染仍未得到有效遏制。,3.酸雨,酸雨最早出现在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随后由北欧扩展到中欧和东欧,直至覆盖整个欧洲。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西欧、北美和东南亚。1979年11月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欧洲和北美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多数国家都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制订了减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规和措施等。在欧洲,一

3、系列硫协议的执行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量削减,酸雨进一步加重的势头得以控制。,二、我国大气污染现状,(1)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02和烟尘,大气 污染的特征属于煤烟型。(2)北方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夏季,早晚高于中午。南方城市是S02造成的酸雨和高硫煤地区的S02污染,北方城市的突 出问题是冬季采暖期的烟尘和S02污染,非采暖期由于风沙和扬尘 的作用,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也较高。(3)产煤区污染高于非产煤区严重,尤其是高硫煤区为重。,1.3.2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 所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指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

4、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其内涵就是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运用多科学、多途径、多种手段进行防治,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这种综合是立足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之上。,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应遵循的原则,(1)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2)回收资源与净化处理相结合,以回收资源为主。(3)分散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4)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5)人为净化与自然净化相结合。,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

5、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1)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2.合理利用能源(1)改善能源结构,推广应用清洁能源。(2)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3)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集中供热,发展城市煤气。(4)改进燃烧技术和燃烧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3.提倡清洁生产,控制废气排放(1)清洁生产 源头控制(2)控制废气排放工程技术措施 安装除尘净化装置。高烟囱排放。4.做好大气环境规划,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5.绿化造林,增加自净能力。,1.4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限制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

6、含量而制定,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防治大气污染的依据和手段。,1.4.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为目标,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质量管理和评价、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我国1982年制定并于1996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了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铅、苯并芘和氟化物等9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 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

7、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 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 疗养地等。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其中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依次类推。,1.4.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我国于1979年

8、重新修订公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一些污染物在国家没有制定它们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时,可以使用这一标准。在生产岗位上,为了保护长期进行生产劳动的工人不引起职业病的危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还规定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1.4.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实环境大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对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所规定的允许排放量或排放浓度,以便直接治理污染源,防止污染。它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设计的依据,是控制大气污染的关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目前我国最新制定

9、的和正在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 31999;(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1996;(5)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8)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114761.793);(9)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62193)。,1.4.4 空气污染指数,所谓空气污染指数(API)

10、是一项可以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空气环境质量的指标,是将若干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参照一定的分级标准,经过综合换算后得到的无量纲的相对数。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今后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将调整增加其它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的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范围从0到500,分5个等级:,(1)API50 为一级,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2)50 API100 为二级,空气质量为良,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100API200 为三级,空气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

11、量三级标准;(4)200API300 为四级,空气质量中度污染;(5)API300 为五级,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1.5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1.5.1 臭氧层破坏 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是生命的保护层。紫外线能杀死、杀伤生物细胞,或造就细胞、遗传物质畸变,导致生命的死亡和产生各种病变。臭氧层的破坏完全是工业化以后人为影响所致,是氯氟烃这类自然界中没有的化合物消耗臭氧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臭氧层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尤为严重,出现了“臭氧空洞”并历年扩大。本世纪初期,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到2700多万平方公里。,破坏因素:人类活动使用的消耗臭氧类

12、物质(ODS)是其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用于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消毒剂和喷雾剂的氯氟烃类物质(CFC)对臭氧层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氯氟烃类物质会在强烈紫外线的辐射下发生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产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反应过程如下:,臭氧层被破坏将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穿过大气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抑制人的免疫力,使白内障、角膜炎和皮肤癌患者增加。此外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破坏地球上的整个生态系统。,1.5.2 温室效应,一、概念及原理,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3、。,二、温室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O2、CH4、O3、CFCs、N2O、C2H3Cl3、CCl4、CO、CF3Br等。近年来由CH4及CFCs、CO2以外的温室气体数量大而造成的影响逐渐增加。八十年代的研究表明,人为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其中二氧化碳占55,氯氟烷烃占24,甲烷占15,二氧化氮占6,因此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三、温室效应的后果,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

14、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些岛屿国家与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如纽约、东京与悉尼等。,四、怎么减少温室效应,1.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如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 煤),少开汽车;2.另方面我们要保护好森林与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 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3.植树造林,减少使用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不践 踏草坪等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 助减缓温室效应。4.其它,1.5.3 酸雨,一、概念 酸雨,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酸雨问题

15、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最初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最早受其危害的国家是挪威。直至20世纪的60年代,酸雨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如北欧地区受到欧洲中部工业区排出的酸性气体的影响,出现了酸雨。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酸雨的危害全面显示,其范围由北欧扩大至中欧,同时北美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区。目前,中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重酸雨区。,二、酸雨的形成过程,(1)SO2的氧化过程 SO2通过催化氧化和光化学氧化两种途径转化为SO3,再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2)NOX的氧化过程,形成大气污染的NOX主要是NO和NO2,NOX的氧化过程主要是催化氧化。在

16、空气湿度大并存在金属杂质和NH3的条件下,生成硝酸和硝酸盐,最终形成气溶胶:,HNO3,O3、N2O3、N2O5、OH+,(3)酸雨的形成,大气中的SO2和NOX等酸性气体在经过了上述复杂的反应过程后,形成了不易挥发的硫酸和硝酸等污染物,被吸收到云内,在降雨初期被雨水捕集,进而形成酸性降水。,三、酸雨的危害,1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 酸雨可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湖水或河水的PH值降到5以下时,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土壤和底泥中的金属可被溶解到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可能改变水生生态系统。酸雨还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土壤中钙、镁、钾等营养因素,使土壤贫瘠化。酸雨损害植物的新生叶芽,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2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 酸雨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等。特别是许多以大理石和石灰石为材料的历史建筑物和艺术品,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腐蚀和变色。,四、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和酸雨污染的主要途径,1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2优先开发和使用各种低硫燃料,如低硫煤和天然气;3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4采用烟气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5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