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68632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推动红河州城市化的进程,使各类城镇有序、合理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2条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从宏观的区域背景出发,密切结合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群落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加快小城镇和边境城镇的发展速度,构建规模梯次合理,职能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舒适的城镇体系。 第 3 条 规划基本原则3.1 城市发展与区域生产力布局密切相结合,充分利用昆河经济带和红河热区的发展势头和资源优势,促进城镇体系的合理发展,进一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逐步消除州内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3

2、.2 在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各项指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切忌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指标。3.3 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突出重点,整体协调。从当地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城镇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点城镇。3.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保护环境生态的关系;用好每一寸土地,珍惜宝贵的耕地资源;注意对风景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3.5 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既要展示城镇体系漫长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使规划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又要立足现实的发展条件,使规划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可操作性。3.6 积极促进区域基础

3、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体系的支撑体系。在各类区域基础设施中,交通和水源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4条 规划依据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4.3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5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4.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河经济带“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通知(云政发199939号文)4.7 红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4.8 红河流

4、域综合开发研究报告(1995年) 第5条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19992020年。 其中:近期为19992005年; 中期为20062010年; 远期为20112020年; 远景框架展望到21世纪中叶。第6条 城镇体系的规划范围与州的行政管辖范围一致。规划一经批准,州域内各市镇规划的性质和人口规模应与本规划衔接,相互协调。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生产力布局 第7条 红河州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强,1998年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位居全省17个地州市中第4位,但主要的人均指标低于全国和全省的水平。针对这一特点,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侧重提高人口的素养,重视生产效率和质量,积极发展地方

5、优势产业,以便迅速赶上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步伐。 第8条 根据一定时期全国和省内的经济形势和现有的发展基础,按不同时期经济总量增长的不同速度,即:1998-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20年红河州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7.5%、7%、6%进行预测,在1998年GDP122.4亿的基础上,2005年,2010年,2020年GDP分别达到204亿,286亿,512亿元, 规划期整个经济总量增长3.3倍。第9条 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基本方向是:继续加强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02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37:48,第三产业将

6、成为全州的主导产业。根据现有基础、市场需求等原则,每个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第一产业:粮食作物,烟草和热带作物;第二产业:有色冶金,烟草加工,化工、食品加工、电力、建材;第三产业:旅游、对外贸易。第10条 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城镇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州域北部的个旧、开远、蒙自、弥勒、建水、石屏、泸西7县市无论在经济实力、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南部河口、红河、元阳、屏边、绿春,金平6县。为了逐步改变历史遗留的不合理状态,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南部首先应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的经济交流,不断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边境贸易的契机,发展出口加工的相关产业和服务

7、行业。北部地区在现有基础上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昆河经济带的先导作用,不仅使本身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的平均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还肩负带动南部经济发展的重任。 第11条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使生产力的布局更为合理,根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的原则,将红河州划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一级产业区,其下再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二级产业区,各区的产业布局及主导产业如下: 11.1 北部一级产业区():包括州域北部7个市县,1998年人口占全州65.5%,是以粮食、烟草为基础,有色金属为主干,旅游、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产业区。以下又分为3个二级区: a:弥勒泸西产业区,以烟草、旅游、食

8、品、葡萄酒、焦炭为主,同时是粮食、甘蔗、油菜籽、商品猪、牛、羊生产基地。 b:个、开、蒙产业区,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建材、商贸为主导产业,也是全省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区。 c:建水石屏产业区,以旅游、冶金、建材、粮食、甘蔗为主要发展方向。11.2 南部一级产业区():包括州域南部6个县,其中有3个县与越南接壤,热量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是以发展边境贸易、热区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经济区。其二级区有:a:河口屏边产业区,以边境贸易、旅游、热区作物、林业为主导产业。b:金平绿春产业区,以林业、热区经济作物为主的生态敏感型产业区。c:红河元阳产业区,以热带农业、畜牧业为主的生态敏感型产业区。第12

9、条 为了尽早实现昆河经济带和红河产业带的发展目标,今后区域开发的政策应根据产业区划,首先向主导产业倾斜,大力扶植具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如生物工业、医药工业等,继续保持有色金属、烟草工业的优势,形成全州的增长极核,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制糖、食品、化肥、煤炭等设备、工艺教落后的传统工业,应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最近新的品种,以扩大市场的竞争力。第13条 充分利用建水、泸西、河口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边贸的特殊地位,加快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实现产业结构由当前“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化,最终达到“三、二、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规划期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

