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68388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市出江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方案一、 系统概述1、 系统的作用通过对煤矿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或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利用虹膜等考勤系统,实现人员的考勤管理。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高速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解决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标识体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1) 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矿井人员定位管理包括矿井人员定位、工作考勤、员工工资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网络数据通信等,用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监测、办公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人员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 矿井车辆定位管理(可选

2、)矿井车辆定位管理包括实时监测、车辆档案、查询统计、管理维护、报表生成、帮助系统等,用于煤矿井下车辆的定位监测、管理等工作,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车辆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 系统组成融合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和人员考勤系统(矿井机车管理系统)为一体,做到对下井工作人员(车辆)的有效监测与科学管理。系统由地面监控中心、井口检卡、传输平台、井下监测设备、区域爆破闭锁装置、限制区域门禁报警组成。1) 监控中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2) 井口考勤部分通过在出入井口设置出入井考勤机实现员工的下井考勤,显示检卡

3、信息、检验卡的好坏以及电池使用状况。考勤系统要求采用先进的虹膜识别技术。3) 系统传输平台在传输网络方面,可采用以太环网、无线等组网方式。4) 井下监测部分本部分由读卡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无线定位器、人员标识卡组成。通过在井下巷道有效布置读卡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及无线定位器,下井工作人员佩戴标识卡,实时监测下井人员的分布,模拟行走路径,并做到井下人员的区域定位。同时地面监控人员可通过遇险救灾指引功能做到迅速的汇报、全程调控,引导救灾人员及时救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受害人数和受灾损失。5) 限制区域门禁配备限制区域门禁,实现对井下限制区域限制人员进出部分进行有效管理。二、 方案设计1、 需求分析1

4、) 实现井下人员的分部监测、井下区域定位监测、下井时间及下井轨迹监测;2) 基于虹膜识别技术实现人员考勤,精确记录工作人员出入井次数、时间。并按班次、组、周、月、年等考勤统计;3) 监控主机实现双机热切换功能,保证监控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4) 实现各类报表的打印;5) 具备联网上传功能。2、 系统设计1)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主要由服务器、监控主机、矿用数据传输接口、矿井人员管理系统软件、监控终端等设备组成。以及相应的打印机、避雷器等配套设备。 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作为数据库硬件平台,用于数据库的存储和调用; 矿用数据传输接口:负责将矿用本安型以太环网交换机的数据上传到中心站电脑; 工控机:用于

5、中心站监控; 商务机:用于LED大屏控制; 电源避雷器:用于监控主机电源的避雷; UPS备用电源:用于监控主机的不间断供电; 打印机:用于相关报表以及其他输出文本的打印。2) 入井考勤、“唯一性”检卡井口配置LED显示屏一块,考勤机三台,实现出入井的考勤及识别卡好坏以及人员信息唯一对应的功能。3) 传输平台 工业以太环网组网方案主传输线路采用光缆传输,识别器获取到标识卡的信息传给读卡分站,分站通过主干电线将数据传输到井下交换机在传到地面中心站。4) 井下监控设备井下主要设备为矿用本安型以太环网交换机、分站、隔爆电源箱、动态目标识别器、目标识别卡等。实际情况配置依据不同厂家系统设备设计。 3、

6、系统实现功能1) 考勤管理功能能够实时对煤矿人员入井时间、升井时间进行统计;能实时对各单位人员下井班数、班次、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类统计;能实时对井下各监测区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能自动汇总、存储、自动生成报表和打印以上各信息。数据支持实时查询,随时可查询单独人员、班组、井、矿领导或公司领导下井情况。数据存贮时间至少两年,系统可提供两年数据的汇总统计功能。考勤管理可按班组、部门、全矿等分级汇总统计、查询、打印。提供包含月考勤统计、月班次统计、日考勤查询、下井人数查询、个人月考勤查询、工作面人员查询、当前井下人员查询、定时定点人员查询、报警历史数据查询、当前超时人员查询

7、等功能。2) 井下人员安全管理功能 动态图显示: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矢量图、位图等多种图形显示方式,根据图形化的信息可以很直观的显示井下巷道分布,设备安装及运行状态、当前各区域人员分布,下井人员的滞留信息等。当有人员滞留超过设定时间或设备运行异常时,动态图采用不同的图标信息模拟显示,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信息栏给出语音和文字双重提示,另可设定多级短信报警,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报送各级部门。井下人员分布(明细):通过表格的形式分列出当前井下分站的安装运行等相关信息,并对井下各分站人员、异常信息进行统计显示以及定时巡更。历史活动轨迹:根据输入的标识卡号或人员姓名,可查询该员工当天或一定时间段内的

8、下井轨迹详细信息,同时实现轨迹图回放,直观的再现了该员工当天的下井情况;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直接打印查询信息或转换成EXCEL数据以做它用。实时定位跟踪:可以对任意指定编号或者姓名的员工进行实时跟踪(可同时对多人进行跟踪);可以对特定人员当前井下位置进行迅速定位查询,指定人员一旦在井下移动了位置,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自动报告;可以帮助调度人员实时跟踪、监督特殊工种人员当前的作业状况,核查相关领导是否进行了跟班作业;事故抢险过程中,地面指挥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抢险人员与被困人员当前所在位置,为事故的抢险赢得宝贵时间。双向呼叫功能:系统具有自动监测延时呼叫和多次呼叫功能,具有管理中心呼叫和被呼叫时人员

