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67965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读科学教材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解读科学教材,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xx,1,谢谢欣赏,2019-9-5,教材解读一直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2,谢谢欣赏,2019-9-5,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教学要围绕教材进行。,一、教材是什么?,二、教材解读的意义,做好教材解读,能够较好地把握编者的意图,体现课标要求,达成三维目标。分析教材中的学问逻辑,有利于用好教材,帮助我们找到教学的主线索,使知识、能力、情感形成结构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谢谢欣赏

2、,2019-9-5,解读范例: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第二课 磁铁有磁性 从教科书整体结构来看,磁铁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电单元和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有密切联系。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的电、磁部分。(5)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五:磁现象具体内容标准5.1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活动建议:制作指南针5.2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活动建议:做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4,谢谢欣赏,2019-9-5,(6)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六:能量的转换具体内容标6.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

3、式。活动建议:列举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生命世界以及地球与宇宙中所涉及的能量。说出一些常见物体工作时需要什么形式的能量,输出什么形式的能量。6.2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活动建议:讨论各种能量转化的例子,如电灯、电热器、电磁铁、电话、电动机、电池等。,5,谢谢欣赏,2019-9-5,磁铁这一单元包括7课:1、我们知道的磁铁 2、磁铁有磁性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会改变吗 6、指南针 7、做一个指南针。,6,谢谢欣赏,2019-9-5,单元具有的特点是:学生对磁铁已有较多但是肤浅的认识;学生对研究磁 铁有兴趣,活动易于开展。探究活动有:辨别哪些物体是铁材料做的

4、;研究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用没有标识的磁铁研究磁铁的两极;研究几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等。实践活动有: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指南针,7,谢谢欣赏,2019-9-5,磁铁单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科学概念:1、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做的物体。磁铁不通过直接接触也能吸铁。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针是利用这个性质指示方向的仪器。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8,谢谢欣赏,2019-9-5,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得出结论。2、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如辨认物体是

5、不是铁材料做的,辨别磁铁的南北极,解决实验和做指南针时遇到的问题等。3、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设计制作指南针。,9,谢谢欣赏,2019-9-5,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2、体验实验观察、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态度。3、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增强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4、激发动手制作的兴趣和创造精神。,10,谢谢欣赏,2019-9-5,从文中可以看出,本课有两个活动:1、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教学重点)(1)实验检验磁铁能吸引铁(只能吸引铁)(2)用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判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做的。2、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铁吗?(教学难点)(1)隔着纸、布等非铁质固体能

6、吸铁吗?(2)隔着水能吸铁吗?,11,谢谢欣赏,2019-9-5,通过课文,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脚磁性。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12,谢谢欣赏,2019-9-5,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通过第一个活动,学生的科学概念由原来的认为“磁铁能吸铁”、“磁铁能吸引金属”发展到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而且只能够吸铁磁性物质,不能吸引其他金属,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7、通过第二个活动,学生的科学概念由原来的认为“磁铁只有挨着铁,才能吸铁”,发展到“磁铁能够隔着一些薄的物体吸铁”,“磁铁能隔着一段距离吸铁”,“磁铁能隔着水吸铁”等)。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正是教学目标所要达成的。,13,谢谢欣赏,2019-9-5,【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14,谢谢欣赏,2019-9-5,【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演示乒乓球放在衣领上而球不会掉下来,引发学生猜想寻找原因,引出磁铁。,15,谢谢欣赏,2019-9-5,二、探究新知(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激发学生猜想磁铁能吸

8、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铁、铜、铝等金属)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磁铁真的能吸引这些物体吗?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法。3、实验提示。4、学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5、汇报、交流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回形针、铁钉、弹簧、铁球、铁夹子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这些物体都是什么材料做的)那么不能被磁铁吸引的这些物体,他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不是铁做),全班同学形成共识后小结磁铁有它的特殊性,它能吸金属中的铁,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吸。原来同学们猜测对吗?(学生以为铜片、钥匙能被磁铁吸引的,但做了实验后才发现他们不能被磁铁吸引。6、小结;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16,谢谢欣赏,2