10、度需要比第二产业的发展快23个百分点。 第14条 针对红河州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多、负担重、缺乏活力的特点,在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私营、集体等中小型企业。第三章 人口与城镇化 第15条 总人口预测 全州总人口1998年为388.51万人,预测到2005年为41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控制在7左右;2010年为4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左右;2020年为470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左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总人口控制在630万人以内。第16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 1998年全州城镇口83万人,预测2005年为113万人左右,2010年为140万人左右,2020年为202万人左右

11、;1998年城镇化水平为22%左右,争取2005年以前每年增长0.8-1个百分点,2005-2000年间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预测2005年为27%左右,2010年为32%左右,2020年为43%左右,到本世纪中叶达到60%左右。第17条 各市县2005年及2020年城镇化水平预测表3-1 红河州各市县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县名称2005年城镇人口2010年城镇人口2020年城镇人口(万人)比重(%)(万人)比重(%)(万人)比重(%)个旧22.755.4 24.7 57.8 29.7 64.4 开远14.351.8 17.0 58.0 24.8 79.2 蒙自14.543.8 20.7 59.1

12、 31.7 85.4 屏边1.811.7 2.7 16.8 4.3 24.9 建水13.526.0 17.1 31.3 23.7 40.6 石屏7.324.1 8.8 27.8 14.1 41.5 弥勒15.630.6 18.1 33.7 26.9 46.9 泸西10.928.1 14.3 35.3 21.7 49.6 元阳2.87.4 3.8 9.6 5.6 13.1 红河1.76.0 2.0 6.8 4.5 14.2 金平2.67.8 3.7 10.7 4.8 12.9 绿春1.88.5 2.0 9.0 2.8 11.7 河口3.542.3 5.1 58.6 7.4 79.6 合计1132

13、7.0 140.0 32.0 202.0 43.0 第18条 城镇用地规划为合理利用土地珍贵土地资源,城镇土地利用应采取分类控制人均用地指标的方针,即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为80120平方米/人。其中,个旧市区人均用地控制在85平方米/人;开远、蒙自中心地区按100120平方米/人控制;山区、半山区城镇按85100平方米/人控制;坝区按90105平方米/人控制。城镇用地2005年控制在114平方公里以内,2010年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内, 2020年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 第19条 城镇化政策措施19.1 严格执行控制人口生育的政策。19.2 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加大农民进镇落

14、户政策的实施力度,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向小城镇集中。19.3 对贫困边远山区农村实行“并村定居、迁村并点”政策。对世居山区、生存条件差、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边远少数民族,适当引导他们并村定居,集中发展,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19.4 建议乡镇工业向镇区集中发展。制订切实可行的乡镇工业小区政策,以区位良好的乡镇作为工业小区选址,搞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征地开发,促使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第四章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第20条 规划新设市镇 按照“因地制宜、分区对待、适当平衡”的指导思想,参照民政部门对设市和设镇的有关规定,在城镇综合发展条件评价基础上,规划5个县城改

15、为城市建制、38个乡或办事处改为建制镇。20.1 规划设市:蒙自、建水、弥勒、泸西、河口。20.2 规划设镇:个旧的倘甸、沙甸、保和、黄草坝,开远的中和营、羊街、大庄、马者哨,屏边的新现、和平,建水的官厅、青龙、李浩寨、坡头、岔科、面甸;石屏的哨冲、大桥、亚房子、牛街,弥勒的西一、西二、西三,泸西的金马、白水、旧城、午街铺、三河、逸圃、永宁、向阳,元阳的胜村,红河的甲寅、乐育,金平的勐拉、大寨,绿春的平河,河口的莲花滩。其中倘甸、沙甸、中和营、羊街、金马、白水、旧城、午街铺、官厅、青龙、岔科、面甸应争取在近期设镇,黄草坝、新现、三河、勐拉应争取在中期设镇。20.3 规划建议个旧的大屯、鸡街,弥

