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69357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方案概 况*是*地委、行署所在地,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处塔额盆地边沿,全市土地总面积4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人,有汉、哈、回、维、俄罗斯等25个民族。全市辖1镇、5乡、3个农(牧)场、3个街道办事处、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有天然草场516万亩,可利用面积317.4万亩。近几年,*委、政府在深刻分析农业生产现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以发展养牛业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进而实现种植业大市向养殖业大市、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2003年,全市牲畜存栏总数达到78.57万头(只),其中,牛

2、存栏7.76万头,羊存栏65.2万只,猪存栏3.9万头,肉类总产量10572吨,奶类总产量16396吨,毛绒产量1989吨。家禽饲养总量76.5万羽,禽蛋总产量4805吨。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720.69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37.82%,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30.2%上升为32.6%。畜牧业对调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高、农牧民文化素质低,是制约本市畜牧业发展的一条“短腿”,近几年,虽然我市大力提倡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养殖规模,拓宽养殖层次,并且通过科技下乡、树立示范村、示范户等形式,试图改变我市农牧民传统畜牧业养殖观念,但是收

3、效甚微,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科技下乡仅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没有保障措施和管理模式,没能深入基层、深入农牧民家中,更做不到长期性和时效性。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对进一步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挥科技增牧和科技增收作用,提高我市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普遍提高广大农牧民科技兴牧理念,根据2004年农民科技培训“四个一”工作方案和通知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并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改变我市农牧民传统畜牧业养殖观念,加快科技兴牧步伐。一、培训目标树立“以民为

4、本”的科技推广观念,确立以提高农民“自主择技”和“自主用技”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从科技人员手中迅速向农牧民手中过度转移,形成“专业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科学技术要领直接到位”的科技推广新体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集中地”、“示范片”与“辐射面”相结合,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的推广体系,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相对照的“技术链”和上连科技源头、中连示范大户、下连龙头企业的“产业经营链”;探索政府牵头主导、农牧民配合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为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系统的科技培训,进一步全面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觉悟高、农业技术精、善于经

5、营和科学管理的新时代青年农牧民,为推进我市畜牧业结构科技含量,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生产能力和实际收入。本项目共计划培训农牧民2205人次,其中:中专学历教育220人,占培训任务的10%。通过培训,使参训的农牧民不仅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出台的有关畜牧业的政策法规,而且能够基本掌握养殖业常用技术方法。实现培训的目标和计划,真正的完成培训的历史使命。达到我市农牧民整体水平提高。二、培训内容*是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边境市。2003年全市牲畜存栏总数为78.57万头(只),畜种主要以牛羊为主。其中:牛存栏7.76万头,羊存栏65.2万只,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720.69元,其中来自

6、畜牧业的收入达37.82%,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为32.6%。*共有147个村,其中37个为牧业村,其它全部为农牧结合村,因此,本培训方案设计为畜牧业科技培训。培训内容分为: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两大块,其中:政策法规培训包括:草原法、动物防疫法等法规知识讲座、国家对发展畜牧业优惠政策讲座两大方面;实用技术培训包括:家畜饲养管理技术、优质牧草高产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贮藏技术、家畜常见病防治技术、家畜常规育种繁育技术、家庭养殖场建设规范标准六方面。(一)法规知识讲座1、草原法知识讲座依据草原法,积极向基层农牧民宣传加强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意识,增强农牧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观念,引导农

7、牧民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监督条例及其相关法规知识讲座积极向广大农牧民宣传讲解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条例、兽医卫生合格审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其掌握家畜驱虫、药浴及重大疫病预防的作用和其基本技术手段,并自觉施行,严防疫病的爆发流行,同时广泛宣传开展牲畜免疫标识工作的重要意义。(二)国家政策知识讲座认真向农牧民宣传讲解国家、自治区及地方近期制定和出台的一些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农牧民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摆脱传统畜牧业的思维定式,按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任务发展养殖