9、019-9-5,(二)、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1、演示磁铁能隔着纸张吸在黑板上,引发猜想:磁铁隔着什么物体能吸铁。2、确定实验方案3、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4、汇报交流实验中的发现。从实验可以知道,磁铁隔着纸、布、铝片、塑料片、木片、橡胶皮都能吸铁。就像同学们说的磁铁能隔着所有这些物体吸铁。(是不是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出示厚的木头,磁铁隔着这块木头能吸起回形针吗。)不是所有的物体,只是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所以更准确地说,磁铁只是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5、小结: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6、解释乒乓球不会从衣服上滚不来的原因。解释为什么?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块这么(师板书:磁铁能隔

10、着一些物体吸铁。)请同学们齐读一遍。,17,谢谢欣赏,2019-9-5,(三)、利用磁铁性质解决问题1、出示不同版本、不同面值的硬币让学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找出哪些硬币是由铁制成的。(我们无法用眼睛一眼看出哪些硬币是铁制的,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利用磁铁的磁性加以辨别)。2、回形针掉进这瓶酒精里了。能想办法帮取出回形针吗?(用磁铁隔着玻璃也能吸住铁)最后总结,18,谢谢欣赏,2019-9-5,三、教材解读的范围,现代教材解读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四、怎样解读教材,从确定学习目标角度而言,教材的价值及其研究重点在于:提供学习

11、内容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确定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认识特点的结合点,确定教材多反映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同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19,谢谢欣赏,2019-9-5,1、弄清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3、把握教材的特点4、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5、清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6、解决教材疑点、疑难,(一)教材解读的内容,20,谢谢欣赏,2019-9-5,1、整体解读(教材整体解读)从整体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的编排特点、整体安排等。2、单元解读领会单元安排的特点和要求。3、课文解读包括课文、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二)教材解读的层

12、面,21,谢谢欣赏,2019-9-5,解读教材要“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明什么?”、“文本能够说明什么?”、“文本应该说明什么?”。1、与文本对话2、与编者对话,(三)教材解读的途径,22,谢谢欣赏,2019-9-5,一般来说,解读教材应从解读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解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概念、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五、教材解读的一般步骤,23,谢谢欣赏,2019-9-5,(一)研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

13、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等。任何课堂教学都要受课程标准的指导。(二)泛读有关资料。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所谓泛读,是指在进行教材解读时,阅读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参考书、教材、与教材有关的资料等。通过泛读,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使教材解读既按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全面深入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落实学科教学的各项目标。通过泛读,教师了解各年度教材的内容,为本阶段的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起点,实现与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教学内容的顺利衔接。,24,谢谢欣赏,2019-9-5,(三)通读整个教材。对教材又一个总体认识 所谓通读,是指教师阅读所教学科全部材料。它不要求对教材的细节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对全部教材

14、的阅读你,了解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搞清楚教材内容是怎样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的,是怎样螺旋式上升的,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选取、程度要求等。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25,谢谢欣赏,2019-9-5,(四)细读每一部分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所谓细读,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某一部分(单元)进行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对该部分教材进行解读。通过解读要搞清楚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该部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关系。2、该部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3、该部分教材中包含了哪些能力的培养。4、该部分教材渗

15、透了哪些思想教育。5、该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6,谢谢欣赏,2019-9-5,(五)精读每一节教材,进行具体分析所谓精读,是在细读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某一节进行深入钻研,细致解读每一个图,每一段文字。做到以下几点:1、透彻理解该节教材中的全部知识,深入了解该节教材所述内容的背景材料。要站在高层建筑、居高临下的高度理解教材知识,要能解读该节教材中的疑难问题。2、弄清本节教材再整个单元或整体教材中的地位,课程标准对与其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3、找出本节教材中的难点及成因,找出突破方法。,27,谢谢欣赏,2019-9-5,4、分析本节教材的教学特点和知识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考虑如何通过知识教学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总之,读教材的目的就是:把教材“死”的结果变为师生灵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静态的、不会说话的教材结果变为动态的学习过程。要读懂教材,就是读懂教材的内容安排,读懂作者的编排意图。要读懂“情境图”,在情境图灵活、生动、故事性强的特性启发下理解教材,在教学中用情境图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28,谢谢欣赏,2019-9-5,植物、动物单元解读,我们周围的材料解读,水和空气单元解读,29,谢谢欣赏,2019-9-5,谢谢指导!,30,谢谢欣赏,2019-9-5,31,谢谢欣赏,20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