16、勒县的弥东乡,建水的陈官、东坝,蒙自的十里铺、红寨,玉屏县的冒合、陶村在规划期内并入各自市区或城区,改设为办事处。第21条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 21.1 全州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将向中级均衡的位序-规模演变,个开蒙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建水、弥勒、泸西、河口等重点县域中心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州城镇化水平和城镇规模将有显著的提高,但县(市)域中心的集聚作用仍然比较突出。21.2 规划近期内,全州城镇体系结构处在向中心城市集聚发展阶段,但缺乏2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城市规模仅分为5个等级,其中10万人口城市3个,5-10万人城镇4个,2.5-5万人城镇2个,1-2.5万人城镇15个,

17、1万人以下的城镇23个(见表4-1)。21.3 规划中期,红河州将形成个开蒙城市群雏形,并呈现以之为中心,多个地区级中心城市(镇)为辅佐的格局。城镇规模分为6个等级,其中20万以上人口城市1个,10-20万人口城市4个,5-10万人城镇3个,2.5-5万人城镇11个,1-2.5万人城镇8个,1万人以下的城镇23个(见表4-2)。21.3 规划远期,红河州将形成以个开蒙城市群为中心,多个地区级中心城市为辅佐的格局。城镇规模分为6个等级,其中20万以上人口城市3个,10-20万人口城市3个,5-10万人城镇2个,2.5-5万人城镇12个,1-2.5万人城镇17个,1万人以下的城镇37个(见表4-3

18、)。表4-1 红河州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05年)等级规模(万人)城镇数目(个)城镇名称及人口(万人)103个旧市区(含大屯、鸡街,19.5) 开远市区(含小龙潭,13.5) 蒙自市区(10) 1054弥勒市区(9) 建水市区(8.5) 泸西城关(7.0) 石屏城关(5) 52.52河口城关(3.0) 金平城关(2.5)2.5115新安所(2) 竹园(1.8) 朋普(1.8) 绿春城关(1.8) 屏边城关(1.8) 红河城关(1.7) 元阳城关(1.5) 曲江(1.5) 南庄(1.5) 金马(1.5) 虹溪(1.3) 新街(1.3) 宝秀(1.2) 草坝(1.0) 午街铺(1)123

19、巡检司(0.9) 新哨(0.8) 老厂(0.8) 雨过铺(0.8) 芷村(0.7) 倘甸(0.6) 旧城(0.7) 白水(0.7) 沙甸(0.6) 龙朋(0.6) 卡房(0.6) 官厅(0.6) 西庄(0.5) 坝心(0.5) 乍甸(0.5) 南溪(0.5) 中和营(0.4) 羊街(0.4) 岔科(0.4) 青龙(0.3) 面甸(0.2) 金水河(0.1) 蔓耗(0.1)表4-2 红河州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10年)等级规模(万人)城镇数目(个)城镇名称及人口规模(万人)201个旧市区(21) 20104开远市区(16) 蒙自市区(15) 建水市区(11) 弥勒市区(10) 1053

20、泸西市区(9) 石屏城关(6) 河口城关(4.5) 52.511金平城关(3) 新安所(2.5) 元阳城关(2.4) 屏边城关(2.2) 竹园(2.2) 朋普(2.2) 红河城关(2) 绿春城关(2) 金马(2) 曲江(1.8) 南庄(1.8) 2.518虹溪(1.5) 宝秀(1.5) 街(1.4) 草坝(1.3) 新哨(1.2) 午街铺(1.1) 雨过铺(1) 巡检司(1) 123老厂(0.9) 芷村(0.9) 旧城(0.8) 白水(0.8) 沙甸(0.7) 龙朋(0.7) 西庄(0.7) 坝心(0.6) 官厅(0.7) 三河(0.6) 乍甸(0.6) 倘甸(0.6) 南溪(0.6) 卡房(

21、0.6) 中和营(0.5) 新现(0.5) 勐拉(0.5) 羊街(0.5) 岔科(0.5) 金水河(0.2) 黄草坝(0.2) 面甸(0.2) 蔓耗(0.1) 表4-3 红河州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20年)等级规模(万人)城镇数目(个)城镇名称及人口规模(万人)203蒙自市区(24) 个旧市区(24) 开远市区(22.5)20103弥勒市区(14) 建水市区(14) 泸西市区(12)1052石屏城关(8) 河口市区(6) 52.512金平城关(3.5) 元阳城关(3.2) 屏边城关(3) 新安所(3) 金马(3) 竹园(2.8) 朋普(2.8) 曲江(2.8) 红河城关(2.7) 南