8、业,走牧业致富的道路。(三)家畜饲养管理技术培训主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农牧民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意识,改变传统的放牧饲养习惯,大力推广冬春舍饲、夏秋放牧和冬羔快速育肥等饲养管理方法,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四)优质牧草高产栽培技术 全面系统地向农牧民宣传讲解适宜在我市种植的主要优质牧草品种生活习性、生产力及其栽培技术,力争在近年内,使我市牧草种植实现优质、高产化。(五)家畜常见病防治技术根据目前我区动物常见病、多发病及地方流行病的特点,重点加强对牛口蹄疫、牛出败、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羊魏氏梭菌病、羊痘、羊口蹄疫、传染性口膜炎;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病、仔猪红、白痢等疾病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动物

9、常见病、多发病的防疫知识和治疗技能,从而降低家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六)家畜常规育种繁育技术全面向农牧民介绍我市牲畜品种布局及各良种畜特性,并重点向农牧民讲解黄牛和细毛羊品种改良技术,对各养殖户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技术服务,使农牧民尽快掌握品种改良的技术手段,引导农牧民采用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改造当地品种,加快品改步伐。(七)饲草料加工与贮藏技术饲草加工不仅可以为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提供具有诸多优点的高密度饲料,为发展舍饲畜牧业奠定基础,也为开发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能为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农牧业生产,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牧区防灾救灾等都

10、有重要意义。本科目培训主要对农牧民讲解饲草“三贮一化”技术,通过培训,使农牧民能够将一些时令性饲草加工成可贮存的四季饲料。最大限度地保持饲草营养成分和安全储存,有效地提高物料的采食率和消化率。(八)家庭养殖场建设规范标准主要向农牧民讲解家庭养殖场布局及各种牛羊棚圈建设技术,引导农牧民科学发展养殖业,走规范化饲养管理的道路。三、组织实施(一)各部门工作*畜牧局主要负责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培训机构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对农牧民开展培训。(二)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培训机构从*兽医站、草原站、科技局、农广校等单位中,通过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取几家作为培训机构。 培训人员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

11、士组成,并由教师作为培训人员的核心,组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对教师的选定本着以下四个条件进行选聘:一、思想觉悟高二、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三、有较强的岗位操作技能四、口头表达能力强全市聘请24名业务素质好,事业心强,热心农民科技教育工作的科技骨干为教师。为了就近解答授课后碰到的操作中的难点、技术中的疑点和实践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负责实践课的指导,每个乡镇农技站确定一名课外的专业辅导教师。 (三)核心农户2004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从抓重点、讲质量、摸索经验,扩大影响角度出发,以村为重点进行培训,在阿西尔乡、阿不都拉乡、也门勒乡、咯拉哈巴克乡、恰夏乡、二工镇、窝依加依劳牧场、博孜达克农场、

12、恰合吉牧场9个乡(镇)场设置培训点,由培训机构在每个村选择15个核心农户,保证每个村民小组有1个核心农户,共计划确定培训核心农户2205户。(四)普及性培训培训工作囊括全市各乡镇场,培训面力争覆盖到每个村,培训机构通过对每个村选择的15个核心农户进行培训后,再由核心农户去为全体农牧民进行讲解宣传,培训机构负责对全体农牧户发放培训资料,并进村巡回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性培训。(五)培训计划安排1、“四个一”培训模式由培训机构免费给农牧民发“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在培训区域的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通过“四个一”培训模式开展农牧民培训,既要让农牧民获得实惠,又要便于对培训

