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67961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孟子简介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孟子,简 介,漳州一中 黄安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至圣先师孔子,孔子年轻时做过鲁国高官,治国极好,贪官纷纷逃往它国,它国领袖也变得很敬畏鲁国。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据说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至圣先师孔子,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

2、,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品格,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安贫乐道,孔子品格,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

3、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品格,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即“爱人”。,孔子思想,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以身作则,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思想,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孔子思想,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孔子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

5、”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亚圣孟子,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昔孟母 择邻处子不学 断机杼,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6、”。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道德伦理,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孟轲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因此,又叫“良知”。,道德伦理,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

7、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道德伦理,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理想人格,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

8、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仁政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统治者实行仁政,可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民本思想,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其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一、长于论辩。“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二、长于譬喻

9、。寓意丰富,形象生动。寓言:带有劝喻或讽刺性质的故事。三、气势浩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孔林,孔子墓,孔庙,孔府,孟庙孟府,碑林,亚圣墓,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

10、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

11、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庄子品质,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

12、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

13、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

14、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