22、庄(2.5) 绿春城关(2.5)2.5117虹溪(2.0) 宝秀(2.0) 草坝(2.0) 新哨(2.0) 新街(1.6) 雨过铺(1.5) 午街铺(1.3) 巡检司(1.3) 老厂(1.2) 芷村(1.2) 旧城(1.2) 白水(1.2) 沙甸(1.0) 龙朋(1.0) 西庄(1.0) 坝心(1.0) 官厅(1.0)137三河(0.9) 乐育(0.9) 甲寅(0.9) 乍甸(0.9) 倘甸(0.9) 西二(0.8) 南溪(0.8) 中和营(0.8) 牛街(0.8) 逸圃(0.8) 胜村(0.8) 卡房(0.7) 向阳(0.7) 新现(0.7) 勐拉(0.7) 羊街(0.6) 大庄(0.6)

23、岔科(0.6) 永宁(0.6) 西一(0.6) 西三(0.6) 和平(0.6) 莲花滩(0.6) 保和(0.5) 青龙(0.5) 李浩寨(0.5) 坡头(0.5) 哨冲(0.5) 大桥(0.4) 亚房子(0.4) 马者哨(0.3) 金水河(0.3) 黄草坝(0.3) 大寨(0.3) 面甸(0.3) 平河(0.3) 蔓耗(0.2)第五章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第22条 对全州的城镇根据职能的等级、类型和强度进行分类,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开发有序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22.1 城镇职能等级分为五级:州域中心城市群重点县(市)域中心一般县(市)域中心县(市)域重点镇一般小城镇。22.2 州域中心城市

24、群包括个开蒙市(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单元,分为核心城市(包括个旧市区、开远市区、文澜片区)、核心城镇群和周边卫星城镇三个层次。22.3 根据每级城镇的地位和优势部门进行职能组合,按城镇级别越高则其综合性越强的原则规划全州城镇职能分工体系(见表5-1)。表5-1 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职能结构表职能等级职能类型数量城镇名称州域中心个开蒙城市群滇南经济区的中心与交通枢纽,红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建材、机电工业为特色,口岸贸易加工为导向的现代化城市群。中心城市以轻工、食品业、边贸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州政治、文化、金融中心1蒙自市区以发展第三产业、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具有交通枢纽

25、职能的现代城市1个旧市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个旧主城区以冶金、各类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工业片区大屯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片区鸡街州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工商业城市1开远市区州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工商业城市开远主城区以能源工业为主导的专业化工业片区小龙潭周边卫星城镇以冶金、化工、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1雨过铺以冶金、化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交通枢纽型城镇1沙甸以采选工业为主的工矿业城镇2老厂、卡房城市郊区服务型城镇7新安所、乍甸、芷村、大庄、羊街、草坝、倘甸集贸型城镇5中和营、马者哨、

26、保和、黄草坝、蔓耗重点市、县域中 心州域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食品加工、建材为主导的旅游城市1建水市区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贸城市1弥勒市区以边贸、旅游、热区开发为主导的口岸城市1河口市区发展焦化、建材工业为主的旅游城市1泸西市区州域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1元阳城关一般市、县域中 心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业为主的县域中心1石屏城关以旅游业、生物制品加工为主的县域中心1屏边城关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县域中心1红河城关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县域中心2金平城关、绿村城关市、县 域重点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5新哨、朋普、竹园、曲江、西庄以建筑建材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1宝秀以边贸

27、、旅游为主的口岸型城镇1金水河集贸型城镇2金马、白水旅游集贸型城镇1坝心一般小城镇集贸型城镇26逸圃、向阳、永宁、西一、西二、西三、青龙、李浩寨、岔科、龙朋、亚房子、牛街、大桥、乐育、甲寅、平河、胜村、和平、哨冲、新现、坡头、虹溪、南庄、新街、官厅、南溪工贸型城镇6三河、旧城、午街铺、莲花滩、巡检司、大寨旅游、集贸型城镇1勐拉旅游型城镇1面甸第六章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第23条 城镇的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的交通网络密切相关。按照点轴开发理论,红河州的各级城镇应纳入开放的网络系统,其战略为:发展十字主轴,构筑环状网络,培育增长极核,开辟多方出口。23.1 发展十字主