9、及移动目标实时动态显示、告警等功能。3) 报警功能本系统提供区域超员报警、未足班报警、人员脱岗报警、违章进入报警(包含禁止进入和限制进入)、下井超时报警、驻留超时报警等多种报警;分站、读卡器、识别卡等设备故障报警。可以对下井人员限制人数、出入时间及地点,如果超过区域限制人数、授权时间或进入未经授权的地点都会触发报警设备发出警示;分站、读卡器、识别卡等设备出现故障将自动报警。同时将弹出报警信息框并发出中文真人语音报警,以便控制人员迅速做出反映,采取安全措施。当标识卡电池电压不够,中心站软件以及标识卡均提供告警功能,提示工作人员更换电池。欠压报警后,标识卡仍能够使用1个星期,方便电池的更换。4)

10、人事系统管理功能结合矿上人力资源信息库,提供对员工基本档案信息的管理: 包括对员工的姓名、学历、职位、工种、照片等相关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打印等档案信息管理操作;同时系统还兼容了考评情况、奖惩情况、培训情况、调动信息以及部门相关信息的管理功能,做到全面细致的进行人事系统的管理。5) 工资管理包括工资发放管理、套账管理、工资分组管理、工资单管理等。6) 用户管理提供对登录本系统的用户管理,包含新建、查询、修改、删除用户等。7) LED大屏显示功能系统内部包含LED大屏显示功能软件,在设置好关联检卡器等硬件设备时可以显示经过人员姓名、卡号、部门以及井下各部门人员等信息。8) 数据升级功能

11、系统集成了数据升级功能,在用户向新系统的升级的时候可以选择保留系统设置信息、人员档案信息以及选定时间段内每日监控信息的完整保留。做到新老系统的平滑升级,不影响用户的日常使用。9) 时间同步功能中心站、分站、识别器分别增加了同步时间命令的下发和接收功能,在中心站下发同步命令后,所有识别器、分站的时间将统一调整为中心站时间,有效解决了由于时间不统一导致的有的卡号无法下井或出井等相关问题,不再需要操作员经常下井核对识别器的时间这一繁琐、无效率的工作,使得系统更加高效。10) 系统模块管理功能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功能都是通过一个个的功能模块来实现的,通过对系统模块的管理做到保留适合本单位、禁用可

12、有可无的功能模块,做到最优化配置、最适合本矿的软件功能配置。11) 辅助管理功能集合了员工换卡管理、区域管理、地域管理、应急预案管理、请假管理、公休管理等功能。12) 通讯恢复续传功能井下动态目标识别器与人员定位分站、人员定位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动态目标识别器和分站均能独立工作,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当通讯恢复后监控主机可提取数据自动完成数据修复。13) 双机热备功能系统地面中心站主机采用双机热备,数据可保存二年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主备机切换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min。14) 浏览器远程访问功能支持基于B/S结构的人员管理查询系统软件,无须在管理、调度等终端计算机上安装任何软件,即

13、可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在网络上管理、浏览、查询、打印矿井人员定位及考勤管理等相关信息。系统软件需由人员监测、报警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用户管理、考勤管理、辅助系统、请假公休、个人查询系统、帮助系统等几大功能模块组成。系统支持扩展功能,支持在线升级服务。15) 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可自动判断出故障设备及定位到具体识别器、读卡分站,自动弹出报警对话框并语音报警。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4、 设备安装地点读卡分站:猴儿车上车场读卡分站:+855东三石门读卡分站:+870东四石门读卡分站:+800m中央变电所读卡分站:800东配电房读卡分站:+800东四

14、车场三、 设备技术参数最低要求1、 地面人员定位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容量:256台分站,每台分站可挂接动态目标识别器:8个管理员工数:65535人通讯方式:RS485或光纤传输波特率:2400bps通讯距离:大于15km网络平台:以太网(必须)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0/2003/2008数据库:SQL Server 2000/2005/2008或其他2、矿用数据传输接口以太网光信号接口a、 接口数量:大于4个;b、 传输方式:TCP/IP、支持光纤传输;c、 传输速率:10/100Mbps自适应;d、 到矿用本安型以太环网交换机之间最小传输距离:15km以太网电信号接口性能

15、(本安接口)a、 接口数量:大于4个;b、 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传输协议;c、 传输速率:10/100 Mbps自适应;d、 到中心站计算机之间最小传输距离:5m; RS485信号接口a、 接口数量:1个b、 传输方式:异步、基带、主从式、半双工、RS485;c、 传输速率:2400bps;d、 到分站设备之间最小传输距离:5km可接分站设备数量:至少32个。3、 矿用本安型以太环网交换机交换机工作电压:18V/12V以太网光信号接口a、 接口数量:4个;b、 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传输协议,支持光纤;c、 传输速率:10/100Mbps自适应;f、 到数据传输接口之间最小传输距

16、离:15km。以太网电信号接口性能(本安接口)a、 接口数量:大于4个;b、 传输方式:全双工TCP/IP传输协议;c、 传输速率:10/100 Mbps自适应;d、 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1V5V; e、 到分站设备之间最大传输距离:5m;RS485信号接口(本安接口)a、 接口数量:大于4个b、 传输方式:半双工RS485信号,双极性;c、 传输速率:2400bps;f、 到分站设备之间最大传输距离:10km4、读卡分站主要技术指标:u 分站容量:8路信号输入;u 通讯方式:异步、基带、主从、半双工、RS485;u 通讯波特率:4800bps;u 分站与上位机信号传输方式:RS485。u 最大传输距离到识别器的最大传输距离:2km;到电源箱的距离:2m;到数据接口的距离:20km。5、动态目标识别器主要技术指标:u 识别器与读卡分站之间的通讯:通讯方式:异步、基带、主从式、半双工、RS485;传输速率:4800bps;到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2km。u 识别器与识别卡之间的通讯:工作频率:433MHz、2.400.08GHz;同时识别能力:200个;最大位移速度:60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