13、工作进行有效监督。(1) “培训卡”由市畜牧局统一提出样本,由培训机构负责印制、发放。培训卡在10月15日前完成印制,10月20日前由培训机构发放到农牧民手中,并组织开展培训。培训卡不仅记录农牧民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农牧民持有培训卡还可得到免费培训和相关资料。 (2)“明白纸”由市畜牧局根据主要地方畜种制定养殖技术规程,结合适宜在本地种植的牧草品种,列出不同牧草的栽培技术要点。要求在培训时,由培训机构发放到农牧民手中。(3)“技术手册”由*畜牧行业具有高级职称的畜牧专家编写。2005年4月上旬完成印刷任务,并尽快由培训机构发放到农牧民手中。(4)“VCD光盘”由*农广校制作1小时的实用技术光盘

14、。表现形式:专家讲授与图表、动画演示相配合,加强直观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的目的。农广校要按乡镇数、畜种种类和优质牧草种类,于2005年4月初将VCD光盘发放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要及时将光盘发放到培训点。2、工作方式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成由市政府主管牧业领导、首席专家、培训机构形成的三支队伍。承担培训任务的市畜牧局,主要负责协调、监督和检查;并确定一名相应畜种的首席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组织技术人员对农牧民开展培训。培训时间自2004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分10期培训,计划培训人员2205人,每期培训时间56天,采用汉、哈双语授课。(六)培训管理1、组织领导

15、。为了保证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教学计划,管理办法,组织招生,培训,学习,考试,考核,发证,检查督办,评比表彰等工作,并办好培训工程简报。市直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紧密配合,共同抓好培训工程实施工作。2、管理办法。在坚持个人自愿的前提下,由村组推荐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经乡镇“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确定后,造册编班,报市“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进入微机管理教学班可分为普通班和重点班。普通班以镇为主,并组织实施;重点班以市为主,由市农广校举办。教材以省编教材为主,以乡土实用教材和音像教材为辅。市“培训工

16、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教师聘任制度、培训制度、考核评比制度。乡镇普通班学员经各乡镇考核合格后,由市“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办证。乡镇“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统一规范的学员档案、师资档案、教学管理档案,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柜)并实行微机管理。3、经费管理。经费管理实行审计、稽查制度。市委、市政府按科技培训进展情况,委托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监管,各培训机构及分支单位要进行培训成本预算,确定各项具体开支标准。乡、市政府将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培训设施,培训手段,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做好项目资金月、季、年度审计工作,及时上报培训进度、统计报表和财务执行情况等资料。实

17、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执行。4、督查评估。各乡镇场要对培训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书面形式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乡镇“培训工程”实施情况评估要点,并组织畜牧部门、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进行检查,督导与评估。四、经费筹措与使用1、经费筹措。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其筹措方案为:按照中央、自治区、地方1:1:1的原则各配套资金30万元,确保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培训经费主要用于培训教材、聘请教师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2、经费预算:培训教材31.8万元;聘请教师12.96万元;教学组织管理11.25万元;组织实习及跟踪服务经费1

18、5万元,配套设备12.5万元,其他费用6.49万元,合计90万元。五、保障措施(一)成立专班。为了按期完成“培训工程”任务。在市“培训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乡镇场农技站、财政所、畜牧兽医站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班,负责“培训工程”工作。(二)规范管理。市领导小组要与各乡镇场专班签定责任书,采取学前动员、划分指标、自愿报名以及村组推荐填写报名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招生。以乡镇场为主体组织好教学班,根据学员所学的岗位和文化层次分班管理。公开课以乡镇大班为单位授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各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分别由相应岗位的国家干部任班主任(辅导员)。将制定学员手册,学员学籍表,学员成绩考核手册和学员管理办法,保证教学工作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实用性。(三)政策引导。对参训的青年农牧民,参训时间可作为当年的劳动积累工,并优先安排项目承包、贷款、优先供给良种,优先评定技术职称等,鼓励他们参加学习,提高巩固率和结业率。对成效显著、带动能力强的参训农牧民,要优先颁发农民技术资格证书,优先安排到大中专学校学习,并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四)评比表彰。在实施“培训工程”过程中,“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各村进行检查评估。对实施“培训工程”得力、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实施“培训工程”工作开展不得力,评估不合格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