28、轴:形成以个、开、蒙城市(镇)群为中心,南北以326国道为轴,东西以323国道为线,北上昆明、南下河口、西连昆洛线(云南省的主要经济和城镇发展轴之一)、东通文山、基本覆盖昆河经济带红河片区的城镇轴带。23.2 构筑环状网络:构筑若干条不同等级的发展轴线,通过强化轴间联络线的方式,使红河州城镇发展轴形成环状网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3.3 培育增长极核:在培育个开蒙城市群同时,重点发展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突出的分区域生长极核,如红河州北部的弥勒、泸西城关、西部的建水城关、南部的元阳城关以及河口,并确定不同城镇的分类发展战略。23.4 开辟多方出口:全方位地开辟出口,形成“四面出击、八方招商”的局

29、面。规划期内,在红河州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城镇发展轴都将形成强有力的扩散和吸纳通道:(1)东向:经泸西向阳、开远中和营、蒙自芷村都直接或间接地面向文山州;(2)南向:河口市区、金水河两个国家级边境口岸将成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前哨;(3)西向:石屏城关、红河城关直接联系昆洛线,与滇中地区通往缅甸的经济带汇合; (4)北向:弥勒市区、旧城、白水等城镇的北门户作用明显。 第24条 城镇发展轴规划24.1 一级发展轴:以个、开、蒙城市(镇)群为中心,南北以326国道为轴,东西以323国道为轴,北上昆明、南下河口、西连昆洛线(云南省的主要经济和城镇发展轴之一)、东通文山、基本覆盖昆

30、河经济带红河片区的十字城镇轴带。24.2 二级发展轴:南部为河口至红河迤萨,建水曲江建水市区元阳城关老勐,个旧市区蔓耗金平城关金水河三条发展轴;北部为弥勒西二一弥勒市区泸西城关旧城(联系路南)或白水(联系师宗)发展轴。24.3 三级发展轴:虹溪一新哨永宁泸西市区向阳;新安所芷村老寨。24.4 轴间联络线:朋普(弥勒)盘江曲江(宝秀);曲江龙朋宝秀;开远小龙潭贫科陈官;宝秀红河城关;红河城关绿春城关(新建红河阿扎河绿春奎戈联络线)绿春大兴金平老勐金河;绿春城关平河勐拉金水河;蒙自芷村和平白河;元阳胜村个旧黄草坝。第25条 城市经济区 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把城市与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组成统一有机的地

31、域单元。红河州城市经济区的划分实质是二级经济区的划分。个开蒙群落城市作为整个州域的龙头,红河州域都应隶属于以之为中心的一级经济区内。规划将红河州划分为五个城市经济区。25.1个开蒙经济区:包括个旧、开远、蒙自。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三地之间的合理分工和联系,不断增强个开蒙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尽早形成辐射红河州域和整个滇南地区的复合中心。25.2弥勒经济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以弥勒市区为中心,泸西市区为副中心,发挥烟草、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传统产业优势,开拓焦化工业,彼此间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联系。25.3建水经济区:包括建水、石屏。以建水市区为核心,加强与滇中经济区的联系,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资源

32、开发利用协调一致的经济区。25.4河口经济区:包括河口、屏边,以河口为中心。发挥河口边境口岸的地缘优势,加强以大围山风景区开发和保护为纽带的协作,形成边贸、旅游、热区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龙头的区域产业格局,并将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建成现代化的口岸城市。25.5南部经济区:以元阳南沙和金平金河为双中心城镇,包括元阳、金平、红河、绿春四县。这一区域经济基础较弱,但中心城镇的门户位置突出,应充分发挥这一有利条件,逐步壮大其经济实力,形成生态农业开发和热区资源利用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并积极挖掘东部金平的矿产资源和西部红河的“侨乡”等潜在优势,早日摆脱落后贫困的面貌。第七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第26 条 交通发

