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工业劳动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时了解掌握(集团)公司职业病分布情况、危害程度,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三、引用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三)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四)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五)GBZ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六)山西省工业劳动卫生监测监护规范四、定义(一)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
2、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二)职业危害评价:包括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及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五、职责(一)安环处是(集团)公司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机构,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主要来源,履行以下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负责生产工艺过程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及危害程度评价生产工艺过程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传染性因素等,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变化。 监测及评价内容:所有粉尘作业岗位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所有噪声作业岗位噪声的强度;所有高温作业岗位气温、辐射热和传染性因素;有毒、有害作业岗
3、位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负责劳动过程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及危害程度评价劳动过程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与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布局、劳动制度、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程度有关。监测及评价内容: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生活习惯的不良,如饮酒、缺乏锻炼等;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单调作业、夜班作业,动作和体位不合理等。负责作业环境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及危害程度评价主要是作业场所的环境,如室外不良气候条件、厂房狭小、车间位置设计不合理、照明不良与通风不畅等因素。监测及评价内容: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防洪防汛、防滑、防倒塌等措施执行情况;厂房内安全通道、安全提示标牌的设计、使用情
4、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工作场所照明情况;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通风情况等。(二)各二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作为二级单位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机构履行相应职责。六、管理(一)对二级单位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机构的管理及要求各二级单位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机构每季度最末一月25日前将本季度监测及评价结果报安环处。每年12月15日前将下年度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计划报安环处备案。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二级单位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管理机构应确定专人配合(集团)公司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工作。被监测单位应根据监测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有计划实施。(二)(集团)公司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部门管理内容及要求安环处每年末将当年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总结和次年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计划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安环处、各相关单位应配合政府卫生部门进行职业性危害岗位检测、抽查、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