33、展规划26.1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1)以提高州内交通运输能力并连接省内高级公路网,加强红河州与州外及境外地区出入的联系。 (2)交通规划应适度超前。 (3)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均衡发展,既带动个开蒙中心地区的繁荣,也重点考虑促进红河南部四个山区县的发展。26.2道路交通规划总体思路:重点通过强化北口,打通南口,丰富东口,提高西口,完善内部,并结合改造铁路、新辟航线,使全州对外交通快捷化、多样化、高级化;内部交通通畅化、网络化、均衡化。26.3道路交通规划目标:建成红河州“两横四纵,两线一环”的道路骨架,并形成以公路、铁路为主体,水陆空并进的、快捷均衡的州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两横:

34、 从扬武经石屏、建水、开远至文山的323国道。规划一级。 从因远经红河、元阳、蔓耗至河口的红河走廊,规划二级,局部三级。 (2)四纵: 昆河公路326国道,规划昆明至蒙自为一级,蒙自至河口为二级。 昆河铁路。 通海-建水-元阳-绿春-思茅公路,规划通海-建水为一级,建水-元阳二级,元阳-绿春三级。 个旧、蒙自-蔓耗-金平-那发公路,规划个旧、蒙自-蔓耗为二级,蔓耗-金平-那发为三级。 (3)两线:蒙自机场空中航线;红河至越南海防水上航线。 (4)一环:“两横四纵”主干网和红河州外围七县市之间及文山州的环形联络线,即屏边-莲花滩-蔓耗-金平-那发-勐拉-绿春-甲寅-红河-马鞍山-石屏-龙朋-通海

35、-盘溪-虹溪-新哨-弥勒-泸西-丘北-文山-八寨-白河-屏边,中间也可从朋普沿新建高速公路至砚山至文山再至屏边。规划三级公路为主。26.4 道路交通规划措施 (1)强化北口昆河公路蒙自至昆明段改造成一级汽车专用线。新修和扩建晋思线通海建水段,将其改造为一级公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建设石林泸西一级旅游专用线,并新建泸西至文山丘北、普者黑的三级公路,联系相关风景区。(2)打通南口逐步改造昆河公路蒙自经屏边至河口段为二级公路,加强路政管理,治理道路塌方,保障晴雨通车。提高、改造现有个金公路,包括新修个旧至冷墩二级路,蒙自至蔓耗二级路,改造蔓耗至金平、那发口岸道路为三级。提高红(河)河(口)公路为三级

36、路,远期元阳至河口段考虑升至二级。新建河口中越公路大桥,与越南老(街)海(防)路连接,提高出海通道运力。在条件成熟时,与越南进行滇越铁路越南段改造相对应,全线改造滇越铁路昆河段。(3)丰富东口继续加强开远的交通枢纽地位,开远向东的323国道改造为一级。新建弥勒朋普镇至文山砚山连接昆河公路与323国道的高速公路。改造弥勒泸西曲靖召夸公路为二级油路,与已通车的南昆铁路相连,取道广西出海。同时改造泸西师宗贵州兴义公路,使其成为贵州物资出口东南亚的又一通道。 为加强个开蒙中心城市的交通地位,规划改建蒙自至文山马塘为二级路段。(4)提高西口改建323国道鸡街至石屏、杨武段为一级公路,提高过境交通能力,并

37、与昆洛公路相连接。将河口至红河路段与玉溪元江县以四级路相通,从而将红河州路网与全省路网进一步相通。按晴雨通车三级公路标准改造建水至元阳、绿春的道路,其中建水至元阳有条件可改造为二级。绿春至思茅江城近期按四级路标准,远期直至版纳均可改造为三级,以加强与旅游胜地版纳和整个滇西地区的联络。(5)完善内部完善州域内部中心城市、各县市、各乡镇之间的彼此联系:强化个开蒙群落城市之间的快速联系:拟将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县)间的现有道路改为高速公路,以建立个、开、蒙群落城市的内部快速通道,使彼此之间的到达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远景考虑打通老阴山隧道。提高州域各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道路等级,使各县市与中心城市

38、之间的道路均在三级路以上并以二级路为主。方便州域各县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按三级路标准改造屏边滴水层河口莲花滩公路、那发勐拉者米绿春平河大兴镇公路、红河迤沙镇马鞍山石屏异龙镇龙朋通海高大公路,新建绿春大兴镇红河洛恩甲寅迤沙镇公路;按四级路标准改造金平金河镇铜厂老勐绿元公路。逐步完善各县市内县乡公路的规划建设:重点是提高现有道路等级,如绿春县晋思公路沿李仙江至坝溜橡胶场等道路。要求各县市驻地与所辖各乡镇之间应有四级以上(含四级)公路相通,与重点乡镇、农场和省级以上风景区(含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须有三级以上道路相通(含三级)。 (6) 改造铁路随着昆河经济带和个开蒙群落城市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中越两国

39、贸易的进一步扩大,规划期内货运量将有大幅度增加,尤其一些大宗货物的运输,仍需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考虑到越南和东南亚国家的铁路系统均为窄轨,为便于对接,今后铁路改造的方向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其技术标准,如局部坡度过陡(30)的线路应适当降低坡度,加大弯道半径等等,以提高线路速度和运力。为了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今后州域范围内的铁路站场的改造和用地应纳入当地的城市总体规划。寸轨铁路可利用为旅游娱乐服务。如:恢复个旧火车站的功能,将金湖北侧的寸轨作为观光和儿童游乐线路。(7)新辟航线民航机场基本可定在用地条件好、又有军用机场基础的蒙自附近。在经济、政治等条件具备后,开发恢复红河航运,为全州以至云南省新增

40、一条最近的出海通道。 第27 条 电力发展规划27.1电力工作重点转向电网与变电站建设,完善南部地区电网。同时,还应根据省网和昆河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煤炭、水力资源发展火电、水电生产。27.2 在开远新建430万千瓦火电厂一座,近期为30万千瓦。27.3 规划新建蒙自220kV变电站1座,二期扩建开远、建水、弥勒、蒙自等220kV变电站4座;新建红河、个旧老阳山、弥勒白沙坡、泸西金马、绿春、个旧大屯等110kV变电站6座,二期扩建弥勒菜花庄、金平、红河、绿春、元阳南沙、个旧风筝山、泸西、石屏、河口、屏边等110kV变电站10座。27.4 建设云龙西湖220kV、弥勒路

41、南220kV、石屏红河110kV、金平南沙110kV四条高压输电线路,以完善滇南220kV网络结构,促进区内南部地区发展。27.5充分挖掘水能资源,在李仙江、红河等河段选择合理地点建造水电站,现有水电站考虑扩大规模的可能性。新建金平那拉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8万千瓦,作为滇南电网南部调峰、补充电源。第28条 电信业发展规划28.1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以提高路网技术为重点,进一步改造现有农话光缆,完善本地三个SDH光环网络。大力发展和完善电话网建设。在规划期内达到市区电话40-60部/百人,地区电话达到20-25部/百人。28.2 全州各市县电话装机容量2005年及2020年预测(见表7-1)。

42、 表7-1 红河州各市县电话装机容量预测 单位:万部、 %县 市2005年2020年市话装机容量农话装机容量普及率%市话装机容量农话装机容量普及率%个 旧10.2603.64034.016.3354.10044.0开 远5.8502.92031.713.6951.60048.8蒙 自6.5253.72031.017.4351.35050.6泸 西5.1302.74020.711.9353.31534.8弥 勒7.0205.32524.214.9056.04036.5建 水4.8006.40021.511.8506.94032.2石 屏2.7741.84015.24.9352.78622.7河

43、口1.5750.57626.04.0700.34247.4金 平0.7501.5356.81.1762.64810.3绿 春0.4500.7805.80.7571.69610.3元 阳0.6161.4045.32.2802.80011.9屏 边0.4480.5526.51.5051.04016.8红 河0.4250.7654.31.5751.4919.7全州合计46.62448.78722.8102.45229.20827.9 28.3 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将成为下个世纪的主要业务之一,应配合做好“政府上网”工程,同时为“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做好准备,使其成为电信另一新的主导业务。28.4大力推广程控电话新功能业务,如呼叫转移,遇忙回叫等,提高电话二次消费比重,增加网络的附加效益;加速发展移动通信建设,增加GSM基站,以提高州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能力。最终建成以光缆、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主要传输手段的市县数据传输网,全面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传输数据化、通信功能和手段现代化的电信通信网络。第29条 水资源利用规划 29.1 水资源利用原则:开源护源,节约用水;区域协调,合理分配;满足需求,综合利用。29.2 水资源利用措施(1)鉴于全州水资源供小于求的缺水状况,必须大力兴修水库、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